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建国以来曹植研究综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 ( ) + , ./ ) 0 1 2 ./ 2 ( 3 ‘ .++ 2 0 2 6 7 8 )79 9 ! 9 )9 7 9 年第 期 3 . 4 + 3 . 42 ) . 2 2 5 41 4 ) ## 建国以来曹植研究综述孙明君建国后建安文学一向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尤其受到了更加的关注, 传、 统的问题有了突破性的拓展新的领域和新的课题被不断的察觉开掘, 主要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 ;文本校注资料汇编一类是专著与论文、 前者可以《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曹、 # , 年版、 《三曹年谱》张可礼编# , 齐鲁书社 #= 年版 《安文学资料汇编建: 曹植卷》河北师院中文系编写中华书局, 年版等为代表 在后者中包括曹植研究唯一的专著钟优民的《曹植新探》黄山书社# 。
# 年版 还有年、 张可礼的《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导出版社想和文学创作举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论 年版和王巍的《建安文学概论》辽宁教导出版社, ## 版以及各类刊物上发表的二百篇左右的学术文章内含三曹对比研究 上述专著和论文对曹植的生平思 概括地说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关于曹植生平事迹的考辨建国前曹植生平事迹的考证是曹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建国以来经过学者们的努力使这一现状得以,, 徐公持《曹植生平八考》《文史》辑是这一方面的力作就建安中曹植是否就国奔父丧及始第国初次获罪事实贬爵安乡侯等问题发隐抉微细致考辨校正前人之失误启发后人的思虑在学术界产就改观 , 、 、 、 、 , , , 生了较大影响 俞绍初《于曹植初次就国的问题》《郑州大学学报》# 年第=期认为曹植初次就国在延关 康元年四月十五日左右国的地点当在甄城、 还认为临淄不是曹植居址自然也不是他初次就国的地点, “ ” , 据考证始就 顾农《曹植生平中的三个问题》《扬州师院学报》##=年第, 8 期就封临淄侯后曹植是否杨栩生《曹植、 就国关于曹植其次次获罪和曹植徙封浚仪王后曾就国等问题举行了考证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事迹举 疑》《昌师专学报》许, # 年第 期就《应氏》首的写作年头延康黄初间徙封甄城二送,。
、 《洛神 赋》的 写作时间等前人失考或史书失载的问题举其所疑陈其所见, 经过考证原来被疏忽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原来积疑的问题得以冰释从而使人们对曹植的生平有, 了越来越明显的了解、 凡此均具有实在的价值 二关于曹植在政治领域内表现的评价关于此 !年头有一场小规模的议论郭沫若先生《论曹植》后收人《郭沫若全集, 历史编, 第四卷》人丁晏在道德”, , 民出版社 #? 年版龄, # !? 年改订再版 在该文中驳斥了王通丁晏的忠君爱国说指出 、 :“ 方面尽力为陈思王粉饰洗测……总不免有点迁腐的后来受曹氏父子打击“ ” 曹植早年行事未免太欠磊落, “ ” 、 “ 自尊自大不成一世”、 委实也咎由自取 ” 文章一反成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史哲》# ! !年第文““’, 期刊出贾 斯荣《于论曹植关, 》文与郭文商榷一” 贾文认为曹植是具有浪漫不羁的天真性格的人“,, 和他哥哥对比起, 并认为郭文的研究方法是有些主观片面的《历史研究》# ! 年第?期刊出张德钧《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维护郭文观点驳难贾文观点张文认为曹植终因违法乱纪失宠和来他的行为却是光明磊落得多的,, “ 玩弄权诈术事败乃没有夺去曹不以兄长身份本来应作太子继承王位的权利有关系廖仲安在《文学遗产》刊第增“““。
” 并认为大量迫害事情与曹王没、 辑发表了《关于曹植的几个问题》文章认为高教部审定的《中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曹植的评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对者’, ” 曹植并不是一个象一般人所描写的单纯良善的被压迫’ “ ‘ ” 以光明磊落许植是违背历史事实的益价之论 ” ‘ ” 至此这场议论便告一段落 , 一 ? 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事隔二十余年后徐公持龄,,、、 , #= 年在《文学遗产》第, 期发表《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首先回想了,, !年头的议论归纳了各家论点继而就曹植前后期的评价与曹植文学成就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检讨了 郭贾张廖文章的得失认为建安中曹植总的来说没有用术后期曹植在政治上生活上受到了特、 “ ” 别的苛待他后期诗文中的痛楚和不满不能仅仅以个人野心或欲望加以解释, “ ” “ ” 无疑较之于 !年头的讨, 论徐文的立论是公允的曹道衡# , , 年年在《辽宁大学学报》第 = 期发表了《从魏国政权看曹王曹植之争》文章指出。
