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A类)参考答案及解析一、根据给定资料1〜5,概括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面临的主要困扰 (15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300字解题思路】阅读题千,审清题意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归纳概括题,概括对象为“困扰” ,即归纳概括问题因此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给定资料1—5.找到与“困扰”有关的相应关键词同时,注意答案要点的全 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合理阅读材料,提取要点本题的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1—5给定资料1共两段,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汽车社会发展的概况第一段介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 居民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平均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36辆),然而停车位不能够满足需求,停车位缺口问题严重第二段介绍了我国制定“史上最严交规” ,我国进入更加严厉的交通法规时代给定资料2第一段介绍我国进入汽车社会,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变化第二段介绍我国进入到汽车社会的困扰: 汽车文明缺乏和城市缺乏科学规划 具体表现 为:驾驶者的不良驾驶习惯引发交通乱象, 机动化提前到来而城市缺乏科学规划, 道路建设 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第三段讲到中国汽车社会面临的众多困扰, 我们应当找寻治本之策,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给定资料3第一段讲到,市民虽有资金买车,但多个城市严格控制汽车数量, 牌照成为稀缺资源,买车变得更加困难第二段讲到,堵车问题严重,困扰群众生活第三段进一步 介绍,不仅堵车是问题,停车位稀缺、停车难问题也给群众带来了不便第四段则阐述了由 于汽车数量增多,道路变宽,人行道变窄,导致行人出行变得危险,引发驾驶者与行人之间 的矛盾给定资料4共三个自然段,主要介绍在当前汽车社会下, 存在驾驶陋习,甚至“路怒症” 等问题第一、第二段,通过一些案例来介绍当前社会的一些驾驶陋习(如路怒族、抢黄灯、变 道不打转向灯、夜间开远光灯等),第三段讲到路怒症的危害以及解决对策即要靠宣传、自 律和他律等给定资料5主要讲到国人购车不理性, 更看重车辆象征的赚钱能力、 社会影响力、人脉辛宏笺加工要点,组织答案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将汽车文明的缺乏确定为我国汽车社会面临的主要困扰, 将要点内容从车辆驾驶、车辆购买、道路供需矛盾三个方面归纳概括, 采用“主要困扰+具体表现”的结构,整理内容,书写答案参考答案】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面临的主要困扰是汽车文明的缺乏具体表现为:第一,进入汽车时代后,驾驶者尚未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驾驶陋习随处可见,而 且因愤怒的情绪引发的冲突矛盾也时常发生。
第二,城市采取严格政策控制机动车数量, 导致牌照成为稀缺资源, 而且消费者购车缺乏理性思考,为象征作用忽视实用价值第三,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 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不仅导致机动车出行道 路拥堵,而且行人、非机动车道路存在供需矛盾,同时停车位不足,易引发纠纷二、给定资料2在描述汽车社会面临困扰时提到, “汽车成为社会分化的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根据给定资料,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 15分)要求:理解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 350字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综合分析题当中的句子理解题本题语句出自给定资料 2,但题目没有明确规定作答范围,我们需要阅读整篇材料,阐明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材料,提取要点题干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作答范围,但阅读后我们可以将目光集中在给定资料 2—5给定资料2是题干中话语的出处第一段介绍了汽车影响力对整个社会状态的辐射影响,第二段介绍了我国城市化与机动化之间的一系列矛盾、 问题在阅读上述段落后,我们便可以明白第三段中题干话语的后半句的意思,汽车问题是引发社会矛盾问题的导火索给定资料3则讲述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牌照稀缺买车难” “车辆拥堵开车难” “场地 不足停车难”三大问题,同时看到这三大问题正印证了资料 2中“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观点。
给定资料4继续讲述了汽车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的表现, 违规停车导致邻里纠纷,驾驶陋习引发路怒冲突这些内容正是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的原因,我们需要概括提炼给定资料5中“车的价值的高低对应着一个人财富的多寡, 折射出他的赚钱能力、 社会影响力、人脉关系等很多时候,一辆好车的确能给车主带来更高的社会认同和便利, 不仅汽车,甚至车牌照都是身份的象征”向我们阐明了题干话语中前半句的意思, 当下人们通过 购买汽车来彰显自身成就和品位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在提取上述要点后,我们可以明确题干话语的意思,即:国人希望购买汽车彰显成就、 品位,但汽车文明建设滞后,汽车问题引发社会问题我们在作答本题时, 首先需要点明话语本质含义,继而结合资料中的汽车问题、上升原因,深入阐述进行分析, 之后结合给定资料2中的最后一段,对解决汽车问题的措施适当引申最后, 按照“直接点明本质含义一回 到资料深入阐述一结合实际适当引申”的结构形成最终答案参考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下国人希望通过买车彰显自己的成就和品住, 但我国汽车文明尚未建立,导致汽车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在大多数国人心中,车辆的价值对应个人财富的多寡, 可以给车主带来更高的社会认同和便利,汽车与车牌都是身份的象征。
