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医综合·外科总论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2.50KB
约10页
文档ID:505030789
西医综合·外科总论_第1页
1/10

外科总论第一章 无菌术一、常用灭菌消毒法:二、无菌操作:第二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体液分布:二、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三、体液代谢的失调:1、三种类型的脱水:2、各种电解质紊乱症:四、酸碱平衡的失调:补充: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呼吸深快 2.持续胃肠减压易引起:低氯性碱中毒 3.在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纠正后,如病症仍未改善那么考虑镁缺乏第三章 输血补充:1.健康成人假设失血量达1000ml,应输入浓缩红细胞 2.健康成人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5-10ml/min 3.输血后溶血反响的治疗,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碱化尿液, 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保护肾功能第四章 外科感染一、休克的病理生理及其继发性损害:二、休克的监测与治疗:补充:1.纠正休克合并酸中毒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 2.判断休克分期的关键:意识、皮肤色温、脉搏/心律、血压、尿量 3.休克代偿期血压变化:收缩压正常或稍↑,舒张压↑,脉压↓ 4.DIC诊断标准:〔1〕血小板<80×109/L;〔2〕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 〔3〕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4〕3P试验阳性;〔5〕 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2%。

结合临床5项中3项阳性者可确诊 5.全身炎症反响综合症〔SIRS〕的表现:〔1〕体温>38℃或<36℃; 〔2〕心律>90次/分;〔3〕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 <4.3kPa;〔4〕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第五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补充:1.ARF多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低钾血症和感染 2.ARF少尿期可加重高血钾心肌毒性作用的并发症是低钙血症 3.非少尿型ARF的尿量可达:>800ml/d 4.ARF多尿期尿量大幅增加后可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5.治疗肾衰竭高钾血症时应适量补充蛋白质是因为:防止机体处于负 氮平衡,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发动加强,酸性产物堆积过多,导 致血钾升高 6.ARF少尿期血液净化的指征:血肌酐>442μmol/L,血钾>6.5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病症加重,水中毒出现病症和体征 7.肾前性ARF尿液检查特点:尿浓缩,尿比重和渗透压高,镜下可见 宽大的棕色管型,即肾衰竭管型,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

8.急性肝衰竭的治疗:〔1〕一般治疗:支链氨基酸制剂和葡萄糖、中 /长链脂肪制剂,尽量肠内营养;〔2〕治疗肝性脑病:应用硫喷妥 钠;过度换气并使用甘露醇;降体温至32-33℃;〔3〕肝移植;〔4〕 人工肝第六章 麻醉、重症监护治疗、心肺脑复苏与疼痛治疗一、各类麻醉药的特点及用法:二、各类麻醉及其并发症:三、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处理必须争分夺秒,目的是尽早恢复脑组织血供呼吸循环骤停的判断:神志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初期复苏ABC: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药物治疗:首选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心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常考数据: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频率:100次/分 胸内心脏按压频率:60-8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时,每次使胸骨下陷4-5cm 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放松的时间之比为1:1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四、疼痛治疗:剧痛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剧烈的深部疼痛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

慢性疼痛治疗最根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三阶梯疗法: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物:〔1〕非阿片类药〔如阿司匹林〕;〔2〕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3〕强阿片类药〔如吗啡〕;2.口服给药;3.按时服药〔注意:不是痛时给药〕;4.个体化用药术后镇痛:以硬膜外镇痛〔常选用吗啡〕和病人自控镇痛〔PCA〕为好第九章 创伤和烧伤补充:1.大面积烧伤最主要的死因是:感染 2.近代烧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 3.创伤组织不完全修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增生代替来完成 4.影响伤口愈合的最常见因素是:感染 5.局部制动有利于创伤修复和伤口愈合 6.开放性创伤伤后6-8h内行清创可达一期愈合,伤后12h内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可起到预防作用 7.使用止血带,应每隔1h放松1-2min,且使用时间不超过4h 8.吸入性损伤的诊断标准:(1)燃烧现场相对密闭;(2)呼吸道刺激, 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可能有哮鸣音;(3)面、颈、口鼻周 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 9.组织修复三阶段:局部炎症反响阶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 成阶段;组织塑性阶段。

第七章 围手术期处理与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补充:1.高血压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必作特殊术前准备 2.体内最大的能源仓库是:体脂 3.肠内营养发生腹胀的主要原因是:输注速度太快 4.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后出现肝功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超负荷 5.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有:胆囊内胆泥及结石形成、胆汁淤积及肝 酶谱升高、肠屏障功能障碍 6.腹部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内,往往有腹压突然增高的诱因 7.可反映机体蛋白质分解量的指标是: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8.可反映短期内营养状态变化的指标是:血浆前白蛋白测定 9.肠外营养中心静脉插管常选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10.全营养混合液的优点:使用方便;混合后高浓度的葡萄糖可被稀 释,渗透压降低,可经周围静脉输注;脂肪乳剂浓度较低,有利 于静脉输注第八章 外科感染补充:1.引起外科感染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菌数量与繁殖速度 2.唇痈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化脓性海绵窦静脉窦炎 3.颌下急性蜂窝织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喉头水肿、窒息。

4.最易与气性坏疽混淆的化脓性炎是: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5.掌中间隙感染切口一般不超过远侧掌横纹以免损伤掌浅动脉弓 6.外科感染中最易出现“三低现象〞(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的致 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 7.最易形成脓肿的致病菌是厌氧菌;脓血症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转移性脓肿,且以金葡菌所致的转移性脓肿最常见 8.可在多个内脏形成肉芽肿或坏死灶的致病菌是:真菌 9.对败血症的病人,抽血送培养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寒战发热时 10.外科应用抗生素的原那么: 预防性用药:麻醉开始时静脉滴入或术前2h肌肉注射;如手术时 间较长,术中可追加1次剂量;一般均在术后24h内停药 药物选择原那么:(1)针对敏感致病菌选择抗生素; (2)可单用那么不联合,可用窄谱那么不用广谱; (3)选用药源充足、价廉、副作用较少的抗生素; (4)使用杀菌抗生素治疗感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