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戏剧情缘 江涛 陈慧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周恩来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 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 日理万机, 但他非常关心文艺他虽然不是戏剧家, 却和戏剧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周恩来爱好文艺, 兴趣广泛, 博学多才, 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对于多种文艺戏剧都能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他把欣赏戏剧当作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和休息方式, 同时也是为了调剂生活, 接近群众, 了解戏剧界的情况, 好有发言权周恩来说过, 他老了, 退休后, 想当一个业余导演……邓颖超曾经说过, 周恩来和她都是戏迷早年“演戏”情缘1913 年 8 月, 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校期间, 他不仅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也是表演话剧的活跃分子中国早期话剧兴起于辛亥革命前夕, 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 当时称为新剧周恩来曾经说过, 他喜欢话剧这种形式, 他在南开上学时就利用话剧宣传进步思想1914 年 11 月, 南开新剧团成立, 周恩来担任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那个时候, 中国封建势力还很强大, 社会风气相当不开化, 男女少年根本不能同校上学, 更不能同台演出由于周恩来英俊潇洒, 仪表堂堂, 又具有表演才华, 所以, 周恩来经常在剧中男扮女装。
他婀娜动人, 惟妙惟肖, 先后扮演过十多个角色, 其中绝大部分是女角色, 如《一元钱》中的孙慧娟、《仇大娘》中的范慧娘、《华娥传》中的华娥等周恩来办什么事都认真在演出话剧《一元钱》时, 为了演好戏, 他常同担任《一元钱》男主角的同学李福景一起揣摩剧情, 说是要“生活在剧中”该剧表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不为贫富巨变所动, 追求自主婚姻的动人故事, 在天津演出后轰动一时1915 年暑假中, 南开新剧团应邀到北京公演该剧, 获得好评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闻讯赶来, 观看了演出, 并与演员们进行了座谈34 年后的 1949 年 7 月, 梅兰芳在北平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 周恩来见到了他周恩来对梅兰芳说:“30 多年前, 南开校庆, 我们排演了话剧《一元钱》, 北京文艺界曾邀请我们来京演出梅兰芳说:“我想起来了, 您在《一元钱》里演一个女子演过之后, 好像我们还开了座谈会周恩来笑着说:“对, 虽然那是青年时代的事, 但我们可以说是同行话剧情缘周恩来喜欢话剧, 对话剧艺术给予极大的关注1963 年,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了一部 10 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动人事迹为素材, 表现了革命军人身居闹市, 拒腐蚀、永不沾的高尚品德。
周恩来观看演出后, 十分高兴, 甚至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为了使这出戏得到提高, 他先后看了六遍, 他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剧中的一段话:“他们用小米把我们养大, 用小车把我们送过长江送到南京路上, 就让她含着眼泪回去了?乡亲们知道了会怎么想?”接着, 周恩来声音微微颤抖地说:“我每次听到这段话就要流泪周恩来爱看戏又喜欢琢磨怎样才能把戏改得更好, 所以也常提点意见他是为了作品能进一步提高、完善而真心实意提意见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排演过程中, 周恩来不仅一次又一次看戏, 而且非常认真, 几乎每一次都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如原先第二场赵大大捡到林乃娴的钱包没有马上还她, 到第六场才还, 周恩来指出:这样不妥, 有损赵大大的形象解放军拾金不昧, 钱包应该马上交还在一次他特地主持召开的专家评论《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座谈会上, 周恩来认为女主角春妮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但是她在写给未婚夫的信中, 用了“两小无猜”这一成语, 不符合人物身份, 而且也很不口语化, 建议改一下扮演春妮的演员陶玉玲想了想, 说:“那就改成‘从小在一块’好吗?”周恩来马上给以肯定:“对, 很好啊!”传统戏曲情缘周恩来对各种传统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
