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靖 师 范 学 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隐含条件研究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隐含条件研究 摘 要在高中解物理习题时,学生往往觉得难于入手,这与题中的隐含条件有关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快捷地进入解题状态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隐含条件的挖掘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隐含条件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但是,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离散,难以寻找,是阻碍学生解题的最大困难隐含条件的隐藏形式多种多样,如物理现象中,物理规律中,物理过程中……论文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如何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以便在解决高中物理习题时能迅速挖掘隐含条件、解决物理问题同时使解决物理问题上升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丰富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隐含条件;挖掘;方法Study of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in solving high school physical problemsAbstract: Usually,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l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hysical problems, and this is partially due to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These conditions are not given out literally. It is the key to dig out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t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problem so as to be able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method and solve it quickly.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Such problems reveal the students’ abilities and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 the entrance exams. But,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problems are not unique and hard to determine. They are hidden in a variety of forms, such as the phenomena, laws, processes, etc. In this thesis, we study the implicit condition in depth, so as to provide a guide 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implicit conditions quickly. Furthermore, it turns out to be a good topic in studying teaching and enriches the study.Key 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exercise ;Concealed condition ;Excavation ;Method目录1引言 11.1问题提出 11.2现状分析 11.3研究思路 12如何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 22.1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 22.2从物理规律中挖掘隐含条件 32.3物体所处状态中挖掘隐含条件 42.4从物理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 42.5从物理名词术语中挖掘隐含条件 62.6从关键词和文字叙述中挖掘隐含条件 72.7从物理常识中挖掘隐含条件 82.8从物理器件铭牌中挖掘隐含条件 92.9从客观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92.10从常用物理量中挖掘隐含条件 102.11从物理现象中挖掘隐含条件 102.12从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122.13从物理图像中挖掘隐含条件 132.14从物理量间的关系中挖掘隐含条件 142.15从物理情景中挖掘隐含条件 152.16从临界状态中挖掘隐含条件 162.17从已知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162.18从数学关系中挖掘隐含条件 162.19从可能性结论中挖掘隐含条件 18结语 19主要参考文献 201.引言1.1问题提出在很多高中物理习题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条件隐含在字里行间。
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迅速解题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便是解题的关键但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既要求学生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与能力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是解决物理习题的关键1.2现状分析山东省营南县实验中学的杨继飞和徐克田以及李文俊老师利用例题形式探讨如何从物理概念物体所处的状态,物理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1] [2]河南的乔玉京从物理现象中,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探讨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徐建明从物理概念,名词术语,生活常识,器件铭牌,关键词,等方面探讨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3]沈森林和陈银潭从物理量的数值,铭牌,关键词三方面探讨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3]河南的乔玉琼从物理现象,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以及物理常识中挖掘隐含条件[3]潘华海从物理量间的关系,物理现象以及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方面探讨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4]青海省平安县第一中学的刘成刚浅谈了从物体状态,物体运动过程,物理量关系和物理情景挖掘物理解题中的隐含条件[5]渭源县第一中学的杨映碧老师分别从物理概念,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结果的 结论等方面分析如何挖掘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6]。
文献中只是零散的说了一些挖掘隐含条件的措施,并没有系统的全面的提出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根据文献依然不能迅速挖掘出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老师也不知道具体应当从那些方面培养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1.3研究思路论文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进而归纳总结以下几方面探究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体所处状态;物理过程;物理名词术语;物理常识;器件名牌;题目中的关键词;常用物理量;客观条件;物理现象;物理模型的理想条件;物理图像;物理量间的关系;物体运动过程;物理情景;临界状态;已知条件中;数学关系;可能性结论,并结合实例解释说明使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方法具有一定完整性、系统性以便学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迅速挖掘出隐含条件,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2.如何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2.1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 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例1[7]:关于惯性的说法,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惯性越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分析与解答:本题隐含着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无关,因此选D这类题的特点是:有关条件隐含在物理概念中,因此学习时必须透彻理解物理概念,挖掘出隐含在物理概念中的条件[例]2[6]: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在磁场中有一个总电阻为R、每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其中边的质量为m,其他边的质量均不计,边串联交流电流表,并装有固定的水平轴现将金属框从水平面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如图1所示,若不计一切摩擦,经过时间t刚好到达竖直位置1)判断出边到达最低位置时感应电流的方向2)求在时间t内流过电流表的电荷量 图1(金属框在磁场中运动)解析:因为金属框由水平面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边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断变化,故而框内产生的电流为变化电流,在求通过的电量时必须应用电流的平均值,计算电流的平均值时要注意从“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一概念的理解中挖掘隐含条件。
1)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当金属框转至竖直位置时感应电流方向是由a到b2)时间t内流过交流电表的电荷量为: (1) 而 (2)2.2从物理规律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规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如:“两个灯泡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所以隐含条件为:流过两灯的电流强度相等[8]又如:“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中,很显然,由并联电路规律可知,隐含条件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例3[8]:如图2,在竖直平面内放着一个半径R=10米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为其最低点现将小球从很靠近A点的B处释放,求它运动到A点的时间t图2(小球在半圆轨道中运动)若把小球从B——A的过程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是不妥的,因其速度在变但如果注意到小球在B——A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单摆的摆球在摆动中的受力情况相似,故本题隐含用单摆运动规律求解2.3物体所处状态中挖掘隐含条件例4[8]:如图3,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长木料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经过图中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等于. 图3(物块在桌面上运动)分析:题设中“均匀长木料”隐含了重心在几何中心处,因此当木料经图1位置时,不会倾倒,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正压力,故摩擦力。
2.4从物理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中的重要一环.物理过由多个变化的物理状态相衔接而成的.物理状变化过程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单一过程,又有不同物理过程的交叉解题时,要冷静分析、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从而找出问题的隐含条件有些题目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题中的隐含条件[1]一绳系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刚好能通过最高点,这里隐含小球在最高点时,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此时,绳的张力为零物体在倾角的斜面上“匀速”下滑,这里隐含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为μ=tanα有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