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吴雅梅个人教学设计.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4页
文档ID:531472507
吴雅梅个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4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 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看图,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这颗卫星你知道什么相关的知识?师: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一圈需时114分,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师:结合这段内容,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1、旧知铺垫(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用算式计算(3)反馈计算结果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2、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2)列出算式表示:114×21= (分)(3)估算结果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 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4)具体计算:师:刚才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估算的结果不同,但是方法都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估算没有唯一答案估算可以让我们知道积的大致范围,那么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感悟竖式的算理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方法1: 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方法2: 114×21 = 114×7×3 = 798×3 = 2394 (用21看成“7×3”)方法3:(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1 2 2 8 …………114×20 表示228个10 2 3 9 4 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学生介绍后,再请一些学生进行复述、质疑。

注意: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重点要求介绍竖式的算理)三、巩固应用试一试: 34页 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计算结果,鼓励学生养成预先估计计算结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算负责的态度这样让练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竖式计算的认识1) 让学生独立完成2) 反馈运算结果① 54×312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 312 × 54② 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③ 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练一练: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 1 ) 2 2 8 …………114×20 表示228个( 10 ) 2 3 9 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