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探究新知,一,秦灭六国,公元前260年的秦国,材料一战国七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人心厌战,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材料二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经过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材料三在统一全国前夕,嬴政招募并任用了李斯、尉缭、蒙恬、王翦等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尤为难得的是,他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表现出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秦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善于用人秦灭六国形势图,公元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灭六国时间一览表,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前213年),体现了分裂走向统一,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就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皇 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守),县(令或长),军事,行 政,监察,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朝创立的这套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权独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至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位世袭,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皇帝制度的确立,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三,文化上,统一货币,经济上,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经济上,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铜量,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交通上,秦驰道示意图,令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间的距离均为六尺修灵渠,灵渠,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修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其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至长城一带 秦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安定和荣耀,更是统一之心的凝聚秦统一中国,课堂小结,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巩固统一措施,秦朝疆域,前221年,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俢驰道,修灵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D,当堂演练,2.秦统一后将全国分为36郡,每郡之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调动该举措意在( )A增强诸侯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官员流动D结束混战局面,B,3.为巩固国家统一,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 )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B,4.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开辟丝绸之路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D,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 讲文明,懂礼仪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4、 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5、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6、 不学礼,无以立7、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8、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9、 礼仪体现的是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10、别给我雪白的衣服涂上颜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