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课堂PPT课件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94MB
约78页
文档ID:591884288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课堂PPT课件_第1页
1/78

中中 国国 工工 艺艺 美美 术术 史史清代1. 第一节第一节￿￿￿绪言绪言•公元1644年~1911年2.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一、时代与工艺美术•延续中国传统:统治集团大力吸收汉文明 满洲经济久以农耕为主•时代高峰:“康乾盛世”国力鼎盛,制作繁荣•转 向: 乾隆晚期,由技术艺术并重走向迷恋技术•欧洲影响:奢侈品、新技术,产品摹仿、风格追随3. 二、生产格局二、生产格局•官府作坊:数量减少,仅设在宁、苏、杭、镇、京等 规模扩大,乾隆初宁、苏织造局比明后期增2/3 工匠制度,工匠征召,自愿入作•民间制作:规模远超官府•江南发达:官民皆盛,文人化制作集中•广州特殊:主要外贸商港,制作昌盛,产品常带洋风•津沪崛起:鸦片战争后4. 第二节第二节 织绣织绣一、引言一、引言 •丝织、棉织及刺绣极发达•中心:江南及成都、广州•官府作坊:内织染局与宁(今南京)、苏、杭三织造 内织染局最小(少时织机16),三织造甚大(少时织机各600左右)•民间丝织:产量甚高,质量稍逊•棉织造发展:产量大,重实用,轻装饰•边远地区:西北地毯颇精5. 二、著名的丝绸产地二、著名的丝绸产地 宁苏杭——全国丝织中心•织造局:乾隆以前较盛,以后转衰,仅光绪稍振作•民间:远盛官府 杭州,东城“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苏州,乾隆中叶有织机一万数千 江宁,乾嘉时,织机3万余,道光时,仅缎机便3万计•民间工场: 通常不大,但道光时,有织机五六百张,甚至千张者 6. 云锦云锦•得名:晚清以来,江宁华美锦缎常称云锦。

•品种:库缎、库锦,妆花•库缎,本色提花缎,有妆金者•库锦,金银线织纹于缎地,也有库锦少量花纹彩丝织•妆花,十几色以上,最富丽华艳•风格:一般质地紧厚,图案庄重严谨,纹样程式化,色彩浓艳,讲究对比,常大量使用金线,雄放饱满7. 宋锦宋锦•定义:苏州的仿宋、宋式锦•品种:重锦、细锦、匣锦•重锦,最名贵,厚重精致,常加织金线,色彩丰富, 做宫廷挂轴和陈设用料等•细锦,线较细,织造略疏,厚薄适中,中型花居多, 做书画装裱、被面、衣料等•匣锦,尤素雅织造较粗,较软薄,多为小型几何填 花或自然型小花,配色素雅,专装裱一般囊匣•风格:配色和谐、讲究退晕、图案严谨、花纹优雅 8. 五彩织成极乐世界图轴9. 三、著名丝绸品种 1、缎、缎•品类:素缎、暗花缎、织金缎、锦缎、妆花缎•名品:江宁元缎、苏州摹本缎、杭州杭缎、广东粤缎、四川浣花缎等•元缎,黑或玄青色素缎,光亮厚重,常做贡品,本称“玄缎”,为避康熙讳改称“元缎”•摹本缎,工精细、纹华美 10. 2、绒、绒•定义:表面起绒圈或绒毛•著名产地:宁苏杭漳•漳州是明清绒发源地,产品冠名常与之联系•分类与名品:•素,无纹。

