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辐照灭菌在中药方面应用研究进展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9.27KB
约5页
文档ID:12948542
辐照灭菌在中药方面应用研究进展_第1页
1/5

辐照灭菌在中药方面应用研究进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进行了大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试验,目前一些国家已规定了辐照灭菌的药品种类和剂量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国家科委牵头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和检验等部门进行60Co辐照灭菌中药的实验研究, 1997年卫生部发布了《 60Co辐射灭菌标准》笔者对 60Co-γ 射线辐照灭菌在中药材、中成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及与其他灭菌方法的对比作一综述 1.在中药材方面的应用 杨德泉等用薄层分析发现,牡丹皮、延胡索等经60Co-γ射线辐照48h前后的有效成分含量基本不变胡 等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得安息香在 10kGy 剂量辐照前后的有效成分肉桂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范铁林等用4.0,6.0,10.0kGy60Co-γ射线对牡丹皮、辛夷、陈皮、青黛、苦参、砂仁、厚朴、洋金花、益母草、黄芩等10种药材进行辐照,检测结果表明辐照后药材含菌量大幅下降,且杂菌存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递减其中陈皮、青黛、苦参、厚朴、益母草、黄芩经4.0kGy的辐照,辛夷、砂仁、洋金花经6.0kGy的辐照后合菌量可降低到国家药品卫生标准范围内(细菌数量小于104个/g,霉菌数量小于103个/g),10.0kGy的辐照可基本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对辐照前后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经10.0kGy的辐照后,除陈皮的橙皮苷略有降低(5.2%)外,其余 9 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基本不变;但经 4.0,6.0kGy 辐照后的陈皮中橙皮苷含量非常接近,说明4.0,6.0kGy辐照剂量不影响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 雷曦等以1.5,6kGy剂量对当归、党参进行辐照,结果辐照前后和放置半年后当归中阿魏酸、党参中多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且薄层层析图也显示辐照对药材成分无影响 陈瑞珍以 0,1,2,3,4,6,8,10kGy8 个吸收剂量对党参进行辐照试验,结果显示,2kGy 以上剂量即可较好地抑制贮藏党参时的虫害,但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长的剂量却在4k Gy以上,可见,适宜的辐照杀虫剂量为2~3kGy,灭菌剂量为4~8kGy 刘美辉等发现活血止痛胶囊中土鳖虫粉在灭菌前做生物限度末达标,当 60Co 辐照累计剂量在 8kGy和10kGy 时,微生物限度即可达标灭菌前后土鳖虫粉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几乎没有变化;挥发油成分在灭菌前和60Co辐照累计剂量为4,6,8kGy时无明显差异,但色谱图中挥发油成分在 10kGy 时出现了几种新物质说明土鳖虫粉用60Co辐照灭菌剂量在6~8kGy时即能达到灭菌效果,而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变化,方法是可行的。

李奉勤等分别用1,2,3,4,5kGy的60Co-γ射线对三黄片中大黄粉进行辐照,结果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辐照剂量在2kGy时即可达消毒要求;用1,3,5,7,9kGy的60Co-γ射线对5种虫类药进行辐照灭菌,当剂量到3kGy时卫生学指标可达到灭菌要求,而蜈蚣的含氮量、全蝎的醇溶性浸出物、土鳖虫的水溶性浸出物、水蛭的水蛭素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 孙建宇等选择5,8,10kGy辐照剂量,以60Co-γ射线对黄芩、赤芍饮片进行辐照,结果5kGy剂量辐照后饮片的杂菌和霉菌总数都能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且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经过8,10kGy剂量辐照后,赤芍所含的有效成分芍药苷明显降低 2.在中成药方面的应用 王赞英等分别用20万rad、40万rad、60万rad、100万rad60Co-γ射线对胎宝胶囊辐照灭菌,结果胎宝胶囊中的含菌量大幅下降,40万rad剂量的辐照可使细菌、霉菌含量符合药品卫生标准从辐照后贮藏期杂菌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经40 万 rad 以上剂量辐照的胶囊中杂菌呈逐渐死亡趋势,辐照剂量越大,达到杂菌完全死亡的时间越短这说明在受到60Co-γ射线辐照时,有些杂菌虽未被立即杀死,但其新陈代谢遭到破坏,生命力已受到抑制,导致生长能力低下而逐渐死亡。

