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派巢氏及其他世家 巢家世居孟河,世代业医至清代咸同时期,分为上海巢氏和孟河巢氏两支,医名均盛代表人物为巢崇山、巢渭芳二人, 巢崇山 巢崇山(1843—1909),名峻,以字行,晚号卧猿老人武进孟河人少承家学,初在家乡孟河行医,后悬壶沪上五十余年,门庭若市,为沪上名医擅长内外两科,于刀圭之术尤为独到巢家能行火针穿刺治内痈,其于肠痈所施之刀针手法,多应验如神其间又极力推荐孟河丁甘仁至上海行医发展,后来名躁沪上,所以世人有“甘仁至申,崇山实为之介”之说 巢崇山一生忙于诊务,著述不多,编有《玉壶仙馆医案》一册,为巢崇山门诊外科医案记录,按身体部位分类,计四十余种,记述简略《千金珍秘》一册,为验方集另有部分医案收入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 巢崇山子凤初、侄松亭亦世其业巢松亭名潜,1869年生,精内科,于外科亦有较深造诣,自1895年在上海开业以来,业务渐盛,病者盈门后加入中国红十字会 从学者有贝颂美、陶佐卿、汪剑秋、刘俊丞、黄晓和等人,均得其传丁甘仁初至上海,得其提携,后逐步名扬沪上 巢渭芳 巢渭芳(1869—1929),为巢氏又一名医,世居孟河,马培之弟子,得其真传。
精内科,尤长于时病曾谓:“治时病贵在不失时机,尤须审证求因、药有专任片面求稳每致贻患,一味求全反将掣肘,皆不足取法”,确有卓见于外科精通以火针治肠痈和化脓性外科疾病渭芳行医二十六年,业务兴旺,名重乡里,与马伯藩齐名著有《巢渭芳医话》 巢渭芳子少芳,孙念祖,曾孙重庆,皆世其业,世代悬壶孟河门人有朱彦彬、贡肇基等 孟河法氏 孟河法氏亦为孟河世医,至法征麟,法公麟兄弟而医名大盛,尤以擅治伤寒出名 法征麟,字仁源,略晚于费尚有在孟河行医高祖法世美,明末于孟河行医,有医名,以医学传子孙法征麟禀承家学,识症精微乾隆时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恭公程景伊曾为法氏族谱撰序,称赞法征麟“喜急人之难,至今行路犹称之例如武进方志中记载,“有母、子病将革,鬻妇于贾,既受值,妇恸绝,不肯登车,贾率众大噪征麟入按脉,曰:不死也,吾药之立起耳出语噪者曰:活人妻,律得娶耶?蠲己资偿之去,母、子病皆愈著有《医学要览》一卷,《伤寒辨证》二卷,《医通摘要》六卷 法公麟,字丹书,为征麟弟,亦业医,有神效,时以所得济贫乏者著有《桂月生传》一卷,皆论伤寒秘旨 法氏后代以医名者甚众,征麟子谦益(字坤行)、复(字中行)、学山(字景行,著有《痘科景行录》一卷)。
谦益子雄(字振和,著《樗庄心法》一卷)、震(字致和)复子鼎(字汝和),学山子恭(字瑞和)、宽(字养和)、信(字协和)、惠(字心和,著有《医宗粹言》一卷),惠子履端(字启元,著《脉法金针》一卷),俱有名于时至今法氏子孙咸世其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法锡麟即是孟河医派法家的后代,在南京中医学院成立之初即为《内经》教研组的中坚力量同时临床诊病,带教学生,求诊患者很多 孟河沙氏 孟河还有沙氏一医族,以中医外科见长乾隆年间,有沙晓峰、沙达周父子等,均以中医外科名重一时沙氏后人分为几支,一支仍居孟河,其余分别迁往苏北淮阴、镇江大港等地行医 沙书玉(1802—1887),又作玉书,字石庵,沙晓峰之孙初在孟河行医,后迁至镇江大港,另树“大港沙氏”一派沙石安擅长内、外喉科,据《丹徒县志》称其“精内外科,医学甲一郡,声振大江南北,著《医原纪略》《疡科补苴》等书,皆自抒心得,能发前人所未发”据当地父老传闻,其时大港镇偏西一条小街上,就有两家药铺,两家旅舍,靠近医生居处,专为远近就医者服务(这条街现在仍叫沙街),可见当时业务之盛了镇江已故名医陈熙元,曾作《沙石安先生传》,以记其事 沙石庵擅治温病,喜用辛凉、甘寒之剂,用石膏多至半斤,亦喜用西瓜。
每到夏天,所在之地多有贩瓜者聚集丹阳有新产妇患温病,他医泥于“产后宜温”之说,惧用寒凉后挽沙治方持脉时,即问病家有西瓜否?病家以为先生欲食,乃觅十余斤重之西瓜一枚至沙曰:“我吃半只另半只给产妇吃”病家虽疑虑,然震于医生名,不得不与之食,食竟,病果霍然丹阳名医贺季衡对沙石庵治温病之独到见解极为推崇,曾谓:“石庵先生治病,重在救逆,深得仲景法,其于伤寒温病之胃家实,尝用仲景急下存阴法,不必如《温病条辨》所云须舌苔起芒刺,呼吸俱粗,而始用下法只要脉沉实,腹拒按,即急下之以大承气汤,挽救垂危,为沙门独特之秘盖若至舌苔起芒刺,呼吸俱粗,而始用下法,殆已迟矣下后更以姜半生地,鲜石斛甘寒救阴,随症施治,余宗此法,活人无算,实得沙氏良规” 对于外科疾病,沙石庵尤多心得发明撰《疡科补苴》一书,颇具价值对于外疡初起,强调辛凉“内消”,力辟当时外疡初起,以辛温之剂发散的弊端对痈疽的辨证,创造性地提出,痈疽同由燥、火、湿、热而成,疽是“毒火陷阴”“火伏阴中”,并非寒证,反对辛温补托之法打破了痈为阳证属热,疽为阴证属寒的传统观念正如徐兆英在《疡科补苴》“序”中所说:“其尤为紧要关键,则在补出外症之平塌不痛者,有火伏湿中一症,仍当甘寒清热渗湿,不得用温补外托,此乃发前人未发之蕴”。
直到现在,仍有启发意义,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外科的学术经验另外对于外治药物、刀针之术都很精熟 沙石安有弟名书瑞,子序五,也是名医石安子用圭(字桐君),颖悟好学,也享有盛名《丹徒县志》称其:“能传父学,精内外,一时公卿争礼延之”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经常请其出诊沙书瑞有三子,长子用庚(字咏清)、次子用儒(字彦楷)、三子用璋(字燮堂),均世家学大港沙氏”传至当代仍有继续,江苏省名老中医、镇江中医院主任医师沙一鸥即为“大港沙氏”传人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D)-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