江宁卫绒、苏州素漳绒•花,印绘图案于素绒,剪断部分绒圈为绒毛,以形成花地对比苏杭漳缎,江宁、漳州的花漳绒11. 3、刻丝、刻丝•用途:服装和室内用品,欣赏(名人书画)供奉(巨幅佛像及宗教画)•发展:双面透刻,做扇面、屏风面、隔扇心 合色线,两种色丝捻成,以逼真表现质感和色彩 三蓝刻丝和水墨刻丝,晚清出现,文静雅致 刻绣结合、刻画结合、刻绣画结合刻丝大寿字轴12. 4、刺绣、刺绣•概况: 繁荣—— 宫廷、城市作坊/城乡女红 各地名绣——•京绣•民间、宫廷结合•常以工笔画为稿,针法精巧细腻,配色鲜艳华美•洒线绣、满绣、穿珠绣、补花、堆绫13. •粤绣:•多男工•兼用孔雀毛羽,绣面紧•多吉庆题材,构图繁密,配色浓艳,受油画影响粤绣扇套14. •蜀绣:蜀绣:•色彩明艳,喜庆色彩浓郁•花纹密集,空白较大•坚牢耐用•湘绣:湘绣:•花纹写实•阴阳浓淡分明•初,以日用品为主;后,画绣地位更重要15. •苏绣:•针法丰富,针细线纤,行针平匀•配色重晕染、和谐自然 •观赏品,多富家女作,稿多系名画•实用品,或供奉内廷,样多出宫廷 或民间自用,多吉祥图案苏绣十二生肖袖缘16. •沈寿(1874~1922)•苏绣代表人物•吸收油画之长,影响极大•口述《雪宧绣谱》沈寿绣蛤蜊[gé lí]图17. 张淑德绣夕阳返照图 18. 四、丝绸图案四、丝绸图案•欧洲影响:形象趋琐细、构图趋满密、花纹如生。

罗可可风折枝玫瑰纹金宝地局部19. •仿古:古代题材,清代构图锦群地织金缠枝四季三多纹锦局部20. •绘画性装饰金银线绣荷花女氅衣21. •吉祥寓意五彩福连妆花绒局部22. •团花流行:可大可小,题材多样,结构紧凑,喜庆色彩浓郁刺绣喜相逢双蝶团花23. 第三节第三节 陶瓷陶瓷一、引言一、引言•精湛技艺:成就了前期的辉煌,羁绊了后期的发展 •著名产地:景德镇及宜兴、石湾、广州•发展大势:以景德镇为代表,康雍乾全盛,而后渐衰24. 二、景德镇窑二、景德镇窑 1、瓷业盛况与著名督窑官、瓷业盛况与著名督窑官•概况:清初,停滞康熙前期,重新发展此后百多年,盛况空前,“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民间:繁荣主要靠民窑,规模远大于官窑,往往艺术也高,如康熙青花、五彩•御器厂:康雍乾为黄金时代,技术、艺术代表了时代水平 •烧造,雍正中晚期,每年近两万,落选器六七万件 “以备赏用”雇佣工匠人夫300余•帝王干预,尤其是雍正、乾隆常限定数量、品种、规格、造型、装饰等,且评议作品优劣 25. 仿古铜釉牺耳尊26. •著名督窑官: 康熙,刘源、臧应选、郎廷极 雍正,年希尧 雍乾,唐英唐英(1682~1756年)奉天(今沈阳)人,汉军正白旗(或镶黄旗)1728~35年,协理窑务,1737~56年,督窑深谙胎料火性,精通烧造。

所造精纯粹美,集古代瓷艺之大成《陶成记事碑》、《陶政示喻稿自序》、《陶冶图说》27. 2、青花、青花•产量:最高的品种•水平:康熙尤受推重,“青花五彩”,民窑贡献大•官窑:青花釉里红,创釉里三彩,雍正仿宣德、成化青花白梅纹瓶28. 釉里三彩山水图笔筒29. 青花八吉祥纹扁瓶30. 3、五彩(古彩、硬彩)、五彩(古彩、硬彩)•鼎盛:康熙,民窑贡献大•产品:•官窑,通常较小,品类较少•民窑,装饰潇洒自由丰富 •“刀马人”等通俗文学题材尤佳•新料:黑彩和釉上蓝彩•图案:单线平涂法,色彩浓艳 31. 五彩莲池纹凤尾尊五彩昭君出塞图棒槌瓶32. 4、珐琅彩、珐琅彩•彩料:富含硼初进口,雍正始自制•烧制:宫中于景德镇白瓷上画图案,再烘烤•性质:御用,数量少•风格:小型器,精丽考究,富宫廷艺术气息•历史:康熙借鉴画珐琅创始雍乾水平最高33.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34. 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35. 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图双联瓶36. 5、粉彩(软彩)、粉彩(软彩) 康熙创始,雍正、乾隆声誉最高以“玻璃白”(即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加入砷)在一些装饰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对比,令色彩柔和淡雅。

