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课堂文化,小组分工,构思设想:王桂波 儒家文化:王维 法国:陈军林 中国:沈晓东 韩国;吕英姿 美国:张璐 英国:全一敏 总结:马晨芝 ppt:王哲超 演讲:项建斌,目录 儒家文化中国法国韩国美国英国,儒家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我们知道在古代,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刚进入学堂的学子都要在孔子像面前进行跪拜之礼,以示对圣人的尊敬,同时也告诉我们这些学子们要尊师重教中国,中国教育大多沿用了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还没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告知要听老师的话,要尊敬老师,上课要认真很多课程无教材,连讲义和提纲都不一定会提供,学生只能靠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来积累知识所以留学生至少要做两方面的改变: 1.努力提高语言水平; 2.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法国,课堂上做好笔记,在法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每位同学都有明确分工,不会有人帮你完成你应该处理的部分。
图:法国热昂大学,韩国对教授要用敬语 礼仪教育主要靠家庭教育来完成,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使用敬语和有礼貌的习惯大学学生对教授非常尊敬,见到教授要鞠躬、说话一定要使用敬语等使用敬语则是非常难的一道坎,不知道什么时间、场合、对象使用什么样的敬语,唯恐出错美国 课上要主动提问在美国,无论是商学院或是本科,都没有纯粹的“讲授式”教学教授通常希望或要求课堂互动与讨论,而学生也会在关键点上主动提问大多数情况下,不认为这种“打断”是不礼貌的,因为美国学生普遍有一种“消费者心理”:我们花钱花时间来到这个课堂,就是知识和教授的消费者,有权得到满意的答案,有权请教授进一步阐述不明之处英国多学俗语用处大在英国,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公寓)而不说“apartment”Toi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而当人们说“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时,他们的意思是“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