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小学音乐课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 2、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类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歌词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春天到了,百花园里争奇斗艳,芳香扑鼻,有妖娆的桃花、浓艳的月季花,还有略施粉黛的迎春花,那么什么花开在水里呢?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什么花开红一片、红满山呢?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呢?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音频 生: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歌曲特点如:有衬词,好像是一问一答……) 师:再次播放歌曲《对鲜花》,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二、《对鲜花》歌曲学习 1、师生互动 老师按节奏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2、欣赏《对鲜花》动画,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方汉族民歌《对鲜花》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歌曲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刚才我们按节奏进行了对答练习,下面我们来试着进行对唱 师生尝试对唱歌曲,找出演唱有困难的部分并进行练习 (1)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老师弹琴,学生分句用“la”模唱旋律 (3)分句教唱歌词第一段,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 师:我们了解了对歌的演唱形式,让我们用对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生:分成两组进行对唱练习 随音乐《对鲜花》伴奏,进行完整演唱 三、分析歌曲 生:看歌谱,把谱子中出现过的音从低到高排列(12356) 师总结;这首歌曲是用民族五声音阶创作的,我们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有自己的一套音阶体系,创作出的歌曲别有韵味,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民族的歌曲,我们为有这么多优秀的民族作品而自豪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歌曲《对鲜花》的学唱,让同学们知道以后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案设计篇2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1、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
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教师一起走上山坡吧!(课件出示四分节奏,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到草地上,同学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发现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 4、(课件)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5、师:(课件)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调)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2、学生复听歌曲打拍子,在心里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4、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5、填词歌唱: (1)学生自由读歌词 (2)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3)在演唱的时候有些地方需要停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共有几处?看谁最聪明?(引导学生学复习八分休止符) (4)引导学生轻声随音乐填歌词演唱 (5)歌曲处理: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让我们就这样来练习唱一唱吧 (6)师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绘画、舞蹈、器乐、创编歌词……) 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案设计篇3设计意图: 1、整堂课“以情景为中心”进行设计教学,以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 2、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歌曲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2、创编表演《小红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教育学生懂得尊敬老人是应有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引导学生创编、表演 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小红帽等 教学过程 一、随着音乐《快乐的一天》律动进教室让学生带上小红帽) 二、歌表演《小红帽》 1、导入:《小红帽》的故事听过吗?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美丽、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还非常勇敢),你喜欢她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小红帽到外婆家去,你会更加喜爱她的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 (配乐)瞧,小红帽挎着小篮子出发了,她走进了茂密的树林微风吹来,嗯(老师作闻花状)空气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一部分) 提问: (1)谁能说说小红帽此刻的心情?(课件出示:轻快、高兴地) (2)这段音乐的速度是中速课件出示:中速) (3)你能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小红帽的心情吗?(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一部分,让学生自由做表情和动作)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 (配乐)走着,走着,小红帽碰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二部分) 提问: (1)你能说一说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吗?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吗? (2)森林里有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小红帽的心情又怎样呢?(课件:欢快) (3)这段音乐的速度是稍快课件出示:稍快) (4)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表演一下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二部分) 4、教师有表情地朗诵 (配乐)小红帽的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树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经常出没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三部分) 提问: (1)谁能说一说大灰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凶狠、残 暴……)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样凶狠残 暴的?(张牙舞爪、身体略前倾下蹲等) (2)刚才小红帽走在大森林里的音乐还是活泼欢快的,遇到大灰狼后就变得怎样呢?(课件出示:紧张、恐怖) (3)这段音乐的速度是稍慢课件出示:稍慢) (4)男同学表演狼,女同学表演小红帽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三部分) (5)请小朋友想一想,小红帽遇到大灰狼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红帽被大灰狼吃掉了)那如果你是小红帽,会怎么办呢?(小红帽没有上当受骗,顺利地把那些好吃的东西送到了外婆家。
5、教师有表情地朗诵 (配乐)小红帽抬头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当太阳下山前,我一定要赶回家,同妈妈一同进入梦乡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四部分) 提问: (1)这时的音乐又变得怎样了?(课件出示:优美、安静) (2)这段音乐的速度是稍慢、连贯地课件出示:稍慢、连贯地) (3)想一想,妈妈看到小红帽回家,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4)请任意两个小朋友,一个演妈妈,一个演小红帽(课件播放歌曲《小红帽》伴奏第四部分) 6、完整地表演一遍课件播放四部分音乐)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我们刚才表演了小红帽的故事,想不想学《小红帽》这首歌呢? 2、录音(学生打拍子) 3、范唱 4、轻唱 5、最后小红帽战胜了大灰狼,我们都喜欢小红帽,她是一个美丽、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样,做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学生让我们一起唱着欢乐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庆祝小红帽获得胜利! 四、律动出教室 教案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道理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