绘制图案采用渲染法,题材多以近乎写实的花卉、花鸟为主,笔工极细,风格淡雅,所以又称“软彩”37. 粉粉彩彩和和古古彩彩的的区区别别瓷器装瓷器装饰类别饰类别是否是否涂底涂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着色着色方法方法烧制烧制温度温度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粉彩粉彩“玻玻璃白璃白”涂涂底底颜色由深颜色由深到浅,有到浅,有浓淡明暗浓淡明暗变化变化油料油料调色调色700°C左右左右温润匀静温润匀静调和调和软软古彩古彩(五彩)(五彩)不用不用打底打底单线平涂单线平涂胶水胶水着色着色800°C左右左右清新透彻清新透彻挺拔挺拔硬硬38. 雍正粉彩牡丹图瓶雍正粉彩花鸟图扁瓶39. 乾隆粉彩镂空转心转颈瓶40. 6、颜色釉、颜色釉•御器厂制品•康雍乾,颜色釉的黄金时代豇豆红五种41. 天蓝釉葡萄纹十方碗42. 窑变釉弦纹瓶43. 三、其他窑场的著名品种三、其他窑场的著名品种1、宜兴紫砂、宜兴紫砂•入贡:宫中加工珐琅彩•主流:仍重典雅、尚简洁,茶壶为主•名家:明末清初陈鸣远、嘉道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曼生壶)、邵大亨等44. “陈鸣远”款紫砂扁壶45. “陈曼生”款紫砂半瓜壶46. 2、宜均、广均(泥均)、宜均、广均(泥均)•定义:宜兴、广东佛山石湾的仿钧釉陶器•宜均:•历史:明中期始,清发展•面貌:胎或白或紫,釉以天青、月白为主,常加刻花•广均:•面貌:胎厚重,色暗灰,釉肥润,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著名•种类:建筑构件、日用器、文房用具、陈设品、塑像47. 广均楸[qiū]叶式洗48. 3、广彩和外销瓷、广彩和外销瓷•概况:清前期,瓷畅销亚欧美,重要窑场皆烧,东南沿海,有以烧外销瓷为主者 欧洲为最重要的市场。

17、18世纪,常年上百万件,19世纪中叶,转入衰微•定制:图纸,木样纹章瓷•品种:青花和彩绘瓷为主•广州:主要中转站,重要加工地,产品名广彩•广彩:釉上彩绘器,在景德镇白瓷上装饰乾隆中期,工场逾百道光至光绪,仍繁荣后逐渐转为以内销为主49. 广彩外销瓷两种50. 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门类其他门类一、漆器一、漆器•概况:鼎盛于康雍乾,后日衰 造办处尤具特色,繁琐之病渐显•名品:宫廷:康熙螺钿、填漆、戗金 雍正描金、彩绘、瓷胎漆 乾隆雕漆、百宝嵌 民间:北京雕漆、金漆镶嵌 苏州雕漆和退光 扬州雕漆、螺钿 百宝嵌(卢葵生) 福州脱胎(沈绍安)51. 花卉纹雕填漆几52. 铅胎百子图剔红盒53. “卢葵生制”百宝嵌漆砂砚盒54. 二、家具二、家具•发展:明式制作清初仍延续,清风康熙出现,雍正成熟,乾隆鼎盛,继以衰落•时代新风:选材考究(青睐紫檀)、做工精细、造型新奇、装饰繁缛,宫廷家具为代表•著名产地:京,苏、扬、广•西方影响:初,广作家具,鸦片战争后,蔓延•重要人物:刘源、李渔、释大汕、朗世宁、唐英55. 紫檀多宝格鹿角扶手椅56. 三、珐琅器三、珐琅器•品种丰富、产地众多•掐丝珐琅: 乾隆极盛,大型器物 广扬京的民间制作掐丝珐琅塔57. •画珐琅画珐琅•做法:涂珐琅色料于金属胎,焙烧,再以珐琅料绘制精细图案,再焙烧•发展:源起欧洲,清初传入中国,乾隆极盛,后渐衰,晚清因外销而一度兴旺•产地:宫廷作坊,中国风较浓 广州,受西欧影响较深画珐琅花瓶58. 画珐琅花卉渣斗 59. •透明珐琅(烧蓝)•做法:铜及银胎上錾锤花、或錾花后贴金银片,施釉焙烧,釉上有时再描金•发展:13世纪未源于欧洲,清初传入,乾隆间生产最盛,广州制品水平高60. 錾胎透明珐琅面盆61. 四、玉石器四、玉石器•材料:早期西北叛乱与玉材紧缺。

