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3页
文档ID:561726538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_第1页
1/3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 ”这一思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 创新形式, 注重实效, 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配合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人民的坚定信仰,是国家力量的根本保障, 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坚信这条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 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 有的是别有用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是立于时代前沿、 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党史、 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 ;要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 相互影响, 配合提高, 形成好的家风;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 培养敬业精神;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党政各部门、 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 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把精神文明建设贯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活动,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加强党风政风、 社风家风建设, 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要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创新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激发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创新科学传播方式, 丰富科学传播内容,提高科学传播效果, 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推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利用科学知识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使公民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形成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 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配合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营造诚信社会环境要健全褒扬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和约束惩戒失信行为机制 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重毁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主义道德, 拒不履行法定义务、 严重影响司法和行政机关公信力, 拒不履行国防义务、 危害国防利益等严重失信行为, 要依法依规实施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措施,大幅提高失信成本。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 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志愿服务具有社会动员、 社会保障、社会整合、 社会教化、 促进社会和谐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效用 要把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社区,放在重点群体,使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的权益不因经济发展、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受损,志愿者们通过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方式, 为百姓分忧、 为政府助力; 要把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经济政策、 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我们的社会经济政策既要体现效率, 也要体现公平和刚正, 各地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要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保障, 为志愿服务免除后顾之忧, 激励和鼓励更多公民投身志愿服务要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 志愿者和社会民众将切身体会到道德的价值与力量, 有利于形成人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 助人为乐的优秀传统,广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就是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