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吕本中原文翻译木芙蓉吕本中原文翻译《木芙蓉》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3卷下面 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木芙蓉吕本中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木芙蓉》原文作者:唐•韩愈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木芙蓉》注释① 木芙蓉:又称地芙蓉、木莲落叶灌木,生于旱地,秋季开花, 晚于荷花② 水间红指水芙蓉,即荷花③ 采江:采摘于往《古诗十九首》有《涉江采芙蓉》篇,所采的 是水芙蓉官渡:即渡口因古代渡口统属官府管理,故称官渡,全 诗校:“一作秋节④ 搴木:屈原《九歌•湘君》:“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搴, 拔,摘取⑤ 愿得:全诗校:“一作须劝〃《木芙蓉》作者介绍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 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 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 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 疾苦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 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
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 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 〃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木芙蓉》繁体对照卷343_22木芙蓉卓章愈新^寒露畿英比水冏航匏色窣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麒得勤来看,照令便逐凰翻译和赏析吕本中(1084-1145 ),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其先 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后迁居寿州(今安徽寿县)两宋之世,吕 氏一族素负郡望、家学与贡献吕本中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理学家、 诗人、词人兼诗评家,也是江西诗派中人,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做诗虽学黄庭坚、陈师道句法,但还是“喜令人读东坡诗”《宋史》 卷三七六有传木芙蓉(Cotton Rose )又称“拒霜”,在深秋开花此诗看似轻松之笔,却点出吕本中的人格价值观短短二十八个字,可说包蕴 无穷,这正符合宋人论诗主“意”的要求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确点出歌颂对象 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 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池塘低下处标耸着一棵树,陡立之感、独立 之姿,想见诗人的抱负与期许史称吕本中在宋高宗绍兴七年 (1137 ),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降为提 举太平观,此后即家居,从事著作和讲学,晚年奉佛。
文学是时代的 反映,也是作者心声的寄托,吕本中以此诗道出他的人生选择第二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用拟人手法,写木芙蓉努力开放在 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此句化用 《论语•泰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是中国 士子坚贞心志的人格典范;菊,象征隐逸高洁宋人常常将木芙蓉与 菊花并称晏殊:“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欧阳修:“芙 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张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 相对幽菊以渊明为知己,木芙蓉就与菊花一样,成为隐逸高洁的 象征在整个中原沦陷,君臣纲常不能有所作为、金人另立张邦昌为 伪楚之际,这无异是吕本中持守的心声第三、四句则是全诗用意之所在〃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 任东风”,意思是说木芙蓉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 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欧阳炯说:此诗用意全在三、四句, 桃李随东风之来去,花谢花开,俯仰由人,木芙蓉则傲然兀立于秋风 之中,经霜愈盛,其风骨视桃李为何如耶?欧阳炯认为木芙蓉〃经霜 愈盛”,若以人拟木芙蓉、桃李,则木芙蓉的骨气比桃李真有千差万 别吕本中笔锋一转,想到春来缤纷的五彩大地,春风下桃李盛开, 春尽满地落花,甭说还撑到雨后的霜前。
如果诗人有譬喻,那么,雨 是人生低潮的眼泪,霜则是人生的苦难,东风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 人生低潮、苦难之中,还能努力地展现自己的风华,没有沮丧、畏缩, 没有东风(恩宠),生命依旧亮丽谁说一定要阿附权贵,在官场飞 黄腾达呢?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 弱,听任春风摆布,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 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前“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 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