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9页
文档ID:191381736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_第1页
1/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http:// 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水平长窗自由立面 这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从我手上的资料看,柯布西耶和他的伙伴皮埃尔.让纳雷提出这些原则是在1926年,那一年柯布39岁,已是83年前的事新建筑五点,或说现代建筑五原则,学校里背过、考过,工作后不考了,差不多忘了,十几年后有一天想起来,才忽然有一点点理解它讲的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做的,还算不上现代建筑,汗颜 80多年了,现在谈的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建筑,谈五原则是不是过时是的,技术和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不能否认,许许多多的发展进步都是建立在现代建筑精神的基础上的,五原则的背后正是现代建筑精神在相对抽象的精神之外,五原则是个具体的坐标,参照它能够判别一个建筑是否从手法上摆脱了桎梏,进入现代的领域而手法上摆脱桎梏,从反映了从精神上脱离蒙昧也许五原则在西方已经过时了,那是因为它以渗透在几代建筑师的血液里,不言自明但在中国,它还太超前,恐怕真正懂得它的中国建筑师还很少若说我们现在的多数建筑甚至没有从手法上进入现代,恐怕很多人不同意那么这里结合五原则的条目试解之: 底层架空。

让实用空间远离地面的阴冷潮湿,把地面留给花园和交通空间,这是底层架空的意义柯布的着眼点,首先是技术上的可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是实现目的带来的人性化的意义(居住摆脱阴暗潮湿,更好的享受阳光);第三,缓解地面层通常空间紧张的矛盾;最后,才是新颖的形式 底层架空的做法现在不具有普遍性了,因为柯布的时代是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而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商业成了城市的血液,商业需要地面做容身之处这是柯布没有看到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出发点,实际上是针对解决问题,非常务实的 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的意思,也要放在当时去看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屋顶为坡面的阁楼层,里面是储藏间和佣人的住所柯布想说的是,首先在新的排水技术、新的结构形式下,屋顶不再有做坡形的必要性,可以是平的(从这个角度,把“屋顶花园”的说法换成“平屋面”亦未尝不可)其次柯布认识到屋顶也是好的空间,有最好的阳光和视野,应该加以利用;此外,屋顶的绿植、覆土可以缩短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反差,在技术上不容易产生裂缝所以这个屋顶花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花园,也融合了多层次的思考正如柯布所说,技术的原因,经济的原因,舒适的原因,情感的原因,要求我们采用平顶式屋面。

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列于建筑五点之前两项,定义了现代建筑的形象特征从简单的建筑逻辑看:这样处理带来的轻巧的形式感、入口的空间感,还有打破沉闷的天际线,弥补了减去装饰之后的枯燥感,都不失为很好的手法但如今的情况发展了,它们不再具有普适性意义,但是自由平面就不同了 自由平面:基于框架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墙不参与承重,因此平面与古典建筑大不相同对此,柯布自己的作品是很好的说明自由平面的最大特点是:墙、柱脱离,分别成为独立的构件,其他如楼梯、坡道等构件亦然结果是,首先,“房间”的概念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空间”概念抛开了结构的限制,室内空间的形状、比例、组织形式可以有无穷的变化,这是“自由”的浅层意义;其次,墙体的厚度不再重要,回归成单纯的分隔空间的线条,柱不参与空间的分割,回归成单纯的结构件,构件的属性回归了本质,回归了单纯;第三,墙体和其他构件产生了自足性,其本身成为可欣赏的对象,即:构件的材料、质地可以不再为所在的空间服务,而是单纯的表达构件本身,单纯的装饰不再是必须的,这是现代建筑审美的重要特征柯布在设计实践中为了贯彻这些原则不惜矫枉过正:他的平面除非别无选择,决不让墙与柱发生关系,其他构件亦然。

为了方便墙的布置,柯布偏爱无梁的平板体系直至现在,西方建筑仍然尽可能弱化梁的存在以求得空间的自由干净而这在中国是极端非常规的这种差异的优劣无须讨论,它直接代表审美的关注方向,是否认可这样的审美,是区分建筑观现代与否的标志 新建筑不是柯布的发明,柱板结构在柯布出生前早已出现,在同一时期,格罗皮乌斯、密斯等很多建筑师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而柯布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从美学的层次奠定了新建筑的体系,这是柯布最卓越的贡献 水平长窗:柯布对水平条窗的推崇,还是源于他对阳光、美景的基本的热爱,在柯布的理想中,城市是充满阳光,遍植绿树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水平长窗就是很自然的结果看到技术上的可能,并把它实现,这之中一定也包含着喜悦不过说到底,水平长窗只是实践自由立面的可能性之一自由立面:没有自由平面,就没有自由立面只有外墙脱离了最外侧的那一排柱,立面才有了自由呈现的可能,这即是自由度自由立面的基础,就在于摆脱受力结构对表皮的限制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自由不代表不克制柯布的很多建筑立面实际是非常克制的,也都遵循柱网的模数,简单而规整,但这种规整是主动追求的,与限制下的规整有本质的不同 柯布一生所做的大都是低造价建筑,立面可用的材料十分有限。

