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大创意写作考研经验谈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0KB
约7页
文档ID:421374217
北大创意写作考研经验谈_第1页
1/7

2015年北大创意写作考研经验谈2015年的三月,我有幸通过了北京大学创意写作研究生的初试和复试,终于解开了一直纠结于心的“北大情结”我的成绩是第五名(政治67,英语79,专业一122,专业二116,总分384) 因为我是边复习考研边申请出国,在得知复试成绩后的一个星期,我刚好刷出了英国和香港要求的雅思分数此时,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去北大中文系,还是出国学传媒?短暂的犹豫之后,我最终决定去北大,一是因为北京大学在我心中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了;二是,考研之路确实辛苦,我不忍放弃一路坚持、来之不易的结果因为最近有很多学弟学妹来询问考研经验,我想将一年的复习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帮助到后来者但要提醒的是,北大中文系历来看重学生的个性,照搬前辈经验不一定会有用,所以,这篇经验贴是否有用,还需要自己判断一、考研前:下定决心就不要放弃准备考北大是在大三的下学期,那时的我还在跟同学做着一个项目,修的双学位也快毕业,还要在图书馆赶它的毕业论文周围准备工作的同学,在拼命找实习,每天斜穿整个北京城,奔波于朝阳区到海淀区的地铁线上;准备保研的同学,在拼命刷绩点,同时也不时在学院办公室里打听消息;还有就是我们考研党,开始收心,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开始泡图书馆。

考研真是一个让我收心,沉静下来的事情大学三年来,我一直对学校里的活动很积极,课余生活也过得无比丰富可是,从决定考北大的那天起,我每天的生活就在学校图书馆度过我买了一个书包(大学三年都没背书包...),每天清晨扛着一包书去图书馆,直到晚上,在星光和路灯下回宿舍北京的冬天很可怕,特别是遇上刮大风和下雪,大家都只想窝在有暖气的屋子内,连吃饭都是叫外卖那时,我还是每天早上在室友诧异的目光下去图书馆,裹上大衣、帽子、口罩,只露出两个眼睛记得晚上回来时,逆着风沙走,嘴巴和鼻子里面都是沙,而且好像自己要被风刮走不过,上完一天自习的心情是充实的,迎着路灯光、踏着雪走到宿舍门口时,所想到的就是几个字——“风雪夜归人”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刚建的,有着大大的落地窗,我每天占了一个小方桌在落地窗前,学累的时候抬头,刚好可以看到天边云霞晨昏的变化,晨时洁白,黄昏时变成了绚烂的橘黄色,那真是极美的;中午的时候,阳光是最明媚的,我弄了一点花茶,泡在透明的玻璃杯子里,杯子里像开出了一朵朵小花,再拿出一本诗集或小说来复习,感觉好极了还有,每天清晨我总是第一个排在图书馆门前等开门,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上三楼占座儿,真真是培养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也锻炼了身体。

之所以写这些看似不相干的话,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考北大想象得太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里压力,然后整天愁眉苦脸地面对身边的人只有做一件事情感觉到快乐的时候,才能把它做到最好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大部分立志考北大的同学都会遇到,那就是周围人的怀疑我在决定考北大之初,很多同学都不相信因为在大学期间,我做的实践比较多,大家都认为我会直接就业或者是拣一个好考的学校考我在考研前期经历了一个众人的“议论期”她要考北大呀?什么专业?”“哦,中文系呀,北大中文系这么难考我应对的办法是,尽量不宣扬自己要志向,有人问起也平淡地回答把自己的心思和时间放在复习上,尽量少参与周围的是是非非总之,考北大是对学习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量能静下心来,稳住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 二、考研中:找准努力的方向都说考本校本专业是猪过的日子,跨校跨专业是狗过的日子话虽然糙,但是有一定的道理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时,你和周围的同学考的都是一样的题目,复习也有老师指导,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可是考研就算是考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所教授的内容都不会一样,而且出题的思路也很不同而且,这些规律,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可以告诉你,你需要去自己探寻。

在复习之初,我和很多跨考的同学一样,感到很迷茫,因为没有一个可靠的方式去获得北大中文系的出题模式与出题方向,而一旦找错了方向,书海茫茫就等于浪费时间,事倍无功当时,我进行了以下几个尝试:(一)、找本校中文系的从北大毕业的老师,去听他们的课我本身是中文系的,学校的文学院也还不错,有好几个北大中文系出来的老师我找到了他们的课表,去蹭研究生的课因为研究生课人很少,只有七、八个人,我去的第一节课就被张老师认出来了张老师在大二时也上过我们的课,他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说,诶你怎么来了我于是怯怯地说,“我想考北大的研究生,所以来蹭蹭您的课”我想在这里插一句——自己的老师始终是最负责的老师,他们和市面上很多商业化机构中,只想忽悠你掏钱的所谓的老师不同(现在想来,真不想称那些人为“老师”)自己学校里的老师是真正没有任何利益牵动的,只想为学生好记得我那时候蹭课时还有些害羞,下课了只敢自己坐在位置上,张老师主动到我的面前,跟我说了很多这个专业的情况,并且说:“你去北大听课吧,其实咱们学校所讲的,和北大的研究不是很搭边,听咱们学校的课,恐怕对你帮助不大如果以后还有什么能够帮助你的,尽管来找我后来我又在学校找过几个北大毕业的老师,他们所说的,和张老师说的差不多。

