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瓦尔登湖》精讲精析一、内容详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湖水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首先交代瓦尔登湖以深邃和清澈驰名,并一一介绍其所处位置、大小、拥抱湖泊的树木以及四周的山峦,为下文的展开作好铺垫,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5自然段),作者通过各个角度来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第一层次(第2自然段),作者先是告诉我们康科德所有湖泊起码有两种颜色和变化,一种是远眺而观的,另一种是近观而见的,它更接近本色这样写是为了和瓦尔登湖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更体现出瓦尔登湖的颜色变化更为出奇甚至站在同一点上,湖水的颜色也忽蓝忽绿,同时具备两种颜色如果从不同的地点如山顶、湖边、再远一点,不同的时间如在阳光的映衬下、晴空万里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湖水颜色的变化则更为明显,变化万端,清新空灵,给人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妙感受第二层次(3~5自然段),作者接着又重点写了湖水的清澈首先从盛满水的玻璃杯的颜色导入,并且用“我们这里的河水”直接下望的颜色和瓦尔登湖的颜色形成对比,表明瓦尔登湖水很深并且晶莹清澈;接着又通过写在很深的湖底的东西历历可数,还可以看到成群的鲈鱼和银鱼,甚至连鲈鱼的横行条纹都清晰可辨来强化这一点。
为了更能体现这一点,作者又写了自己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把斧子掉在25英尺的水里,作者都能清楚地看到,并且能用树枝把斧子钩了上来,充分表现了湖水的清澈纯净下一段作者又写在湖中游泳的感受,湖水清可见底,没有一处是污浊的,并且居然连一棵水草都没有,即使在湖边所见到的很少的水草也和湖水一样清净无垢这里作者换了另一个角度描写湖水的清澈见底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作者对全文进行收束,并且抒发了自己对湖水以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先说明除了白湖之外,找不出另外的和它一样的清澈纯净的湖泊,接着又写了湖边清晨的美景,写了漂浮的烟雾和南风,还有金色的春雨,还有成群的野鸭和天鹅在湖上遨游,给瓦尔登湖增添了生机,最后又写了湖水涨落起伏时的奇幻变化,美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喜爱之情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瓦尔登湖进行了高度的赞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技巧鉴赏那些关于山林湖泊的文字是不用比喻而直说出来的,不用任何的修饰,让人感觉那就是大自然的声音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生活在自然中可以无限制地去克服你的无聊、无趣和寂寞,找到你自己必然的乐趣,而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早已丧失了的。
而梭罗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诉世人,将自己融于自然,自己的心灵就会像青苔一样恢复滋润,像美丽的瓦尔登湖一样,生活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而又不苍白2.幽默、讽刺、似非而是的矛盾的语言我们通过对本文的文字、句式、段落及双关语的分析可以看出,正如作品中的文字与双关语有易有难,段落句子有长有短,并且作品中处处弥漫着对比,而幽默讽刺的语言给作品增加了批判力量,在这一作品中,有的地方,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讲求实际的梭罗和一个哲学家似的、极度难懂的梭罗来来回回交换着角色,使我们难以轻松把握其内在实质三、体裁认识超验主义美国的19世纪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独特的美国文化诞生和成长的时期,是继政治独立之后美国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这一时期中以爱默生和梭罗等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思潮尤其令人注意爱默生的《美国学者》的讲演被人称为是“我们思想上的独立宣言”超验主义”这一并不确切的戏称也许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表现了这一思潮的一个特征,即崇尚直觉和感受这一思潮更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它对美国精神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独特的面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梭罗比演说和写作更多的是对“超验主义”的实践和行动,在他的性格中,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和那种曾经在美国的开发,尤其是西部的开发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