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林下野山参栽培研究技术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6页
文档ID:33484695
林下野山参栽培研究技术_第1页
1/6

林下野山参栽培研究技术摘要:本文为适应广大参农对人参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总结了栽培林下人参的新技术、新经验,参考了一些道地人参栽培新技术资料,总结出一套林下人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关键词:林下,野山参,栽培技术一、选地 1. 地理环境及气候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的东南部,即北纬 40-48°,东经 117-137°的区域内此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直接辐射量为 2566兆焦耳,日照时数为 1000 小时/年,大于 10℃的积温为 2400℃,本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 4.2℃,1 月平均气温-18℃,7-8 月平均气温 20-21℃,年降雨量 800-1000mm,无霜期为 100-140 天2. 土质 选择有机质含量 3%以上的腐殖土一般选黄砂腐殖土和黑砂腐质土、壤土和砂质壤土最佳土壤腐殖质含量为 10%左右,水、气、固三相体积比1:2:1,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壤微酸性(酸碱值 6.0-6.5) ;氮磷钾含量较高,其他微量元素较全面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不得超过 0.4 毫克/千克土土壤中的五氯硝基苯浓度不得超过 0.3 毫克/千克土。

3. 植被 主要选择针阔混交林,林地栽培人参主要选择栎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间生榛,杏条等小灌木,不间生龙牙葱木,空心柳,云凌草,塔头草为最好,由大乔木,小灌木,草本植物形成高,中,低自然屏障,郁闭度以 0.8 为好4. 地势一般岗地、山地选择坡度为 15 度以内,超过 20 度的坡度不宜使用各种坡向均可利用,以东、南、北三个坡向为宜5. 周边环境人参用地应选用运输方便、靠近水源、便于管理的地块 1二、整地在选好林地的基础上,于林间树木空闲地方刨土整地做床,床的大小、方向不限,只要利于人参生长,不造成水土流失即可坡度大的地方做床,参床不宜过长一般是边刨土边碎土,然后堆成土垄等待播种移栽 2三、播种1. 人参种子的选择选用充实饱满、种胚发育完全、无病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干种子要经风选,催芽种子要进行粒选用较好的种子播种,可提高出苗率,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2. 人参种子的消毒人参种子表面常常带有各种病原菌,致使人参种子催芽和播种后引起烂种及幼苗危害因此,在催芽或播种前,对人参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十分必要常用方法:干种子用 1%福尔马林液浸种 15 分钟,捞出后晾至种子表面无水时,即可进行催芽或播种。

3. 人参种子的催芽人参种子缸催法分缸的处理、沙子消毒、拌种、装缸和调湿共五步进行3.1 缸的处理人参种子用缸催芽,要选用二号小缸先用清水把缸刷净,再用开水冲一遍,将缸底钻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圆孔,以利渗水3.2 沙子消毒选用比参籽小的干净过筛的细河沙,上锅炒至 100℃以上,待凉透后用清水拌湿,湿度为 30%3.3 拌种将消毒的参籽和沙子按 1∶1 的比例(体积比) ,搅拌均匀,湿度仍为 30%3.4 装缸先在缸内底部铺上一块消毒的席子,将缸放入使内或室外均可,缸底下要用两块砖垫起,防止缸内积水再在缸内席子上面铺沙子厚 3 厘米,把拌好的参籽装入缸内,直到距离缸口 6 厘米处为止,上面再铺 3 厘米的沙子,然后用湿麻袋或湿草袋子封缸口防止干燥3.5 调温调湿装缸后每隔 10~15 天打开封口,上下搅拌一次,以便检查一下湿度,湿度大了可倒出来晾一晾,小了可洒水将湿度调匀前 30 天的温度要稳定在18~25℃;中间 30 天要稳定在 12~17℃;以后 30 天以 9~12℃为好当种子有 90%以上裂口,即为催芽成功共需 90 天左右 34. 播种时间春、夏、秋人参都可播种春播在 4 月中、下旬,播种冷冻贮存后的催芽籽,播后刚年春季就出苗。

夏播亦称伏播,用上年产干籽,一般要求在 6 月下旬前播完天气温暖,生育期长的地方可延迟到 7 月中下旬,甚至 8 月上旬但播种后高于 15℃的天数不应少于 80 天秋播多在 10 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当年完成形态后熟的裂口种子,来年春季出苗其中主产区多秋播,新产区多春播5.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点播即按 3 厘米距离压孔,放入种子 1 粒,此法使参苗生长均匀,节省种子,但是费工;撒播费种子,省工;条播则介于二者之间目前多采用撒播撒播时用木板将畦面刮成 5~6 厘米深槽,撒入种子,将原上覆平,保持土壤湿润如果翌年出苗,则须盖草一层,压上 3~6 厘米每平方米需种子 0.03~0.05 千克 4四、田间管理1. 留种 人参通常三年生开始开花结果,但种子小,数量少,对不收种的地块,应及时摘除花蕾一般五年生植株采收 1 次种子;若种子不足,四、五年生植株连采两次种子也可采种时间一般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当果实充分红熟呈鲜红色时采摘随采随搓洗,清除果肉和瘦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种子稍干,表面无水时便可播种或催芽埋藏若需干籽,则将种子阴干至含水量达 15%以下时即可,注意不宜晒干。

