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題研究报告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1KB
约21页
文档ID:230596027
《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題研究报告_第1页
1/21

《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題研究报告三明市实验小学《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題组卢永霞执笔三明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9年8月,原名三明市列东小学,隶属于三明市教育局,是一所 省级示范小学、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学校确立了“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 的理念,于2006年6月向市教科所中报《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题立 项,并于该年10月接到立项批复后,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两年来,本课题在三明市教科所的 专业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潜心钻研和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向市教科所巾请结题,并将本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一、 课题的提出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 准目前,一般的习作教学模式为“教师指导一一学生写作一一教师批改一一教师讲评”,具中 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习作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等级和批语,收效甚微,没有 真正起到激励和指导的作用有的评语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学生往往心灰意冷,教师长 达七八个小时的批阅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有的教师在批改中把自己个人的思维方式 强加给学生,用自己所喜好的文章形式、语言特点来评判成绩不等、水平差异、阅历各异、爱好 迥异的各位学生,难免把学生活跃的思维禁锢成“思维八股”,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逐步萎缩; 有的教师在批改中按成人化的要求来拔高评改习作,结果满篇成了教师的改动文章,严重挫伤了 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习作批改是教师的活动,是教师 的职责和权力教师则苦不堪言,甚至因害怕评改而减少学生习作的次数这种无视学生习作评 改的主动作用,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少、慢、差、费”的评改模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 地步基于此,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科研”的原则,确立了 “新课 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的实验研究”为科研课题,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一条课改理念下 促进学生发展的习作多元化评价新路子,既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精批细改、耗时低效的做法,又能 真正从宏观到微观地指导学生进行批改,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改 文”的效果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就语文教学的实质来说,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准确判断、解决问题 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大信息量、高节奏、开放式、交际广泛的社会需求,作文课上应通过组织 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师生共评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增强具作文的投入感2. 语文教学系统理论认为:批改应该是学生的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批改作示范,有计 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作文评价能力,把批改的标准和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拿握了它,会大大促进 构思与修改能力的提高。

因为这些标准实际上也是写作的重点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学有方向, 就会更好地实行自我调控,也就达到了以改促写的目的3.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具有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看法的 强烈愿望如果创设互批互改、师生共评的氛围,就能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 习作认识不断深化4. 从教学系统控制论来看,是运用反馈的原理,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节系统活动的方法 根据学生写作的结果,在自我反馈(自我评定)的基础上自我强化,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进行 再度写作,还可以通过同学、教师的批改让学生拿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英自评、互评 及作品赏析能力5.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学习修改 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 确,书写规范、整洁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1)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在谈到作文评价时,提出国外一些学者依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评价理论,将作文评价分作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

2) 科恩和斯卡达马利亚己于1983年设计了一个训练学生改进修改策略的试验,发现直接 传授修改策略,会对写作质量产生积极影响3) 恩格勒特等人1991年提出,通过与伙伴(同学)交流可以改进修改策略2、 国内研究现状:(1)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 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他并不停留在一般的理论阐述上,对于作文批改, 他曾经给一位老师具体建议:“如以某一学生之文为材料,书于黑板,师生共改,而教师于此际 起主导作用全班学生如能人人用心,英受益必不鲜矣2)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提出作文批改是-•种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教学与训练行为, 成为整个作文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山批改者变成了批改的教练,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策划者3)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伊道恩提出四种作文批改模式:点拨一自批模式;示范一互批模式; 复批一精研模式;上网一比照模式4)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该互 相帮助他从1979年开始,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提出了互批作文的方法5) 湖北徐延春老师提出了合作型作文评改法6) 四川许光平老师提出“自读作文一朗读评议一学生自改一教师抽批”的四步批改作文 法。

四、 课题的界定本课题意在“主体参与式”、“研究性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小 学生习作评改方法研究,着重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习作发展水平,探求习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突出强调习作梯级评改能力训练的序列性,提出多种习作评改模式,如“教师批改模式”、“以教 师为主的同批同改模式”、“学生互评互改模式”、“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以 学生个体为主的自主评改模式”等,注重学生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互 动评改模式为重点训练主线,最后达到以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最高目标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在小学阶段采用自批、互批的习作批改模式,己有一定的研究,本课题将 对这些批改模式进行分类、改进,形成序列同时,现行的“自主参与式”习作批改模式并非完 满无缺,如学生自批、互批的情况因他们自身习作水平的高低、批改的态度、批改的方法等方而 存在着差异而良莠不齐,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写作水平仍然难有提高,本课题将健全具中的环节, 建立更好的批改模式,真正激发学生批改的热情,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稳步提高五、 课题研丸步骤按照实施方案,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分四个步骤进行:2006年6月至2006年9月为准备阶段,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建课题实验小组,制 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了解国内外关于习作批改模式的运用情况,形 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假设,并对课题全而论证。

