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心络胶囊不同工艺、不同剂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1.50KB
约5页
文档ID:204499333
通心络胶囊不同工艺、不同剂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_第1页
1/5

通心络胶囊不同工艺、不同剂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摘要目的:对通心络胶囊不同工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心气虚乏、血瘀阻络型)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 对比超微粉碎技术工艺通心络胶囊与普通工艺通心络胶囊组治疗4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且两组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工艺通心络胶囊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超微粉碎技术通心络 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分级为I、II、IIL IV级,每周心绞痛发作2次以上,中 医辨证为心气虚乏、血瘀阻络证患者静息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年龄35〜70岁未服用药物或服用西药停药5个半衰期以上、服用中药停药2周以上的患者主症:①胸部憋闷;②胸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1项次症:心悸、自汗、气短、乏力中2项舌质紫暗或瘀斑,脉细涩或结代2005年7月~ 2005年9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病人48例试验组男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61 7.62岁;对照组 男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1319.29岁;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前 心绞痛分级:试验组I级2例,II级14例,III级7例,IV级0 例;对照组I级3例,II级14例,III级7例,IV级0例,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中医单项 症状(胸闷、胸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及心绞痛发作 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 合并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试验组:通心 络胶囊,超微粉碎工艺,规格0.26g/粒对照组:普通工艺, 规格0.38g/粒试验期间禁止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 药物必要时可使用硝酸甘油,记录用量合并其他疾病所 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可维持不变4周为1个疗程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 床试验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制定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I级:①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③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疼痛发作次数、 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叩级\ ulll级”标准)II级:①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②有效:症状减轻到级”标准③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疼痛发作次 数、程度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加重(或达到汕I级”标准)III级:①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I级”的标准②有效:症状 减轻到汕级”的标准③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 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加重IV级:①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I级”、“II级”标准②有效:症状减轻 至“III级”标准③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疼痛 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加重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②有效:S-T段治疗后回升0.05mV 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丁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改善者③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S-T 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 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 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①临床痊愈:n>95% ;②显效:70%

对其心电图疗效进行 分析,u=0・887 , P>0.05 ,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速效扩冠药物停减情况比较:试验组停药2例, 减量8例 対照组停药0例 减量2例 经Ridit分析^1=0.480 ,P>0.05o安全性检测:临床观察96例,其中试验组72例,对照组24例,除5例脱落失访外,其余病例治疗前后均做了血 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有不良影响,说明临床使 用安全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胸痹之证有虚、实之分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病因不外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胸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或偏实或偏虚或虚实夹 杂目前国内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补益法、活血法、理 气法、化痰法、温阳法等益气养阴法是治疗冠心病研究中 应用较早、使用较多的法则,生脉散是千古名方随着人们 对气血相关理论认识的加深,气机的调畅在胸痹的治疗中日 益受到重视《沈氏尊生书》曰:“气运于血,血随气以周流, 气凝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血亦凝在何处气滞血瘀使血 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胸阳不运,心脉痹阻, 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因此,胸痹的治疗中,无论活血、化 痰、补益、温阳,均离不开气机的调畅。

针对中老年人体弱、 气阴两亏的特点,益气养阴法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至关 重要临床研究证实,生脉注射液对胸痹(气阴两虚证)有较 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 68・73・2 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 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陈潮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