但反观现在的建筑技术与手法,从玻璃幕墙到时髦的“表皮”,都与自由立面的精神契合了解了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意义,就容易分辨一个建筑是否是不现代的,我们反思一下,很容易看到的一类设计是:立面花哨漂亮,但平面上柱子紧贴外皮,这些通常不是具有现代精神的设计五条原则出现的背景是:结构技术的进步,把建筑从受力构件的包围中解放出来了,带来更广泛的可能性,于是平面可以这么做了、立面、屋顶可以那么做了,等等我想柯布总结五原则的目的在于告诉世人,这么做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因为基于这样体系的建筑,这样做才是最美的柯布通过他自己的建筑实践,雄辩的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知道真理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从现在的眼界重新审视和浓缩,五原则的其他三条可以划去,剩下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而这两条其实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这个事物就是“自由”,自由是现代建筑的精神,不仅现在仍然适用,很可能还会一直适用下去 怎样理解“自由”自由是一种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自由是一种状态自由的建筑中,每一个构件都不被忽视,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墙就是墙,柱就是柱,楼梯就是楼梯,都以独立鲜明的姿态出现,不扭曲本身的性格与此同时,每个构件的声音是得体的,和谐的空间在各个构件的关系中呈现。

这个道理跟人与人的关系,跟社会的情况是一样的 柯布提出的五原则在当时有一点激进性,但我觉得,五原则并不是要彻底颠覆既有的建筑传统,它更多的是改变了我们看建筑的眼光,通过现代建筑的精神看建筑,就不是只看整体,还要用专注的目光来看待建筑细节的独立性,就是每一个哪怕最普通的局部,都值得尊重并欣赏这种目光是友善的,包容的,这种目光的交流,使现代建筑泛起人性的光辉 五原则昭示的精神是自由,自由是人性最崇高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正是因为这共同的天性,柯布的毫不矫饰的作品才被理解和热爱自由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精神,假使没有柯布和它的五原则,我们会失去许多宝贵的遗产,现代建筑也许不会是这个样子,但自由的精神是一定会存在的 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大多数建筑师,做着世界上最多最大的项目,却偏偏隔离在世界的潮流之外我们的建筑教育连现代建筑最基本的精神尚不能清晰完好的教授,实在是太可悲了我想,作为一个建筑师,有意识的摒弃浮躁,回头仔细体会一下80年前的建筑五原则,可能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情 第二篇:《柯布西耶和他的建筑思想》阅读练习题①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建筑师这样规划理想中的“光辉城市”: ②“一天早上,你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醒来,室内温湿度宜人,这是因为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

房屋的尽头是一面完整的中空玻璃墙,清澈的绿意在窗外徐徐展开 ③今天的我们惊讶地发现,某些瑰丽的想象,比如中央空调系统、玻璃幕墙等都已成为现实,而比现实更瑰丽的想象,比如底层架空所带来的苍茫、道路从地面删除所带来的自由,这种全新的空间秩序,依然诱惑着今天城市钢筋森林里的我们 ④这位建筑师就是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他出生于瑞士,由画家转型为建筑师 ⑤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是20张城市规划图纸,笔笔倾注着他的心血,像一本详尽的城市使用说明书是一本厚厚的书籍,他在书中写尽了对未来城市的狂热想象是一种深刻的批评,针对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的滥用所造成的重大社会危机;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以财富积累为唯一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人类正常的欲望和享乐,而是贪婪、惰性和懦弱,以及各种各样的挥霍 ⑥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上世纪50年代以后,他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朗香教堂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⑦在柯布西耶所有的经典作品中,朗香教堂是经典中的经典 ⑧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的一座小山顶上,1950开始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表现力的建筑之一柯布西耶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创造 ⑨教堂的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着;塔楼式祈祷室的外形更像是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镶嵌着彩色玻璃;入口隐在卷曲墙面与塔楼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在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之前,又被彩色玻璃所晕染,产生一种神秘的美感 ⑩教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有着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上世纪初期,柯布西耶和他的现代主义同道们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派遥相呼应,提倡建筑形象的简化、净化,在这段时期,他设计的住宅即使内部相当复杂,其外形总是处理得光净简单萨伏伊别墅即是一例,人们很难找出一个比它更简单光溜的建筑名作了然而,在朗香教堂这个项目上,柯布西耶走向简单的反面——复杂小小的教堂,四个立面竟然各个不同,仅看一面,绝想象不出其他三面会是什么模样;即使看完了三面,第四面仍会给你惊叹。

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不怕变化,只怕单一再看那些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极其复杂平面构图上既找不出一点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所谓章法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复杂在于细部,总体布局结构倒是简单的,而朗香教堂的复杂性则相反,它是结构性的复杂,其细部,无论是墙面还是屋檐,外观还是内里,仍然相当简洁 面对如此怪异的建筑,人们总要追问,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在教堂建成好多年后,柯布西耶又回到那里,他同样喃喃自问:“我是从哪儿想出这一切来的呢他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卖关子,艺术创作至今仍是难以说清的问题关于自己的创作方法,他曾经这样描述:“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人的大脑有独立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让其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喀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程完成我抓过一支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颜色很关键),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就出来了针对朗香教堂,他说希望能设计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立意 1、柯布西耶关于“光辉城市”的20张规划图纸是针对哪些城市发展弊端而构画的。

3分) 2、第⑩段中作者写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明朗香教堂与中世纪哥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