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七上复习学案(1—7)

ths****5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14MB
约20页
文档ID:45164127
地理七上复习学案(1—7)_第1页
1/20

1济南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济南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地 理Ⅰ.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1、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 2、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 1.海陆分布海陆变迁 2.天气、气候的概念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掌握一个大洲(如亚洲) 、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 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初步掌握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我国主要河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我国的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 8.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9.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 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1.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等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发展条件(优势和不足) 、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 联系、环境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一、考试形式采用地理、生物同场合卷,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二、试卷结构二、试卷结构1.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 200 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地理、生物总分为 100100 分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地理、生物总分为 100100 分分2.组卷方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按地理在前、生物在后的顺序排列,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中2专题一专题一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一、网状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一、网状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例 1.读右图,回答问题:(1)A、B 两点的经纬度是:A ; B 。

2)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 B 点位于 A 点的 2、、侧视半球经纬网图的判读侧视半球经纬网图的判读例 2.读右图,回答问题:(1)读出 A、B、C、D、E 四点的经纬度:A B C D E (2)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 C 点在 A 点的 方向;B 点在 A 点的 方向;E 点在 A 点的 方向3、、南北极上空俯视图的判读南北极上空俯视图的判读例 3.读右图,回答问题: (1)判断南北极地图的方法:(2)读出 A、B、C、四点的经纬度:A B C (3)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 C 点在 A点的 方向;B 点在 A 点的 方向4、、立体图的判读立体图的判读 例 4.读右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 A、B、C 三点的地理坐标,并在相应 位置画出点D(0°,20°W)和点 E(80°N,20°W) (2)在图中 A、B、C、D、E 五点中,位于北半球的 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 是 。

(3)在图中 A、B、C、D、E 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 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 是 (4)在图中 A、B、C、D、E 五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5)在图中 A、B、C、D、E 五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位于北温带的是 ,位于南温带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6) 在图中 A、B、C、D、E 五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3是 (7)在冬至日(12 月 22 日)这一天,图中 A、B、C、E 四点中,按白昼从长到短的顺序是 ;夏至日(6 月 22 日)这一天,C 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春分日(3 月 21 日)这一天,A、B、C、D、E 五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8)图中 A、B、C、D、E 五点中,D 在 E 的 方向;D 在 B 的 方向; A 在 C 的 方向专题二专题二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1、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

2、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读右图,回答问题: (1)在上图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线 AB 是 ,它是 和 的分界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3)图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时间 ,但是这天 先进入白天 2、、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1、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 、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 化?图一图一 图二图二 图三图三3、地球的五带:在右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写五带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1)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2)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3)赤道所在的带有________现象,两极所在的带有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2. 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4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3. 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 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D.太阳直射 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短夜长4. 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 北回归线上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6.读下面地球表面的光照图,请回答问题1)标出地轴和地球自转的方向 (2)这一天是____月________日,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3)太阳直射的纬线在__________,北半球是__________季 (4)B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B 点比 A 点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_______,气温_______ (5)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此时非洲在__________,我国在__________5专题三专题三 地地 图图1、、比例尺的计算及大小比较比例尺的计算及大小比较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2、例题 (1)文字式比例尺: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 100 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A 1∶1000 B 1∶10000 C 1∶1000000 D 1∶10000000(2)1∶1000000 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A、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10 千米 B、一百万分之一C、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面积 10 万 KM2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 千米(3)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4)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A、1∶1000 B、1/3000000 C、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5)下图是四幅中国地图中,其比例尺最大的是( )2、、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 1、方向的判读方法 分析、对比下面三幅图,判断 A 在 B 的什么方向?举例1:200000 或 1/200000图上 1cm 代表实地 距离 2km形式一般的地图上,通常 是面对地图,上 下 左 右 。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 指向标箭头指示 然后判断其他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经线指示 , 纬线指示 6[拓展思考拓展思考]:在地球上有没有四面八方都是一个方向的地方?2、例题:右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2)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3)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4)村庄在林地的 方向 三、地形图的判读三、地形图的判读 1、山地的五个部位(注: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2、等高线地形图的疏密 思考:思考: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的地方线密集,有的地方线稀疏, 能说明什么吗? 3、判断下图的 AB 表示的地形?并观察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A 表示: B 表示: 4、例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 1: ,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 3 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

(3)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试估算山顶 甲的海拔高度是 等高线数据由 外向里升高, 表示 两个山顶之 间的部位是 等高线向海 拔低处凸出, 表示 等高线向海 拔高处凸出, 表示 等高线重叠 的部分表示7(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 495 米,计算乙山顶与 B 地的相对高度是 (6)如果要从 A、B 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原因: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C D E 专题四专题四 陆地与海洋陆地与海洋一、专题概要一、专题概要 本专题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全章的重点,主要介绍了全球海陆面积的大小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