所以,我决定直接去北大听课 (二)、北大蹭课我们学校在东五环,北大在北四环去北大听课,意味着我要坐两个小时的地铁,斜穿整个北京城,而且东边的八通线,是北京城最挤、条件最差的地铁在地铁上挤得都不用担心会摔倒,因为根本没有空间来让你摔我穿越整个北京城,避开北大门口的保安,坐到北大教室里听课时,其实已经很疲惫了我这样来听过三次课,分别听了姜涛老师、陈晓明老师、曹文轩老师、高远东老师、王风老师和赵丽华老师的课北大的课堂,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北大的老师和学生,确实能带给我新的思路和想法但是因为路途遥远,这样往返了几次之后,我觉得很疲惫,如果遇上老师临时调课,又会扑了个空那时离考研只有8个月了,我感觉到这样慢慢听课,以熏陶和启发的模式来复习,实在会来不及我于是开始寻找北大中文系考研资料在其他学校的复印店、书店之类的地方,都会有考研复习资料出售,可是我和研友在北大绕了好几圈之后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地方有考研相关的资料(着急的我们当时还去了北大的教材中心,也没有) (三)、找资料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在网络上,以及其它所能想到的地方寻找北大考研资料,包括大家经常浏览的很多论坛和网站其实我在网络上还是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说参考书、历年真题、师哥师姐的回忆贴,但在当时,我总觉得这些信息不怎么靠谱。

因为网络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你无法判断在论坛上获得的资料是不是有价值,以及发布这些资料的人是不是很权威我当时想:“我能在网上找到的东西,那别的考生只要用心也能找到,那凭什么我就能胜过如此多的考研人呢?而且这些东西只能作为一些周边资料借鉴,无法作为核心资料指导我的考试”事实证明,我当时的想法是正确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考研机构出的复习资料是没有作用的,因为他们自己就不是搞这个专业的,只是道听途说胡乱编撰了复习资料这些资料看似很厚很全面,可是真的只会误导大家,浪费大家的复习时间在这里提醒学弟学妹们,如果觉得复习没有头绪,一定要找机构的话,最好能找到北大本专业的学生来,而且要确定他们的会很认真负责(因为研究生期间除了学习之外,会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不排除很多同学只是为了赚点兼职工资,而不认真指导)在网络上获取不到有用的信息,我开始试图联系北大本专业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们,家里人也通过朋友为我寻找可是半个月过去了总是找不到本专业的研究生(找到的要么是隔了一个专业的,要么是中文系本科的学生)我当时复习的心情很着急,不想一再耽搁复习时间,和家里商量之后,决定去报考研班我当时想,不论如何,至少班会替我寻找到北大本专业的师哥师姐。

(四)、考研班关于考研班的问题,最近也有很多学弟学妹来向我咨询其实班有益或无益,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的基础很好,复习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方向,而且学习也很自觉的话,我觉得班的意义就不会太大但是在复习中,总会遇到一些疑惑,如果这时能有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师兄师姐指导督促一下的话会有很大帮助我当时报班的原因就是——找不到复习方向,而且因为我性子比较急,没有仔细考察,就花了很多钱报了某某班(怕遭到攻击,还是不说名字吧)那个班广告打得很好,商业操作上也比较成熟,当时一搜百度,百度知道里全是一片好评,赞到不行(我后来才知道是水军)可是他们设置的课程,完全值不了我当时所交的钱我总共上了14次课,换过两个老师机构给我找的老师是北大中文系的师兄师姐,可却不是创意写作专业的,所上的课也没有事先计划,有很大的随意性我后来是带着怨念去上课,教我的师哥师姐也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其实没办法,他们也是被那所考研机构坑了)课上到一半,我就觉得这个课没有太大帮助,可是已经交了对我来说几乎是巨额的费,不去上课的话,心里觉得很亏我也曾要求那个考研机构换老师,要创意写作专业的师哥师姐来授课可是,负责人回答我说:北大创意写作专业才刚刚开设一年,他们很难找到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要么只能找其他学校的。

还说中文系的专业都是相近的,找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学生来是可以的我当时的心情是欲哭无泪,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性都很强,隔专业,听起来是很不靠谱机构的负责人对我一再搪塞,而且也决不退还我交上去的费我想到把父母辛苦挣来的钱交给他们,却得不到一个好结果,就更加心塞 (五)、转折这个不靠谱的班带给我唯一的好处是,结识了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的师兄师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之后,我通过他们,认识了创意写作专业的师兄师姐此后,我有很多问题都会去问创意写作专业的师兄师姐,还私下请他们给我过好几次在经过了这样一番波折之后,我慢慢知道了创意写作专业出题的情况、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考察的重点慢慢有了复习方向之后,我开始觉得北大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这也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如果跨校考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接触真正了解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人 三、我的复习情况我复习的周期,大概是一年大三下决定考研,然后开始搜集资料,了解考研是神马寒假时找到几本参考书回家看,因为对现代文学比较感兴趣,我那个寒假看的书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及《学习指导》我也会看《学习指导》后面列出的文章就如很多前辈所说的那样,作品很重要只有看了作品,有了“实感”,再看一些论文才会有感觉,有时会觉得论文里说的观点,恰巧是你看作品时想到的。

我觉得复习文学专业课时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你要在看作品、看论著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两本书看到三分之一时,大四开学,我开始系统地复习专业课和英语 英语的复习,因为同时准备考雅思,我看的是雅思系列教材,在考研的最后两个月时,才开始买英语二书和真题,可能和大多数考研人的情况不一样其实刚开始复习时,我的英语也很渣,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给自己提要求,比如说规定自己20分钟做完一篇阅读(我觉得快速阅读对考研阅读很有用,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看英文原版报刊都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另外,我建议英语写作不要开始得太晚,利用最后几天背一背预测范文就上考场,是对自己很不负责的建议提前两三个月开始多写写,并且对比自己的文章和范文,真正去提高写作水平 还是主要说一下专业课吧,我在开学后是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几大科目一起看的,期间也会看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教材参考书目如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国现代文学》(人大出版社)程光炜主编《中国古代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