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礼记》名人名言 《礼记》名人名言篇一 《礼记》名句赏读 礼记名句赏读 (一)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解释】选自《礼记·曲礼上》狎:亲近的意思憎:嫌恶的意思 【译文】 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倾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赏析】 这里向世人讲领略与人交往的行为准那么反对那种只看到别人缺点,而不看重别人优点的小人,这种人其实自己本身就有大量缺点,为了掩饰自己,才大大贬低别人强调对每一个人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全面熟悉,擅长察觉自己所亲近的人的缺点,积极探索所谓恶人的优点,这样就不至影响自己对别人的判断,才能使自己正确把握与人交往的尺度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解释】选自《礼记·曲礼上》。
让:谦让怠:懈怠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赏析】做一个高尚的人,不仅要学问高深,而且要品德高尚,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强调君子务必具备德才学识修养的同时,我们不妨从反面试想一下,假设一个缺乏学问道德修养的人,妄尊自大,没有礼貌,不懂礼仪,言行随心所欲,没有约束,他还能被社会接纳吗?不能,断定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所以君子只有博学识广,以礼制欲,循礼而行,才能称之为君子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解释】选自《礼记·王制》论之:考察他 【译文】只要选用人材,须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明白之后,才分派工作,胜任工作后才铨定爵位,然后赋予相应的俸禄 【赏析】论述选拔人才的方法这种选用人材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聘用人才制度有一致点聘用人才,首先要求德才兼备,经过多方面调查考核,确定德能的上下之后,才抉择是否录用,再根据才能的大小,岗位的重要与否,结果赋予相应的待遇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解释】选自《礼记· 文王世子》。
【译文】能知道作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作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赏析】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位置,由最初的为人子到为人父,兼有双重身份 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会到开初父亲的谆谆指导和良苦精心是多么的不轻易以此指点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以回报父母的培育之恩同时也在促使自己为子女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培养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上的为人臣,知事人都是同样一个道理所以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解不开的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去熟悉,去斟酌,可能得出合意的答案。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解释】选自《礼记·礼器》 【译文】忠信是礼的精神根基,义理是制作形式的原那么 【赏析】论述忠信与礼,义理与礼的关系忠信是礼的根本,义理是礼的形式,没有忠信,礼就无法存在没有义理,礼就无法施行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释】选自《礼记 ·学记》。
俗:风俗 【译文】君子假设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确定要从教导入手 【赏析】论述了教导的重要性教导是关系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能使人民提高学问道德修养,明白事理,尊守道德通过教导准那么,有助于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教导是强国之根本从古到今,教导都是人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进展的催化剂 故学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解释】选自《礼记·学记》困:困惑反:同“返” 【译文】所以,学后才能知道学识的缺乏,教后才能知道自己学识的不够深刻知道缺乏了,就能自省;知道自己学识的不深刻,就能不断勉励自己 【赏析】古人论述学然后知缺乏的道理,勉励人们要博学,即对各类学识深入而广泛的理解和掌管学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缺乏更能促进人们对学识的迫切需求通过教人之后知到自己学识的贫泛会更加激发求知的兴趣,不断摄取学识养分充实自己,更会勉励自己,自强不息,发愤上进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解释】选自《礼记·学记》 【译文】擅长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擅长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赏析】说明擅长感染和启发的作用歌咏得好的人,不仅能使人沉浸在巧妙的乐曲中,更重要地使人不由自主的合拍而歌;好的老师不只是给学活力械的灌输学识,而擅长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擅长斟酌,培养学生融汇贯串的才能可见感染、启发诱导的气力不成忽略 《礼记》名人名言篇二 礼记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