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故事作文故事[001]契诃夫的火柴笔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一直以语言丰富和文笔独特见长,殊不知,他平时就十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有一天,契诃夫外出旅游途中,同车的旅客在闲聊时说了一句生动的话,引起了契诃夫的注意他细细地品味着这句话,并想马上记下来可是,经常不离身的笔今天没带来 “不行,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记下来 ”契诃夫在心里暗暗地想突然,他灵机一动,在衣服口袋里四处翻找起来,然后拿出了一个火柴盒,接着抽出一根火柴,划着点燃了,大家都看着他,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结果他什么也没做,一会儿又把火柴吹灭了契诃夫拿起黑色的火柴头,很快地在笔记本上写了起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把火柴杆当笔,要迅速地记下这位旅客的妙语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作家笔下的语言之所以丰富多彩,生动感人,是因为他们随时注意搜集语言材料任何好的文章的背后,都是以作者们勤奋的积累为基础的我们在学习写作时,也应该具有不断发现和收集生活素材的意识[002]三生有幸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圆泽,在佛学方面有高深的造诣,他和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两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 3 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
3 天之后,这位妇人就会生产,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到第 13 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 ”就在这一天夜里,圆泽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儿第三天,李源善照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他笑一笑等到 13 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着喝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现在人们要想形容特别有缘分或在一种偶然的环境中相识并成为知己,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003]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兵马,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火辣辣的太阳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中暑而倒下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撑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面积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心里盘算到: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将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004]韦编三绝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读《易》韦编三绝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用牛皮带子系起来的简后人把“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 ,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串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大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翻来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005]晏子不辱使命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能说善辩,所以齐景公经常派他出使各国一次,晏子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灵王知道了,就召集众大臣说:“听说晏子是齐国能言善辩的大臣,名气虽然很大,但他身高却不足五尺,我想当面羞辱他一番,叫他知道咱们楚国的威风,你们谁有什么好办法?”这时,一个大臣在楚灵王耳边嘀咕了半天,楚灵王一边笑一边连说:“好,好,这个办法好。
”于是,那个大臣马上叫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5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来时,他们故意把大门关了,想让晏子从小洞进城晏子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请问,我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这一问闹得楚国的大臣们都说不出话来,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楚王见到晏子,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个子矮,但他却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zi) ,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挤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堂堂的楚国来呢?”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对方要是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的人去;对方要是个下等国家,就派一个无能的人去我就是个无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们楚国来 ”几句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便和左右的大臣们商量:“我想再当众耍笑他一下,你们谁有什么好办法?”一个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楚王听了连说:“好,好!到时候咱们试他一下 ”没几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
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只见两个吏卒绑着一个犯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个犯人是哪国人?犯了什么罪?”吏卒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 ”楚王看了看晏子,笑嘻嘻地问晏子:“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晏子轻轻地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人家说,桔子生在江南一带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江北一带,就变成枳(zhi)了,又小又酸它们的叶子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可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因为两个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啊?”楚王听了,脸羞得通红,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耍笑他,没想到,反被他给耍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