阴干的种子,置干燥、低温及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藏2. 除草 林下培育山参,其管理要比园参简易得多,不需松土、拔草,也不用施肥,让它自然的生长如因大草太多,透光率达不到 15-25%,需用剪刀剪掉部分大草,切不可拔掉,避免破坏土壤层次 3. 调光 在盛夏期,在种植区内个别地方林冠稀,出现天窗,光照强,可将周围相邻树冠的枝叶,用绳线互拉来调节强光(直射光)郁闭度超过 0.9 以上,可将林下灌丛枝杈略加清理,使山参得到适度的光照4. 看护 山参的管理最重要的是看护,尤其是十五年生以上的山参要特别管理和看护 有条件的可在山参基地周围架设铁丝网并在适当的位置建警房,养警犬看护人员巡逻时要走人行道,不得随意进入种植区 5五、病虫害防治 林下栽培野山参一般病虫害发生较少,即使发生面积也不会太大,可按园参的方法进行防治另外每年在生长期可适当喷施高效低毒杀虫剂或杀菌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增强山参抗逆性鼠类对林下参的破坏较大,发现时要及时用鼠药或鼠夹防治  1. 主要病害与防治 1.1 立枯病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 勤松土, 提高参床土温; 发病初期, 应及时拔除病株, 集中烧毁; 用立枯灵防治 300 液喷洒。

1.2 黑斑病 防治方法:及时摘掉病叶, 拔除病株, 集中消毁;入夏后适时挂帘, 调节阳光, 减轻病害;选留无病种子;用 50%扑海因 800 倍液喷洒叶面,或用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每隔 7 天喷 1 次 上述药物要交替使用, 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阴雨天缩短喷药时间间隔喷药后如遇雨, 则雨停后再喷高温干旱不宜喷波尔多液 1.3 疫病 防治方法:用代森铵 800―1000 倍液防治,阴雨天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1.4 红皮病 防治方法:将黑土层下的活黄土翻上混匀, 或在黑腐殖土中掺入 1/4 或1/3 活黄土;低洼地做高床, 注意排水;勤松土, 采用药剂防治,在移栽时用红皮灵浸栽,防治效果达 98%以上 62. 主要虫害与防治 2.1 金针虫 防治方法:第一, 在整地做床时, 用辛硫酸磷乳油 700 倍液浇灌, 进行土壤消毒也可用 0.05%或 0.1%敌百虫粉剂配成毒土药杀, 或灌注敌百虫液700—1000 倍液;第二, 毒饵诱杀出苗后发现害虫为害时, 将谷子煮到半熟, 捞出稍凉干, 然后拌入 5%红矾撒入床面诱杀;第三, 用黑光灯、马灯或电灯诱杀成虫, 灯下放置容器, 盛水, 滴少量煤油;第四, 用种子量的 1/1000, 加 75%辛硫磷乳油拌种;第五, 用 90%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75%辛硫酸 700 倍液, 灌受虫害的植株根部;第六, 麦麸 5kg 炒香后, 拌入 50g 氯丹乳油, 再加适量的水, 制成毒饵, 傍晚撒到害虫出没的畦面诱杀。

2.2 蝼蛄 防治方法:第一, 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第二, 低洼潮湿和新开垦荒地及伐林地, 要做好土壤处理, 使用隔年土播种栽参每平方米用烧熟的苏子150g, 稍凉干, 拌 2 克敌百虫撒入土壤中, 然后播种或移栽;第三, 毒饵诱杀用烧熟的麦麸 5kg, 加水 5kg, 加 1.5%的 1605 粉 1kg 或克氯丹乳油 50g 充分拌匀, 下午 4—5 点钟后, 一小撮一小撮地撒入畦内, 其诱杀率较高 2.3 蛴螬 防治方法:第一, 用敌百虫粉, 每平方米施 10—15g, 与 30 倍细土拌匀, 撒在表面, 然后倒细做床; 第二, 出苗后严重时, 可灌注敌百虫 700—1000 倍液, 杀害率很高 2.4 地老虎 防治方法:第一, 毒土杀害用 2.5%敌百虫粉剂 1 公斤, 加细土地 15kg, 均匀地混合制成毒土, 下午 4 点钟撒入人参行间, 杀害结果很好; 第二, 毒饵诱杀, 把炒熟的豆饼 2kg, 加 2.5%敌百虫剂 1kg, 加水适当拌匀, 一小撮一小撮地撒入参行间, 杀害率可达 90%以上 1六、收获收获人参时,从参床一端起挖,起挖时不要损伤参根和芽胞,严防刨断参根、参须。

要边刨边拣,抖去泥土,装筐运回,妥善保存,防止参根跑浆、干燥和发霉,等待加工或出售参考文献[1]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