:“ 在这场王, 位继承权斗争中曹巫其实处于压倒优势而曹植处于十足劣势或曹植谁争到了继承权结果也都不过当封建的大魏皇帝, ……在这场斗争中与其说曹植是出于野心, 还不如说更多地表现了他的童稚与躁进在我们今天来看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本来是无是非可言的‘’ 不管曹王9 ” 是见甚为精辟、 胡明《于三曹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年第关为:“ ! 期对政治领域内的曹植作出了新的评价认、 他在政治上是个 此论可为一家之说、 — 尤其他晚期头脑清楚时 —, 有才干有雄心有城府并擅长忍让韬晦的精明人, ‘ ’ ” 三关于曹植文艺思想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曹巫将文章提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是文论的正格;而曹植那么声称辞赋”, : “ “ 小道固未足以渝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 忽略了文学的作用是文学批评的变调 , 9 所以曹植的文艺思想是保守期 的退步的 建国以来大量学者反对此论, 顾农《曹王曹植文艺思想对比观》《昌师专学报》# !年第许, 认为, :“ ‘ 小道云云只是曹植一时的愤激之辞并非全盘抹杀文学的作用。
’ ……他对自己的文学副业其实是充 满信仰的 ” 钟优民《曹植新探》为王植二人在论文上既有相通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认, 曹植文论乃是独树一”, “ 帜自成体系的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出指” :“ 我们不能根据曹植那几句激愤的言辞就断言他蔑视文学## 曹 植的文学批评提出了一些值得留神的见解、 “ ” 裴登峰张廷银《略说曹植的文艺观》《青海师大学报》 年第 期认为曹植在作品中涉及到的有, : “ 关对文艺的价值作用文学创作机制“ 、 , ‘ 文 ’‘ 实关系及文艺鉴笠等问题的见解至今都具有可取之处=,、、、 ’ ” 陈飞之 《论曹植的诗学思想》《学评论》#文”, 年第 期探索了曹植的诗学思想认为曹植诗学思想与曹王等人的 绮丽诗论大异其趣对诗歌的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创作原那么和批评标准诗人的修养写作阅历等方面有 明确的熟悉 “ 对比系统地反映了这种文学上自觉的美学熟悉 ”“ 对于中古诗学的进展具有提纲掣领的开创、 意义 ” 顾易生《英雄割据虽已矣学识》##=年第期指出时代精神。
文采风流今尚存 : “ 对比起来似以曹植赋论更能代表这个文学自觉性进展重要阶段的审美趋向与, — 曹操文学批评与曹巫曹植文论中若干问题新探》文史, ” 对于曹植何以贬低辞赋为小道的理由顾文也提出了新见,,, 他认为鲁迅的解释有其卓识也有未 “ , 安处”他即曹植辞赋写得好爱好辞赋却不梦想被人看作辞赋家故此必须庄重声明, ”“ 其创作动机可以 说是纯文学的也有反传统意义的、 ’“, 曹植以辞赋为小道并非以文章为小道这点也须辩正,, ‘ ’ ” 四关于曹植文学创作的研究郭沫若先生《论曹植》中认为曹植作品的形成多出于摹仿学史上的地位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 : “ ” 、 “ 开了六朝骄俪文字的先河 ”, “ 曹子建在文:“ , ” 多数学者不同意此论 主徐公持《关于曹植的评价》张 无论从思 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看曹植在创作上的成就不能低估, ” 此论代表了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熟悉#= 当然也有例 外者如黄昌年《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优良的代表诗人吗》《荆州师专学报》合反映动乱与民生疾苦的要求不能视为建安时期最优良的诗人,。
年第 = 期认为曹植诗歌不符 较多的学者将曹植创作分为两个时期举行研究认为以曹操去世为界曹植前后期的创作有明显的区别小星《大气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延安大学学报》, # 年第 ? 期认为不幸的人生体验使曹植后期创作与,,,, “ 前期创作相比竟判若两样, ’ 9, 他后期的大多数作品包含他心灵深处巨 大的哀痛呈现着他凄怆的生命流程 因而悲剧性就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根本特征, , ” 有些学者在供认前后期有所不同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将前后期 断然分裂成二撅前后期之间照旧有内在的规律的联系 王宽行《从曹植赠送诗看其前期的政治情况与思想》 一 ? 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 年第 期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