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0 年数联天地讲座部分年数联天地讲座部分———— 西西“例 5 分别就 a =2,a =和 a =画出函数 y = ax,y = logax 的图象,5 41 2并求方程 ax = logax 解的个数. ” 按常规教学方法,本节课很难实施教学,主要是因为学生难以准确地作出这些图象,如当 a =时,学生怎会知道 y = ax的图象就与 y = x 有两个交点呢?5 4那么,本节课应如何组织教学呢?建议分下面三个过程:一、在想象中让学生充分暴露“主观错误”若没有课本中的图象“暗示” ,有很多学生常常通过以下的作图(主观想象)进行判断:作出 a > 1 时 y = ax与 y = logax 的图象如图(1)所示,因它们没有公共点,所以当 a > 1 时,方程 ax = logax无解;作出 0 1 时,方程 ax = logax 的解可能有2 个、1 个或 0 个.受以上启发,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图(2),即当 0 0,且 a≠1)解的个数.下面我们用代数方法推导说明它们的解的个数.1.a > 1 时方程 ax = logax 的解先求如图(4)所示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时 a 的值.ͼ(5)11P0P2P1logaxaxOyx4设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于点 M(x0,x0),由于曲线 y = ax在点 M 处的切线斜率为 1,∴ 即 ∴ 则 .000, () |1.xx x xaxa000,ln1.xxaxaa000,1.lnxaxxa1 ln1 lnaaa即 e = ,∴a = .此时 x0 = e.1 lna1 ee以上说明,当 a = 时,两条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于点 M(e,e).1 ee因此有以下结论:① 1 时,方程(*)无解(见图(1)所示).1 ee用计算器可算出≈1.44467.1 ee0 < a < 1 时方程 ax = logax 的解先求如图(6)所示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时 a 的值. 设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于点 P,由对称性知,点 P 在直线 y = x 上,设 P (x0,x0).由于曲线 y = logax(或 y = ax)在点 P 处切线的斜率为 1,∴即 ∴ 即000, (log) |1.xax xaxx 000,11.lnxaxxa 1 ln01,ln 1.lnaaaxa011,ln 1.eaxe 则 a =.此时,x0 =.1( )ee1 e图 (6)11PlogaxaxOyx5以上说明,当 a =时,两条曲线 y = ax与 y = logax 相切于点1( )eeP(,).1 e1 e因此有以下结论:① 0 < a <时,方程(*)有且只有三解(见图(5)所示);1( )ee② 当 a =时,方程(*)有且只有一解(见图(6)所示);1( )ee③ 当< a < 1 时,方程(*)有且只有一解(见图(2)所示).1( )ee用计算器可算出≈0.06599.由于此数非常小,因此,人们在平时较1( )ee难观察到这种较小数值所示的函数图象,这也是人们易产生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得:当 a(0,)时,方程 ax = logax 有且只有三解;1( )ee当 a =时,方程 ax = logax 有且只有一解;1( )ee当 a(,1)时,方程 ax = logax 有且只有一解;1( )ee当 a(1,)时,方程 ax = logax 有且只有两解;1 ee当 a =时,方程 ax = logax 有且只有一解;1 ee当 a(,+∞)时,方程 ax = logax 无解.1 ee6新课程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研究的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发现、创造。
新课程主张从“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出发,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 ” ,产生“意义建构(感知数学) ” ,再形成“数学理论(建立数学) ”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 ,希望通过学生主动探索相对独立地做出科学发现或创造,包括由此而获得科学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经验,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实践能力.由本例可以看出,没有实验,学生就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起到先导作用.当然本例教学难度偏大,由于一般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图形软件工具、更缺乏必要的导数知识,所以要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以上的解答过程目前还非常困难,尽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方法,可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象对问题作出初步判定,但后备的理论研究却难以实施,即教学中还缺少一定的理论说服力.因≈0.06599,其数值太小,若使用1( )ee二分法,则精度要求更高,因此完成书中的“理论探究”难度太大.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可适当降低一点要求,以给学生较好的“成功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