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10篇) 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分子,是人民群众的楷模,是时代的精英;你是否在找寻“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10篇),欢迎大家共享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1) “铁人”王进喜(1923-1970)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觉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绽开 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很多不可思议的困难:没有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钻井设备运到后,他们不等不靠,用人拉、肩抗、车拖的方法,以“宁可少活二十年,舍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韧意志和冲天干劲,经过七天七夜苦干,把设备化整为零,运进现场当时,王进喜他们吃住都在井场,日夜苦干开钻时,调配泥浆跟不上,王进喜就带头第一个跳进泥池用人工搅拌,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创建了纪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状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 一位老大娘提着一篮鸡蛋来慰问,见到钻工们就说:“你们的王队长,一连50多个小时不睡觉了,真是个铁人啊!快劝他回来休息吧,不然会累垮的!”从今,铁人王进喜的名字,不胫而走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王进喜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2) “战天斗地”陈永贵(1914-1986) 1952年,陈永贵出任中共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条件特别恶劣的状况下,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先后将白驼沟、赵背峪沟、小背峪沟、狼窝掌等荒沟胜利治理,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 1963年,大寨遭受了“七灾八难”: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雹灾,一次霜冻,加上洪灾前的干旱,春播时的涝灾。
在这样的大灾之年,大寨的农业生产也取得很大成果,不但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而且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且在当年年底,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让社员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全部搬进石窑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当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他的事迹得到了中共中心的确定,___特地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陈永贵和王进喜一样,成为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 陈永贵临终前,某中心领导到医院探望他时,说到:“陈老……你是个战天斗地的英雄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3) “工业战线的老英雄”孟泰(1898-1967)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成功结束后,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鞍山钢铁厂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破坏,当时的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望着千疮百孔、七歪八扭的高炉群,孟泰伤心不已,暗下决心为国家分忧解难 从今,无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孟泰总是奔波在十里厂区:他冒着寒冷,刨冻雪抠备件,迎着臭气,扒废铁堆找原材料;手碰伤了不喊疼,脚冻破了不叫苦,每天泥一把、油一身、汗一脸,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
他的带动下,全厂工人都行动了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这些珍宝疙瘩形成了著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并为复原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4年,孟泰担当了炼铁厂的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旧朴实无华,朴实如初,坚持不脱离群众,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其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独创,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英雄”孟泰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4) “铁姑娘”郭凤莲(1947-) 1947年,郭凤莲生于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三岁失去了母亲、借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1962年完小毕业后在大寨务农1963年参与了大寨的抗灾自救,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中 1964年,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出任“铁姑娘队”队长;她与那些花季少女同男社员一样“战天斗地”、改造家乡面貌郭凤莲在变更家乡面貌的劳动中,表现突出,本人先后受到___、周恩来等国家领导的接见和表扬,成为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5) “农业劳模”申纪兰(1929-2024) 一般农村妇女申纪兰的家乡,坐落于太行山脉的西沟村,这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满坑满谷都被石头填满。
1951年,她帮助李顺达创办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并起先带领“娘子军”们参与生产劳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她们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也最终把一座光秃秃的荒山,最终披上了油绿的新装申纪兰是唯一一个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到2024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连任13届人大代表的人,被称为“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见证人”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6) “掏粪工人”时传祥(1915-1975) 诞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今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欺凌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和全国广阔人民一样、翻身做了新中国的主子;他决心用自己双手,为首都的干净漂亮作出贡献 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全部的节假日,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 ___、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心领导曾亲切接见时传祥刘少奇还对时传祥的事迹赐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7) “纺织女工”郝建秀(1935-) 郝建秀13岁进青岛国棉六厂当了名挡车工人,不到16岁就摸索出了一套改进了整个纺织业技术的“细纱工作法”利用这套方法,可以使皮辊花率降低到0.25%(当时全国最好的纺织厂皮辊花率在1.5%左右),看车实力由300锭提高到600锭 她独创的这套增产增效的工作方法被称为“郝建秀工作法”1951年,该工作法在全国推广,使得我国整个纺织企业的产量大幅提高从今,纺织女工“郝建秀”这个名字起先变得家喻户晓;她本人也先后受到__、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接见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8) “三秦楷模”赵梦桃(1935-1963)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了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活动中,赵梦桃以最优异的成果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须要35分钟,她只要用2分50秒 进厂不到两年,她就创建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果她还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实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建了月月完成国家安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 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建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9) “一抓准”张秉贵(1918-1987) 张秉贵,全国闻名劳动模范他在普一般通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技艺;并凭借着“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领域的一面旗帜 1955年,新建立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营业36岁的张秉贵因丰富的阅历被破格录用他精湛的技术、热忱的服务,感动了万千的人至今,张秉贵的雕像依旧耸立在北京王府井的百货大楼前,供来来往往的人们学习、纪念 中国最具十大影响力的劳动模范事迹(篇10) 公交售票员李素丽(1962-) 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自1981年参与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镜,外地人的想到,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李素丽暖和的服务,打动了许多乘客;她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多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