润滑脂的选用润滑脂的主要指标是稠度或工作锥入度,常用的质量特征和评价指标如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物理状态外观、滴点、稠度化学成分含皂量、含油量、含水量、灰分、机械杂质、挥发量、含酸或碱量流动性及力学性能强度极限、粘度-温度特性、触变安定性、机械安定性、转矩、抗压性、抗磨损性防护性质滑落温度、油膜保持能力、防锈性、抗水性化学安定性防腐蚀性、氧化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分油量在选用润滑脂时,首先应明确润滑脂所起的作用,即在润滑减摩、防护、密封等方面所要起的作用作为减摩用润滑脂,主要考虑耐高低温的范围,负荷与转速等作为防护润滑脂,主要考虑所接触的介质与材质,着重考虑对金属、非金属的防护性质与安定性作为密封润滑脂则应考虑接触的密封件材质与介质,根据润滑脂与材质(特别是橡胶)的相容性来选择适宜的润滑脂1) 工作温度润滑点的工作温度对润滑脂的润滑作用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润滑点工作温度超过润滑脂温度上限后,由于润滑脂基础油对蒸发损失、氧化变质和胶体萎缩分油现象加速,温度每升高10〜15°C,润滑脂的寿命降低1/2润滑点的工作温度还随周围环境介质温度变化而变化除外,负荷、速度、长期连续运行、润滑脂装填得太多等因素也对润滑点的工作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2) 速度润滑部件的运转速度越高,润滑脂所受的剪切应力就越大,稠化剂形成的润滑脂纤维骨架受到的破坏作用越大,脂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3) 负荷对于重负荷润滑点应选用基础油粘度高、稠化剂含量高、具有较高极压性和抗磨性的润滑脂4)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润滑点的工作环境和周围介质,如空气湿度、尘埃和是否有腐蚀性介质等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可选用抗水性好的润滑脂如钙基、锂基条件苛刻时,应选用加有防锈剂的润滑脂,而不宜选用抗水性差的钠基脂处在有强烈化学介质的环境中的润滑点,应选用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润滑脂,如氟碳润滑脂等5) 其他除了以上几点外,在选用润滑脂时,还要考虑使用时的经济性,综合分析使用此润滑脂以后是否延长了润滑周期、加注次数、脂消耗量、轴承的失效率和维修费用等1润滑油的选用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是粘度,常用的质量特征和评价指标如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流动性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凝点)抗腐蚀性防锈性、铜片腐蚀寿命抗氧化安定性抗磨损性抗磨损性(齿轮试验、泵送试验),极压性(四球试验、梯姆肯试验),油性(摩擦系数)、(鲍登试验)精制程度、添加剂热安定性色度、中和值(酸值、碱值)、残炭、灰分、微量元素含量、热安定性、闪点(1)工作负荷运动副的工作载荷与所使用的润滑油的流动性和抗磨损性有直接关系。
运动副所受载荷大,所使用的润滑油粘度较大,油性及极压性等应良好载荷小,所使用的润滑油的粘度较小些,对油性和极压性的要求要低些2)运动速度通常运动副的速度高,则需使用较低粘度的润滑油以降低摩擦阻力,减少所消耗的功率和发热速度低,可用较高粘度的油3)工作温度工作温度的高低,影响到所使用润滑油的粘度变化和氧化速度工作温度升高,润滑油的粘度变低,反之粘升高,而且在高温下润滑油的氧化速度加快并变质,寿命缩短因此,处于高温下的润滑点应使用粘度大、粘度指数高、闪点高和抗氧化安定性好的润滑油一般润滑油的闪点应比最高温度高20〜30°C矿物润滑油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20〜150°C,酯类合成油的最高使用温度为200〜250C,硅油为200〜250C长期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特别是冬季在高寒地区露天作业的设备和车辆,则因在低温下粘度过高泵送性较差而难以起动,因此应选用低温润滑性能好的润滑油、脂,通常所使用润滑油的凝点(或倾点)应低于环境温度8〜10C有些类型润滑油还有冬用油、夏用油和冬夏通用油的品种,可供不同季节下气温不同的润滑点使用4)环境条件除了上述工作温度以外,还应考虑运动副所处的潮湿环境和介质环境对于处于潮湿环境如“梅雨”季节,盐雾、水蒸气、冷却液或乳化液等环境条件下运行的设备润滑点,一般润滑油、脂容易变质、乳化或被水冲走而流失,这时应选用抗乳化性强、防锈性和抗腐蚀性好和粘附性强的润滑油,同时应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防止水分和湿气、盐雾等的侵入。
介质环境如化学环境、腐蚀性介质(强酸、碱、盐等)等易于造成润滑油、脂的腐蚀性加大,应选用化学稳定性好的润滑油此外,在超真空(1.33*10E-6Pa)条件下工作的润滑油品,蒸发度应较低对于在辐射条件下工作的油品,应有较强的抗辐射性而在高温易燃条件下工作的系统所使用的介质应选用难燃介质2一、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三、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C以下为易燃品,45°C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C,即可安全使用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C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C,但也有例外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8)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9)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10)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11)残炭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