解放后周恩来每次到外地, 只要时间允许, 都要观看当地的地方戏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 源远流长, 号称国之瑰宝周恩来热爱京剧, 对京剧给予了许多的关怀和扶持1949 年 9 月21 日, 周恩来提议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作为戏剧界代表之一, 出席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参加开国大典, 周恩来当面邀请他到北平居住和工作建国后, 经周恩来批准, 梅兰芳被任命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 (后更名中国戏曲研究院) 院长应梅兰芳所请, 周恩来亲笔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祝贺:“重视与改造, 团结与教育, 二者不可缺一这使梅兰芳很受鼓舞周恩来亲自介绍程派京剧大师程砚秋入党建国初期, 他派人专程去香港, 把俞振飞、张君秋等名演员请回来这些老先生觉得能为新中国培养戏剧人才, 心里很高兴, 都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工作他对故乡江苏淮安的地方戏淮剧情有独钟, 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看过 13 次淮剧, 淮剧成了他看得最多的地方戏之一他尤其喜爱上海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而对于较小的戏剧剧种, 周恩来则又多了一分格外的关心陕西华剧原名碗碗腔, 发源于华阴、华县, 其音乐特色是细腻、优雅、婉转、缠绵, 唱腔优美动人。
1958 年, 周恩来在北京听过此剧后, 曾说道:“发源于二华, 中华之剧嘛!建议你们把碗碗腔叫华剧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从 1961 年起把碗碗腔改称“华剧”从此以后, 周恩来每次到西安, 都要观看华剧演出有一次, 他在看完华剧《金碗钗》后, 亲切地对华剧演员李瑞芳说:“瑞芳, 你这个天水娃娃, 进步不慢啊!但还要更加努力哟!”李瑞芳激动得连连点头周恩来又问道:“我问你, 你能不能把你全剧的唱腔都唱得像其中那四句一样细腻动听呢?”李瑞芳说:“能, 一定能北京曲剧源于北京曲艺单弦牌子曲, 自 1951 年演出老舍先生编写的《柳树井》一戏后, 正式问世, 成为一个新的剧种它自诞生起便受到周恩来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54 年, 北京曲剧团排演出大型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 演出不久, 周恩来就主动前来买票看戏周恩来看完戏后, 到后台与演员座谈他说:“我喜欢看这出戏, 因为它平反冤狱却没有歌颂一个清官, 依靠的是宫廷矛盾借助两宫斗争, 不落俗套, 而且抨击了官府的黑暗周恩来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说:“官员头上戴的翎子, 不能直接插在帽子上, 要有翎筒子不然就不挺拔了, 趴在脑后头, 不好看。
官员穿的纱补服, 里面要套衬袍, 不能让人看见里面的两条腿, 这样既不美观, 又不礼貌还指一些属于礼节方面的问题他告诉剧团:“这些, 你们可以向老舍先生请教!礼节在戏里也很重要, 不能马虎如请安的姿势等等, 都是有讲究的, 不能轻视最后他说:“这出戏太长, 最好精简到两个小时左右, 再加工得细致些, 可以拍成电影第二天周恩来便打叫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来剧团谈如何拍电影的事1962 年, 《杨乃武与小白菜》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联华影业公司联合拍成彩色影片周恩来、齐燕铭、夏衍等领导人一同审片总理随看随说:“这里好, 发扬了电影的特长, 比戏生动;这里不如戏感人又指着出场的官员说:“这个刑部正堂夏同善, 什么都由他来管, 大概就相当于我了;这个浙江巡抚杨昌浚, 就相当于齐燕铭同志你了喽我们可不要犯他们的错误噢在座的人, 听了周恩来的话, 都发出了笑声周恩来说:“不要笑嘛,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 我们自己应该好好照一照, 自己对对号, 我主张拍这部电影, 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审片之后, 周恩来说:“总的来说拍得很成功, 可以发行还可以发行到港澳、东南亚由于周恩来的关心、支持, 北京曲剧这个新剧种, 在国内上座率极佳, 一时超过京剧、评戏等兄弟剧种, 影响也远及海外。
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曾笑着对著名北京曲剧艺术家魏喜奎说:“后生可畏呀!你们这个小妹妹, 可要压倒老大哥了啦!”作为国家领导人, 喜爱并支持戏剧事业的, 并不乏先例, 然而像周恩来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注戏剧艺术, 关心演员成长的, 确实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