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为课题实践阶段,通过编制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 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师生对习作批改的态度以及学生习作质量基本情况,对中高年级学生习 作批改情况及效果进行摸底调查各课题小组结合本学段习作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和习作发 展水平拟定小课题开展实验研究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为探索提高阶段,通过实验,了解几种习作评价模式在小学习作 评改中的实施情况,积累原始数据和调查资料,边调查、边实施、边修改,逐步完善课题实施方 案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为结题评估阶段,汇总各阶段研究报告,收集乞小专题研究的原 始材料,系统处理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得的材料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践检验,得出结论,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举办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最后巾请结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运 用实验研究成果1. 课题研丸过程(一) 领导支持,机构健全,优惠政策与严格管理并行学校树立“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的理念,成立了“新课程下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 价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小组,山教研室主任卢永霞老师和学科指导组组长王天佑老师任课题组 组长,同时出台《三明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办法》,从过程研究的角度进一步细化操作 程序,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明确提出“五抓”:抓校本培训,促进教师 观念转变,理念更新;抓评价改革,发挥评价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方法上的功能;抓 校本课程建设,建立课题实验工作机制;抓课题实验支持系统,提供必要经费和物质保证;抓课 题实验中形成的信息资料收集,加强班级间、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实验班级带动具他班级,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目前,课题研究已形成一定梯度,并辐射到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进 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而提升二)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研究方向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 合时代的要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 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山之路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针对目前习作评价存 在的问题组织课题组实验教师深入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 《张化万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等书刊,重点学习关于小学生习作评价的有关理论,帮助 老师们转变观点,树立信心,坚定不移地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三) 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问卷法、实验法和观察法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1. 小学生习作评价现状调査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的访谈和发放问卷调 查表,了解师生对习作批改的态度以及学生习作质量基本情况,对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批改情况及 效果进行摸底调查,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问卷调查的提纲如下:1. 你接触过的语文教师中最常用的评改方式是()A.评分式 B.等级式 C.评语式 D.混合式E.学生自评自改 F.学生互评互改 G.不作任何形式评改2. 你认为最有效的评改方式是()A.教师精批细改 B.学生自评自改 C.学生互评互改E.教师批阅后集体讲评 F.教师面批3. 你最希望看到的作文评语的是()A.以表扬为主 B.以指出缺点为主 C.成绩缺点兼而有之4. 写完草稿后你经常考虑或做的是()(可多选)A.明确和深化中心 B.推敲词句 C.修改标点和错别字D.调整结构 E.斟酌标题5. 你常用的修改方式是()A.补充 B.改动 C.删除 D.调整6. 你有几篇作品在何处受到表扬、奖励或发表,请将篇数填写在相应选项的括号里A.班内作为范文朗读() B.发表在校园网站内()C. 发表在校刊(如《阳光少年报》《小风车》等)()D. 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如《三明日报》《三明广播电视报》等)()E. 具他报刊杂志发表() F.校级征文或竞赛获奖()G. 区级以上征文或竞赛获奖()H. 从来没有过()(若以上均无,则在此栏打勾)调查表明:%1 教师最常用的评改方式依次是“等级式” “评语式”;最少用的是“学生自评自改”和“学 生互评互改”。

1 学生认为最有效的评改方式依次是“教师批阅后集体讲评”、“学生互评互改”、“教师精批 细改”、“教师面批”和“学生自评自改”1 学生最希望看到的作文评语依次是“成绩缺点兼而有之”、“以指出缺点为主”、“以表扬为 主”1 学生在成文后考虑或做得最多的依次是“推敲词句”、“修改标点和错别字”、“斟酌标题”、 “明确和深化中心”、“调整结构”1 学生最常用的修改方法依次是“补充”、“改动”、“调整”、“删除”@62. 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