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1KB
约6页
文档ID:548633650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doc_第1页
1/6

《论语》学习心得 各位领导、同事: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论语·雍也》第二十一 篇-子曰:“中人(1)以上,可以语(2)上(3)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 中人:资质水平中等的人 (2) 语:音“育”,告诉 (3) 上:较高的学问或道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或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 孔子是个思想家,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人性差异的观点而按照孔子的观点,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人的资质有聪明和愚笨之分 “中人以上”包括中人和上智之人中人以下”则是下愚之人可以给中人和上智之人讲授高深的学问,但不可以给下愚之人讲授高深的学问,而只能给他们讲授较为浅显的学问这里,存疑或争论较多的,是关于对“中人”的定义,所谓“中人”,作为孔子划分人的一个参考标准,究竟是什么一类人,孔子并没有说明,有人解读为智力水平中等的人,有人解读为道德水平中等的人,各执一词,各有其理我感觉,孔子这里说的中人,类似《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所说的 “中士”,《道德经》中是这样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疑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半信半疑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按照这个语义,“中”,应该是大多数普通人领悟道理的层次水平,“中人”就是这样一群对于“道”半信半疑,若存若亡的人,既没有一片通透后的笃定,也不至于愚钝到冥顽不灵 在学习这句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这句话的品评和解读资料很少,大多数研究者比较纠结于“中人”的定义,或者研究这个“中”到底指智力水平还是道德水平但是我觉得如果把眼光放在这些上,虽然也是一种研究方向,对于这句话的价值来说,未免舍本逐末了对于这句话,我有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我感觉,从哲学的视角看去,如果说之前孔子的诸番论述是世界观,那么,这句话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方法论,讲的如何表达和传播思想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只创立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尽量推广,用之教化于人孔子选择教育作为推广思想的基本手段,教学理念是有教无类,也就是说只要有求学的想法,孔子就去教,然后再由学生将思想像火种一样传播出去。

那么,在孔老师三千弟子中,肯定会有天资聪颖和天资愚钝的学生,对待他们要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吗?当然不能,用要求天才的标准去要求资质差的人是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的所以我觉得孔子说得很实在,他并非对愚钝的学生有歧视,因为他并没有说中人以下者,不可语也,只是说,不可语上也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愚钝的学生,也是要教化的,但是要选择好方式方法,要从浅显易懂的道理入手,循序渐进人受天资、环境、教育程度的影响,禀赋有异、智力参差、能力不齐,这是非常现实的存在,有一些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而有一些则因为蒙昧太久以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庄子·秋水》中有这样的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是说,井底之蛙你不可以和它讲海,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日之虫你不可以和它讲冰,因为四时不同;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不可以语海,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不可以语冰,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不可以语道,则是受教育的限制  但是,这些人就不能被教化了吗?未必我们所熟悉的《射雕英雄传》里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杨康天资聪颖而郭靖天性愚钝,但是最后高智商的杨康身败名裂、客死他乡,而智力平平的郭靖不但武艺上远远超越了杨康,更是成为了一代大侠,受万世所敬仰。

这说明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自己肯努力,再加上好的指导,中人以下者也会逐渐变为中人,变为中人以上,并最终取得成功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说明的则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性不回避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并根据不同的水平和差异选择教育的方式,正是孔子的伟大所在我以前在乡镇的时候,镇里组织过一个文化讲座,讲中国的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批村书记来听讲课的两个教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第一个老师确实学富五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是台下大多数的都在打瞌睡,第二个老师则上台就是俏皮话,段子一套一套的,先把大家逗乐呵了,然后用大白话的和大家唠嗑的方式讲课,讲到兴起还唱上两句二人转,讲完之后自然掌声热烈当时笑谈这两位老师体现的是学校教学和新东方教学的区别,现在看来,实际是理念的差别虽然都是在讲道理,第一位并教授没有考虑到听众的身份,田间地头的村干部更喜闻乐见的是通俗的、诙谐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学术性研究探讨,所以他讲了一堆高深的学问,但是没人去听,反倒不如第二位教授,虽然知识含量可能不是那么多,但是听众爱听,爱听,或多或少的就会受到教化,那么传道者的功夫就没有白费在这一点上,还有一位伟人非常透彻,就是毛泽东。

他在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既能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瑰丽诗句攻击敌人组织的文人墨客,也能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样的大白话鼓舞最基层的群众因此毛主席的笔杆子成为了一个让敌人胆寒的武器,毛泽东思想也遍地开花毛泽东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上者对应阳春白雪,下者对应下里巴人,无论什么作品,一定要适应对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教育中人以上者注重提高,教育中人以下者注重普及,教育的目的是教化,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才能真正起作用,而只要能够使人明白道理,高深一些或浅显一些都是可以的,教育本身并无上下贵贱之分最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方法: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去考虑、去表达,选择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层次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我学习这篇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