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答题1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下列项目是否计入 GDP,为什么?,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 (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 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 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 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 GDP, 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 GDP 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 GDP 的3)买卖股票的 价值不计入 GDP,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 因而也不计入 GDP2.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 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 GDP??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 GDP 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 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 GDP,并不是 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 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 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 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 GDP 而后者计入 GDP3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GDP??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 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 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 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 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 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4. 简要说明收入法核算简要说明收入法核算 GDP 时的内容时的内容答:采用收入法核算的 GDP 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付给资本的利润等。
这些经营成本也是家庭从企业那里所获得的各种收入5. GDP 作为经济分析基础和总量指标的原因是什么?作为经济分析基础和总量指标的原因是什么?“答:.①衡量国民产出的实物总量,排除了价格变动干扰,只反映生产水平的变动②衡量经济 周期波动的标准③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是对一国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④ 由于较难获得国外净收入的准确数据,GDP 更便于衡量⑤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便于国际比 较 6. 简述简述“GDP==C+I+G+(X--M)“的内涵答:这是用支出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即计算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这几个方面的总和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其中:消费 C 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个人用于建筑住宅的支出投资 I 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机器设备、存货和住宅)的支出这里的 I 为总投资, 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G 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不计人 X—M 为净出口,净出口=出口一进口,7.试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三种方法试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三种方法。
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1)生产法,又称为部门法,是通过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 GDP,也称为使用法计算公 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其中:消费 C 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个人用于建筑住宅的支出投资 I 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机器设备、存货和住宅)的支出这里的 I 为总投资, 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G 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X—M 为净出口,净出口=出口一进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3)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两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另外,实际操作中常有误 差,因而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8. 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答:缺陷: [1]无法计算非市场经济活动 [2]无法计算非法经济活动 [3]不能反映人们由生产中所得 到的福利变动的情况 [4]不能反映精神上的满足、闲暇带来的福利 [5]不能表示分配是否平等 纠正 :[1]应当加上闲暇 [2]加上家庭主妇家务劳动的价值 [3]减去为消除污染所付出的代价 [4]减去 现代城市生活造成的其他损失 [5]减去国防警察等支出9.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的区别答: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内生产总 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后者则强调 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 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10. 简述名义简述名义 GDP 和实际和实际 GDP 的区别答:名义 GDP(或货币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名义 GDP/GDP 折算指数11.实际实际 G6.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国民产出:实际国民产出的高水平和稳定增长;(2)就业:高的就业和低非自愿失业; (3)价格水平: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4)对外贸易:保持汇率稳定和进出口的大致平衡.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
税收 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的 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量的变化, 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制服的变化量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 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 (1)四部门指私人、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四部门中,因为有了对外贸易,所以国民收入用公式 表示是:Y=C+ I +G+X(2)从总供给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的公式可写成:Y=C+S+T+M.(3)这样,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就是:C+I+G+X=Y=C+S+T+ M,公式两边消去 C, 得到:I+G+X=S+T+ M这一等式,也可以看成是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因为这一等式可以转化为以下式 子:I=S+(T 一 G)+(M—X) 。
在这里,S 代表居民私人储蓄, (T—G)代表政府储蓄,而(M—X) 则可代表进出口这样,I=S+(T—G)+(M—X)这个公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私人、政府 和国外)和投资的恒等关系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 C(Y)+S(Y)=Y 第二,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恒等于1,即 APC+APS=1 第 三,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 MPC+MPS=1 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请简要说明凯恩斯如何利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形成请简要说明凯恩斯如何利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形成,由此,他提出怎样的主张?由此,他提出怎样的主张?答: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 现充分就业 (2 分)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用来增加 消费(1 分) ,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1 分) ,而且由于凯恩斯陷阱的存在,利率不能一直下降(1 分) 。
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 现充分就业 (1 分)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收入请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特点,利用边际消费倾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收入请结合我国经济结构特点,利用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规律分析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向递减规律分析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在我国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占比重偏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 律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 于是有:收入越低的人,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因此,通过提高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收入可有效提高社会消费需求解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解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 消费的增加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 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凯恩斯认为,边际消 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增加的产量在除去个人消费增加 以后,就留下了一个缺口假如没有相应的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产品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出去, 于是就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紧缩和失业。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答: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支出变动量 的关系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支出量的关系, 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 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 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因此,只要不等于 1 或零,则是但是,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零 而小于 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 0 的时候,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 向会大与 1简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观点简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观点①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② 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 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 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③ 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 长幅度,0<MPC<1④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