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6亿人[1]大部分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庞大社会群体[2]流动性使得这一群体的媒介使用行为呈现与一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其他媒介,更契合他们暂住性的生活情境,特别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他们对新媒介技术的热情要高于上一代,更增加了这一群体的普及率和上网率从已有文献来看,对农民工使用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如关注农民工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情况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关注在社会转型的情境中农民工的使用动机、社会网络构建、身份认同等方面[3]目前,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研究还不多见调查这一庞大群体的上网行为,研究移动互联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鉴于此,人民网研究院课题组于2013年底在北京市展开了一次进城务工人员上网行为的问卷调查一 调查设计调查目的:此次调查要着重弄清下列问题①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的基本情况,包括接触频率、接触时段、主要接触内容及资费等。
②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交、信息、娱乐、消费等方面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③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对移动互联网的评价以及未被满足的应用需求调查时间:2013年12月调查区域: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这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体,本次调查主要在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最多的朝阳区和海淀区发放问卷,问卷发放对象分布在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主要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物流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785份,其中有效问卷1773份[4]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概况及影响因素1.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概况(1)上网比例:近六成受访者使用上网在本次调查中,59.8%的受访者平时使用上网(见图1)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5%与全国网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相比,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北京市进城务工群体,上网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水平图1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比例(2)上网年限:上网“5年以上”的受访者占比最高在使用上网的受访者中,上网时间在“5年以上”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18.0%;近三成(29.2%)的受访者使用上网在3年以上。
上网在1年以上的受访者占比达到56.4%(见图2)从全国网民上网情况来看,2012年网民使用上网年限在3年以上的比例就已达到40.5%,上网时间在1年以上的占比达83.9%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上网高年限占比要低于全国网民,这可能与他们的收入状况等因素有关图2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年限(3)上网频率:“每天多次”使用上网的比例达到47.1%从受访者上网频率来看,“每天多次”上网的占比最高,占了近一半(47.1%),70.8%的受访者每天至少上网一次(见图3)虽然每天多次上网的比例低于全国网民的上网频率(57%),但每天至少上网一次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网民的上网频率(22.9%),这说明北京进城务工人员对上网的依赖性更强图3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频率(4)上网时长:41.5%的受访者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每天上网时长在“10~30分钟(包括30分钟)”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27.0%,超出全国网民占比(14.4%)近一倍;其余上网时长的比例较为均衡41.5%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上(见图4),低于全国网民的占比(63.3%)图4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每天上网时长(5)上网时段:“下班后在住处”和“工间休息时”是主要上网情境“下班后在住处”上网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39.6%,其次是“工间休息时”(35.6%),在“上班的时候抽空”和“上下班路上”上网的受访者比例较低,分别为12.7%和12.1%(见图5)。
这与其工作的性质与居住及交通情况密切相关图5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情境(6)使用流量:近半数受访者每月上网流量不超过100 MB每月上网流量为“31~100 MB”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25.2%,其次是“不超过30 MB”的占比(22.8%)月使用流量在300 MB以上的占到了16.5%,其中在500 MB以上的占比为8.2%(见图6)图6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月使用流量(7)使用情况:3/4的受访者使用触屏智能,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价格低于1500元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触屏智能已成为绝大部分(74.5%)进城务工人员的选择,只有18.3%的受访者使用的“不是”触屏智能,还有7.2%的受访者“不清楚”自己的是否为触屏智能(见图7)图7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使用情况从价位来看,超过1/10(13.2%)的受访者使用的价格在500元及以下,价格在501~1000元的受访者占比最高(21.6%),其次是1001~1500元(18.8%)46.4%的受访者的价格在1500元以上,其中价格在3500元以上的占比为18.3%(见图8)图8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使用价格分布2.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因素对受访者上网行为的影响(1)女性受访者上网比例、频率、时长均高于男性受访者在本次调查中,女性受访者中使用上网的比例为62.7%,高于男性(57.3%);女性“每天多次”和“每天一次”用上网的比例分别高出男性受访者3.8个和4.1个百分点;女性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和“2~4小时”的比例分别为18.7%和14.4%,分别高出男性受访者9.3个和2.9个百分点。