旧玉翻新、小型制作•1759年平叛后,大量使用新疆玉,制作繁荣,大型器物•1813年 后,渐衰•京苏扬是重要产地62. •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特点,多以花卉纹为饰,精品常嵌金、宝石、异色玉,伊斯兰风浓•乾隆等青睐,影响中国制作•钟爱翡翠63. 双童耳玉杯64. 白玉桐荫仕女图65. 玉寿字洗66. 大禹治水图玉山67. 五、玻璃器五、玻璃器•概况:终于繁荣清初,造办处设玻璃厂民间以北京、广州和博山为代表•北京:由博山购料,制成动物、瓜果等陈设玩物发明套料、晚清内画壶料器”•玻璃厂:工匠多来自博山及广东1696年设,乾隆最盛搅胎、金星料、磨花、套料、珐琅彩等欧洲传教士参与68. 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红地套蓝花蝶纹瓶69. 六、竹刻六、竹刻•概况:品类、风格、主产地依旧名家多出前期后出作者多纯刻不设计•名家:吴之璠、封锡禄、周颢、潘西凤•贴黄:又名竹黄、翻黄、文竹等取竹筒内壁淡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使其平整,再粘贴于木胎•仿古:主要在宫廷,多仿三代铜器70. “吴之璠[fán]”款竹刻荷杖僧笔筒贴黄仿攒竹方笔筒71. 七、牙角雕刻七、牙角雕刻牙雕——•概况:雍乾尤其繁荣,作品存世较多,工艺精湛•名工:多出江南、广东,佼佼者往往征召入宫•风貌:江南匠师作品常类同竹刻,粤匠之作细腻精致,牙丝编织、镂雕为典型做法72. 象牙丝编织执扇73. 犀角雕——•概况:历史能上溯到汉,实物皆明清•名家:明后期苏州的鲍天成、金陵的濮仲谦、清初无锡的尤通作品:酒杯和仿古 犀角槎杯74. 八、葫芦器八、葫芦器•用途:容器,佩饰•做法:不假雕琢的作品,还有范制、勒系、火画、押花、针划、刀刻等多种装饰手段•匏器。

范制,以初结葫芦纳入阴文模范,秋老取出造型、装饰可悉如人意佳品难成 战国或已有之,康熙、乾隆笃好番莲纹匏制蒜头瓶75. 第五节第五节 结语结语一、风貌与其演进一、风貌与其演进•风貌演进:康熙雍容 雍正优雅 乾隆晚期以后,痴迷技巧,艺术每下愈况•与士大夫联系的民间高档制作始终典雅 •仿古风气的盛行•绘画性装饰的风靡•吉祥图案的庸俗化76. 二、影响二、影响•乾隆晚期风格的影响•中国陶瓷外销欧洲与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的借鉴(鸦片战争前后不同)•影响后世,消极多,后期因素作用大•影响海外,积极多,前期因素作用大77. THE￿END7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