张良等采用HPLC法测定了熊胆滴眼剂在12.5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结果无明显变化 桂卉等采用8.0kGy剂量 60Co射线对接骨七厘片进行辐照,结果可达灭菌效果;用HPLC法测定血竭素的含量,辐照剂量在16kGy以内时血竭素的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辐照剂量达20kGy时血竭素的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 李奉勤等对 5 批冠心胶囊(每批分别按 4,6,8,10,12kGy5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结果当剂量为6kGy时卫生学指标即可符合要求,且辐照剂量在 12kGy 以内时辐照前后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位鸿等以 10kGy 剂量的 60Co-γ 射线对骨痹颗粒进行辐照,用HPLC法测定后得知骨痹颗粒中淫羊藿苷含量有所下降,说明淫羊藿苷在60Co-γ射线辐照下不稳定,但辐照后正常条件下存放6个月内,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李奉勤等对经6k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消毒后留样2年之内不同时间的冠心胶囊进行了检测,结果冠心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有下降趋势,辐照残留对芍药苷含量无显著影响;霉菌和细菌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李兆奎等选择5,8,10kGy3种辐照剂量对理森皮肤膏进行辐照,并比较辐照前后样品的细菌和真菌总数及其主要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含量变化,结果经5kGy辐照后已能达到卫生学标准,且蛇床子素含量较辐照前无明显变化,但经8,10kGy辐照后蛇床子素含量有明显变化 周忠东等以 6kGy的 60Co 对活络除痹散辐照 5h,结果样品性状无改变,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血竭素含量与辐照前无明显差异活络除痹散采用60Co辐照,可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且能达到灭菌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姚道鲁等采用HPLC 法对经2k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和留样的三黄片进行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辐照残留在2年内对三黄片所含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基本无影响 3.与其他灭菌方法的对比研究 张启明等分别考察了用干热、流通蒸气、臭氧、10kGy 的 60Co-γ射线辐照4种灭菌方法对六味地黄方6种原生药粉灭菌的效果以及灭菌过程中成分丹皮酚和熊果酸含量的影响,结果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流通蒸气灭菌和臭氧灭菌的效果均较好;对于牡丹皮粉中丹皮酚的含量,60Co-γ 射线辐照灭菌和臭氧灭菌影响较小,流通蒸气灭菌影响最大,干热灭菌不太稳定;对于山茱萸粉中熊果酸的含量,4种灭菌方法的影响均较小。

何广宏对经热压灭菌、乙醇灭菌和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后的牡丹皮粗颗粒进行含量测定和卫生学检测结果比较热压灭菌时,取牡丹皮破碎成粗颗粒,均匀摊平于搪瓷平底皿中,置热压灭菌器内,在120℃条件下灭菌20min,取出,在30万级洁净级别下粉碎成粗粉;乙醇灭菌时,取牡丹皮破碎成粗颗粒,用75%的乙醇淋透,在30万级洁净级别下40℃烘干,粉碎成粗粉;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时,取牡丹皮破碎成粗粉,用洁净塑料袋包装好,接受剂量为 40 万 rad 的60Co-γ射线辐照30min后取出结果杂菌及霉菌指标检测结果热压灭菌、乙醇灭菌和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热压灭菌过程中,因高温会造成部分丹皮酚挥发而降低含量,故灭菌时应尽可能避免高温乙醇灭菌和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后,丹皮酚的含量变化不大 4.展望 60Co-γ 射线辐照灭菌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药品灭菌方法,特点是穿透力强、操作简便、速度快、可在常温下进行,但大剂量辐照会引起个别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变化对于不同的药材和成品,其最佳的辐照剂量也不同,既能达到灭菌效果又能保持有效成分和疗效的辐照剂量应通过实验来确定尤其是中药,因原料的来源不同,其染菌程度可能不同,更应该通过实验来确定不同药物的最佳辐照剂量。

随着辐照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辐照灭菌将成为中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摘自:《中国药业》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