因此,我国消费者不仅注重所购车辆与个人形象的相 关性,而且外显型消费倾向越来越突出 然而,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 不但车辆牌照成为稀缺资源,使得购车不易, 而且城市化的进程尚未完成,汽车数量的增加更加剧道路、停车的 供需矛盾,由此产生了汽车文明方面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正确面对汽车问题,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建立各个群体共同参与和监督的 城市交通决策及管理机制三、根据给定资料 6,总结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 (15分)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 250字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作答任务为总结 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主要经验作答要求“全面“‘准确”,即考生的答案必须要点全面且与题目紧密相关,表述正确无误 “条理清楚”,即作答时应注意结构同时字数不超过 250字阅读材料,提取要点本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 6”,可确定本题的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6第一段介绍了汽车文明的重要性,引出“斑马线惨案”这一话题,主要凸显“礼让斑马 线”远未形成大众化的自觉自律第二段介绍了 H市“礼让斑马线”成果显著,成为常态在结合第一、第二段内容后,我们可以提炼 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核心经验:培 养社会大众自觉自律。
第三段介绍了 H市公交集团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司机遵守规定,将司机斑马线礼让情 况纳入考核标准,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双管齐下第四段介绍了 H市出租车集团完善考核机制,违者扣分处罚,通过评优等正面激励和 负面惩罚措施,使“礼让斑马线”成为常态化第五段介绍了交警部门推出交通整治行动和宣传活动,积极规范“车让人”行为, 并引导市民养成过马路走斑马线的习惯第六段介绍了交警部门绘制多张“斑马线前礼让图” ,规范礼让标准,供市民和司机参考;同时清理不合理的斑马线, 完善交通标示提示语;在法律执行层面,设置电子警察或交警现场拍摄,为处罚提供依据第七段介绍了 H市将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写入地方法规,将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 法规条款加工要点,组织答案提炼要点后我们可以发现,第三、第四、第七段都讲述了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第五、 第六段既有涉及宣传方面的经验, 也有提到执法方面的举措我们可以将其具体做法归纳为制度建设、宣传引导、交通整治三大做法采用“核心经验 +具体做法”结构组织答案参考答案】H市推行“礼让斑马线”的核心经验在于:培养社会大众自觉自律具体做法有:一是 将斑马线“礼让行人”写入地方法规,将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规条款。
同时,将司机礼让 情况纳入考核标准,通过物质、精神双重激励与负面惩罚措施,让“礼让斑马线”常态化 二是通过绘制“斑马线前礼让图”,清理不合理的斑马线,完善交通标示提示语以及开展宣 传活动等方式,引导司机和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推出多项交通整治行动,积极规 范“车让人”行为,在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或现场录像,提供依据,严格处罚四、给定资料7中,“空白罚单”等人性化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请分析指出讨论的焦点及正反方主要观点 (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明确,不超过 350字解题思路】阅读题千,审清题意通过审题可知,本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分析指出讨论的焦点, 一个是指出正反方主要观点本题要求答案“分析透彻”,即考生的答案必须点明核心本质,分析全面深刻 “观点明确”,即要直接指出正方、反方的观点是什么另外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 350字阅读材料,提取要点本题提到“给定资料 7中,‘空白罚单’等人性化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 ,结合全篇来看,确定本题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7第一段介绍了 S市的“空白罚单”事件,介绍了执法方式人性化的举措第二、第三段介绍了针对“空白罚单” ,有人赞许交警的暖心行为,有人质疑处罚方式不当。
第四段网友A认为“空白罚单”给人温暖的感觉第五段网友B认为“空白罚单”具有人情味,体现了执法不是仅以处罚为目的, 是工作方式上的创新第六段网友C认为应该处罚,不罚款的行为涉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第七段网友 D认为轻微违法的界定不清、处罚标准不一,仅凭个人认定,受个人因素 影响太大第八段网友E认为“空白罚单”缺少执法内容与执法信息,随意性大,过于任性,破坏 法律的尊严第九段网友F认为“空白罚单”应该一视同仁,统一标准,不应该分外地与本地,要提 前做好线路指示和提醒第十段T市交警认为将法律的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结合起来, 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能够体现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工要点,组织答案提炼要点后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第二、第三段是背景介绍,引出话题;第四、第五、第十段阐述“空白罚单”的好处,是正方观点;第六、七、八、九段讲解“空白罚单”的坏 处,是反方观点因此,结合题干的问题,可以按照“焦点一正方一反方”结构组织答案,注意控制作答字数参考答案】讨论的焦点在于应否支持“空白罚单”这一执法行为正方对这一执法行为持赞许态度, 其认为要将法律的教育功能与惩罚功能结合起来, 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
理由如下:一是“空白罚单”体现了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能够给人温暖,具有一定的人情味,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二是“空 白罚单”体现了工作方式上的创新,体现出执法过程并非仅以处罚为目的反方对这一执法行为持质疑态度, 其认为在执法过程中应该一视同仁, 统一标准,不应该有区别理由如下:一是对违法行为不处罚可能涉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二是轻微违法的界定不清、处罚标准不一.仅凭交警个人认定,易受个人因素影响;三是“空白罚单”缺少 执法内容、执法信息,随意任性,破坏法律的尊严五、资料8中提到:“汽车文明是否‘一路绿灯’,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程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40分)要求:1 .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 .总字数1000—1200字写作思路】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对“汽车文明是否‘一路绿灯’ ,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