2)受访者年龄段与上网黏性成反比无论从上网比例、年限,还是从上网频率、时长、流量来看,受访者年龄段越低,上网的黏性越高16~20岁的受访者中使用上网的比例最高,为90.7%从上网年限来看,在16~20岁受访者中,上网在“5年以上”和“3~5年”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2.6%和14.2%,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受访者比例,“每天多次”上网的比例(61.0%)和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比例(44.8%),也都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从上网流量来看,在16~20岁受访者中,30.7%的人每月使用流量在300 MB以上,30岁以下受访者每月使用流量在300 MB以上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另外,21~30岁受访者中购买3500元以上的占比最高,为21.11%;16~20岁受访者中购买2501~3500元价位的比例最高,为26.9%,可见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对高端有着很高的热情3)受访者文化程度与上网黏性成正比在本次调研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0.8%;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比例为22.6%;小学和高中学历的受访者比例均为16.0%;文化程度为中专的受访者比例为9.3%;“没上过学”的受访者比例最低,为5.3%。
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受访者中上网比例(85.4%)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受访者,使用上网在5年以上的比例(28.3%)也高于其他受访者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每天多次上网的比例越高,每天上网时间越长,使用流量也越多在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中,67.7%的人每天多次上网,占比最高;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在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没上过学的群体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4)受访者月收入与上网黏性基本成正比从上网情况来看,月收入为55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使用上网的比例(93.1%)明显高于月收入为1160~2560元的受访者比例(41.8%)和月收入为低于1160元的受访者比例(53.1%);月收入在55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上网在5年以上的比例(35.2%)和每天多次上网的比例(74.5%)都最高而且收入高于4500元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长和每月上网流量明显高于其他收入层次的受访者例如,月收入在4501~5500元和5500元以上的受访者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5.7%和43.0%,远高于其他更低收入层次的受访者;月收入在4501~5500元和5500元以上的受访者月使用上网流量在300 MB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5%和27.8%,高于其他收入层次的受访者。
5)批发零售业较其他行业受访者上网行为更加活跃在本次调研中,家居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受访者占比最高(39.1%),其次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占比分别为18.5%和17.0%;住宿餐饮业受访者占比为11.0%;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物流业受访者占比分别为8.6%和5.8%不同行业受访者的上网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批发零售业受访者上网最为活跃,所用的价格也最高,81.8%的批发零售业受访者使用上网,这一比例高于其他行业受访者比例,家居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受访者上网比例最低(45.5%)另外,在批发零售业受访者中,26.3%的受访者使用上网在5年以上,41.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上网超过2小时,每月上网流量超过300 MB的受访者占26.5%,上述比例均高于其他行业受访者从目前使用的价格来看,半数以上(55.7%)的批发零售业受访者所使用的价格在3500元以上,远高于其他行业受访者,建筑业受访者使用的价格最低,1/4的建筑业受访者价格在500元以下二)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行为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消遣娱乐、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是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使用上网的主要目的:平时上网喜欢听歌的受访者占到了46.4%,比例最高;其次是和别人联系(40.6%);用上网看新闻和玩游戏的比例也比较高,分别为38.4%和36.8%(见图9)。
图9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主要行为1.社会交往是受访者上网的主要活动,主要用以维持强关系社会网络,并以情感交流为主要目的第一,腾讯的即时通信应用是受访者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有66.5%使用上网的受访者平时上网用和别人联系,比例最高;其次是用(59.0%)此外,受访者通过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情境是下班回到住处第二,维系强关系是受访者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需求同事、家人、亲戚与朋友是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使用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和北京当地人交往的比例(8.5%)则很低可见,维系强关系是进城务工人员通过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目的其次是与在工作中认识的人联系,占到29.4%受访者较少通过上网来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与在网上认识的人交往所占的比例为20.7%(见图10)这说明上网主要强化了受访者的强关系纽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社交网络,但很难打破社会区隔和不同圈子的人进行交往图10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上网联络对象第三,受访者通过上网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情感需求从聊天内容来看,近一半(48.1%)的上网受访者常和别人“说说身边最近发生的事”,其次是“随便说说开开玩笑”(38.4%)。
通过上网“找别人帮忙”来获取现实帮助的比例最低,只占13.2%(见图11)这说明,通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