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确认方法和重点患者的交1 .住院病人身份确认方法:1.1 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由二人核对后佩戴手腕带,建立床头卡,登记清楚床号、姓名、年龄等信息1.2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手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注射座位单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在任何介入治疗或有创诊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1.3 佩戴腕带时要求患者口头证实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家属证实患者姓名1.4 腕带上应注有患者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等内容1.5 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操作或转运患者前均应核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1.6 手腕带有损坏、遗失或病人转科时及时更换新的手腕带1.7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身份识别工作,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信息核对2 .手术病人身份确认方法:2.1 手术病人必须佩戴手术用腕带,腕带应填写清楚,二人核对2.2 手术病人经由病房护士查对后送手术室,手术室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交接病人,查对病人病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标记、化验单、药物、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贵重物品。
2.3 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病人,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认2.4 麻醉之前:手术医生与麻醉师、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所有手术病人都应使用“腕带”,通过“腕带”进行查对2.5 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内容进行核对,核对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标记确认无误后方可手术3 .身份不明患者确认方法:3.1 身份确定前,统一使用手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氏;性别:男/女;病案号/ID号:o3.2 遵医嘱开通绿色通道,处方、各类特殊、辅助检查单、住院单等均应填写姓名:无名氏、性别、病案号3.3 通过患者身上的一切凭证利用各种途径确定患者身份3.4 身份确定后,联系患者家属,并根据家属提供的身份证等信息资料立即更改患者身份,护士立即更换标有患者正确姓名、年龄等信息的腕带3.5 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科医生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
4 .门诊病人身份确认方法挂号室人员在对患者办理手续时核实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5 .急诊科与病房、ICU病人交接流程5.1 意识清醒病人”开放式提问确认患者身份和手腕带上的信息”核对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根据病情准备护送工具及抢救物品”填写《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等“检查各个管道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通知收治科室”专人护送患者至专科病房”与病房、ICU护士当面交接“双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共同核对手腕带信息、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单上签名5.2 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由家属或患者携带的身份证等证件挂号”要求家属在门诊病历卡上的信息填写完整”与家属予以确认或2名以上医护人员共同核对相关证件“手腕带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家属联系、住址等信息”再次将填写的手腕带上与门诊病历卡的信息进行核对“核对门诊病历卡及相关资料”根据病情准备护送工具及抢救物品”填写《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等“检查各个管道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通知收治科室”专人护送患者至专科病房”与病房、ICU护士当面交接“双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共同核对手腕带信息、门诊病历卡及相关资料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单上签名。
5.3 无法确认身份的无名患者“确认患者手腕带上的信息”核对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根据病情准备护送工具及抢救物品”填写《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等“检查各个管道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通知收治科室”专人护送患者至专科病房”与病房、ICU护士当面交接“双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共同核对手腕带信息、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单上签名6 .急诊科手术病人与手术室交接流程根据医嘱“确认手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等“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进行术前准备“卫生处置"更衣"备皮”呼叫患者姓名或根据家属或患者身份证等证件挂号时填写在门诊病历卡上的信息以确认患者身份“使用手腕带“仔细填写手腕带上的项目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过敏史等“再次将填写的手腕带上与门诊病历卡的信息进行核对f携带门诊病历卡及相关资料”根据病情准备护送工具、抢救药品、物品及转运记录等“检查各个管道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遵嘱有医生或(和)护士护送病人至手术室”与护士交接f核对手腕带上与门诊病历卡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签名7 .病房手术病人与手术室交接流程术前交接:手术病人经由病房护士查对后送手术室”手术室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患者手腕带、《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交接病人,查对病人病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标记、药物过敏史、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有无假牙、首饰等”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认“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签名。
术后交接:手术病人经手术室护士查对后送病房“病房护士依据患者手腕带、《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交接病人,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意识、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贵重物品等f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签名8 .病房/手术室与ICU交接流程危重/手术后病人“确认患者身份和手腕带上的信息”核对病历及相关资料”根据病情准备护送工具及抢救物品”填写《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等“检查各个管道保持通畅并妥善固定“通知ICU7专人护送患者至ICU-ICU护士当面交接“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意识、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医学影像资料、贵重物品f双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共同核对手腕带信息、病历及相关资料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单上签名9 .病房与产房交接流程分娩前交接:分娩后产妇由产房护士查对后送病房“病房护士依据患者手腕带、《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交接病人,查对病人病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f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确认“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签名。
分娩后交接:待分娩孕妇由病房护士查对后送产房“产房护士依据患者手腕带、《患者转运交接登记表》交接病人,查对病人病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f核对新生儿腕带进行“新生儿姓名、性别、母亲姓名、"确认“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转运记录签名10 .输液病人身份确定流程:病人(或家属)取药至接药窗口交与护士f窗口接药护士输入病人ID号,确认无误后打印输液条码f贴瓶单(输液袋标签)正确贴于输液瓶上“核对患者信息并患者/家属陈述姓名f确认信息无误后按输液程序穿刺、输液7⑦更换液体时,再次确认患者信息,执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