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送元二使安西《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原文及译文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1KB
约4页
文档ID:262257290
送元二使安西《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原文及译文_第1页
1/4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送元二使安西《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原文及译文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辞,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 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有宅一区,环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亩,树之谷,艺之麻,养有牲,出有车,无求于人日率诸弟具滑甘丰柔,视寒暖之宜,其隙那么读书,讲古人所谓求其道之至者以相励也过永州,为吾留信次,具道其所为者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那么信,入那么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那么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那么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焉。

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那么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 译文: 我和柳谋,(长辈)从曾祖的父亲(那代起)而不同柳谋比我小两岁,往日在长安,住得相距不远我和柳谋都很年轻,唯独望见柳谋在众人中很少说话,喜好经书,心中觉得他与众不同这以后我承担京兆从事,柳谋来加入进士考试,又与他相见,更加知道柳谋广泛地写文章,(经常)向(京城)外通家书一再不能考中,惦记俸禄抚养的迟钝,放弃(考进士)离开(长安),承担广州从事又在邕州做辅佐官员,接连获得举荐做到御史,后来凭借聪慧撤职,回去安家在江陵 大凡读书人,居住在家里孝顺长辈、爱戴兄长、恭敬、俭朴,承担官吏恭谨而肃穆。

出外就守信用,回家就宽厚使他的家富足,不凭借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凭借苟且的手段得到时势要退就退,敬爱老人,(使他们)没有汲水舂米的劳苦和气安详增延寿命,兄弟相互友好不谋求粮食而粮食充沛,不设法寻求道义而道义彰显那么柳谋不考进士到远方承担从事,开头我对此感到不解,现在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分别九年在此见面,看他的相貌更伟岸,问他的学业更熟谙,询问他的志向更坚强唉!我的家族不振兴已经很久了有见识的人说:如今的世上稍稍有(所谓的)“人”了像柳谋的出仕和隐退,哪里不是所谓的“人”呢?有人问到管仲,孔子说:“(他是)‘人’柳谋虽然不被管仲所知,(但是)他为道没有谬误,也可以有这种名声抑或又听说圣人之道,学习它确定要学成,柳谋的学业(本来已经)很好了,而(现在)又增长了学问;志向已经很专一了,而又像缺乏的样子孔子之门,不称道管仲、晏子,那么柳谋的为人,莫非可以衡量吗? 我不聪明,犯罪被抛弃在越地、楚地间六年,用杂草盖房子,在湘水西面种菜,挖掘池塘可以养鱼,种植黍子可以酿酒,甘于一向做永州的百姓,又可惜白白地花费俸禄却没有什么报答的,对下愧对农夫,对上愧对朝廷官员盘算思量往日的过错,日日夜夜一再考虑,没有一样吃的东西是安于口平于心的。

像这样的处境,莫非不是由于年轻时喜好名誉,(就像)嗜好厚重的味道(反而)受到毒害,而至于这样吗?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承担从事来使他的家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现在虽然想要羡慕他,莫非再能够做得像他这样?柳谋在南方有美好的名声,他的作为一每日地为人所知,我惦记柳谋不幸又做出我的懊丧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够办到,怎么办?然而柳谋凭借着忠诚敦厚说话不多,怀着他的志向来周密地做事,虽然踏着我的踪迹,将不会犯下我的罪过,那么柳谋有什么好懊丧的呢?假设能够这样,即使至于大富大贵,又畏缩什么呢?振兴我们的宗族的人,约莫只能盼望你了! — 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