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_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0KB
约7页
文档ID:63479964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_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1/7

经自查我局不存在应列未列单位账户、账簿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不存在套取财政性资金设立“小金库”或隐瞒、转移、私分国有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等问题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4.读下图,判断英国两个时期投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剧B.圈地运动的需要C.工业革命的完成D.对外贸易的扩大25.“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26.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没有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中国共产党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开展土地革命C.创建革命根据地 D.开展游击战争27. 1862 年,恭亲王奕祈奏请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授西洋之学,并主张从举人、优贡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中招考生源。

未料“京师各省士大夫聚众私议,约法阻拦,甚至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遂无复有投考者”这一事件反映了A.招生不公影响士子利益 B.晚清官场派系斗争严重C.贵族官僚反对开办新学 D.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28.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29.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对日作战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30.以下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它表明“一五”时期年份投资额(亿元)投资比重(以总额为100%)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195334.6855.7638.361.7195443.8755.2044.355.7195560.0240.3459.840.2195685.1270.1654.845.2195779.1064.2255.244.8“一五”时期302.79285.6851.548.5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 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31.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

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32. “开幕式那天……代表们对号入座,第39号席上,坐着湖南代表毛泽东蒋介石也坐在会场里他不是代表,只是列席会议这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人生轨道头一回交叉,同聚于一个屋顶之下下列口号与蒋介石和毛泽东人生第一次交叉直接有关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统一政府建设万岁!国民革命成功万岁”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33.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梭伦如此改革的动机,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分析,梭伦倡导的民主A.是加强对国家统治的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最终目的C.主要是协调贵族之间的矛盾 D.旨在使奴隶主贵族垄断一切权力34.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 500千克,白银246 000千克。

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广阔 B.工场手工业发达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 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35.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该谈话( ) A. 是“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B.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C.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D.体现了回避历史但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二、非选择题4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材料二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和美国遭受的经济灾难似乎表明西方已经是千疮百孔。

……那是一个寻找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1500年前后,引领世界的是哪个地区?以中国宋代经济和科技为例,各列举一项引领世界的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是“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地区,根据材料一“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可以得出是亚洲与中东国家;第二小问成就,结合宋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领先世界的成就举例 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 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说明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44.阅读下列材料:【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2)运用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和平是不能强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采取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如果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胁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须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

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材料二 “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讲话(1977年11月)(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这一政策变化的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

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