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视野检查报告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6KB
约12页
文档ID:60296794
视野检查报告_第1页
1/12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视野检查报告  在看视野图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阈值检查程序:自动视野仪主要用来检查中心视野,一般常用的检测程序是30-2、24-2,一些晚期的病例可能会用到10-2  固视丢失率:电脑会自动随机抽查病人的固视情况,并以分数表示,分母是抽查的次数,分子是丢失的次数一般大于20%则认为结果不可靠  假阳性率:患者不应看见的点却给予应答,humphery视野计认为大于33%则检查结果不可靠  假阴性率:患者应该看见却的点却没有给予应答,humphery视野计认为大于33%则结果不可靠  固视丢失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统称为可靠性参数,在阅读视野图时应该综合考虑他们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而不是机械地以20%和33%作为评价视野检查  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在对视野图的参考价值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一般的就看模式偏差图就可以了,humphery视野计在这张图上已经综合患者的年龄、视力等因素进行了修正,所以基本上可以代表患者的视野情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特别晚期的青光眼病例,灰度图可能比模式偏差图更有意义。

  一般来说,总体偏差图反映的是弥漫性的因素,如:白内障,屈光间质混浊等,而模式偏差图反映的是局限性的视野缺损针对此病人来说,年龄为79岁,应该有白内障我们可以看到总体偏差图几乎全黑,而模式偏差图是下方视野缺损从db值来看,也是下方下降的更厉害因此,考虑总体偏差图全黑受白内障因素的影响,模式偏差图是去除了屈光间质混浊的因素的,所以考虑下方视野缺损  拿过一张视野图,首先应该先看看页首的几个重要的指标参数:  central30-2thresholdtest:测试程序  stimulus:iiiwhite光标的大小和颜色,光标面积与刺激强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光标越大,由于空间积累效应,受到刺激的感光细胞越多,刺激强度也就越大  background:背景光的强度,背景照明与光标亮度对比度越大,光标越容易看见,越小,越不易看见接近普通办公室照明,以维持视网膜的适应状态  fixationloss,falseposerror,falsenegerror楼上已讲,不再赘述  pupildiameter:瞳孔过小,进入眼内的光减少,可以引起平均光敏感度的下降一般要求瞳孔>  屈光不正: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不能使光标在视网膜平面形成焦点,而未形成焦点的模糊物象比实际物象面积会偏大,亮度略暗。

在做中心30度视野时,尤其要注意矫正屈光不正,因为中心视网膜的空间积累效应差,周边视网膜的空间积累效应要好一些,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物象亮度变暗所减少的刺激强度  testduration:测试时间,时间过长会使患者疲劳,假阳性错误增多,结果不稳定也不可靠一般认为,每眼不宜超过15--20分钟  其它像学习效应,可以问一下病人是第几次视野检查,往往第二次或以后的视野结果比第一次要可靠些  读完上述的几个参数后,可以对患者的配合程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对该图所显示信息的可靠性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接着看下面的几张图:  左上为数字定量打印图:将每个检测位点两次检测所得的实际敏感度,以db值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印出来,敏感度相同只打印一个数字,如果不同则在一旁的括号中表明db值越大,该点的光敏感性越高  右上为灰度图:比较直观,一般高敏感区用浅灰度表示,低敏感度用深灰度表示根据敏感度的大小,每5db降低或增加一级灰度  左中为总偏差图totaldeviation:显示的是每一个位点的阈值和同年龄组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后的差值  右中为模式偏差图patterndeviation:表示每一个位点所检测到的实际阈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值。

它是与正常人群视野的经验概率值比较后,并对视野中央与周边敏感度的生理性衰减进行了矫正,因此,反映的视野变化较为客观它能将屈光介质混浊的被检查者的视野与其它视网膜疾病引起的局部视野缺损区分开来  下面两幅是跟中间两幅相对应的概率图黑色方框p视野检查报告)普遍敏感性下降的MD会比较大,小的暗点在与其它点平均后MD值可以不呈现出较大的下降  PSD:模式标准差,表示检测病人的视岛形态与同年龄组正常参考视岛相差的程度,PSD低表示视岛的坡度较为平滑,PSD值高表示视岛不规则所以,视野中每个点都普遍的敏感性下降可以不影响视岛的平滑程度,PSD值可以不高,相反,在视野中有一个明显的暗点,可能会表现出较高的PSD值  CPSD:校正模式标准差,表示检测病人的视岛总的形态与同年龄正常视岛形态究竟相差多少  SF:短期波动,代表同一个阈值分别单独测2次或多次时观察到的差异度视野是一种心理物理测验,所以SF取决于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阈值特点SF是评价和定义局部缺损的基础,即任何局部光敏感度下降值需大于SF才有意义一般正常人SF为1--2DB  GHT,青光眼半视野检测分析,它是在中心30度区域,以水平子午线为界将上下半视野各划分为5个相同的区域,进行上下半视野相同区域的对照检查,并提示出该视野是在正常范围内withinnormallimit,边界值borderline,普遍敏感性下降generalreductionofsensitivity,或是在正常限以外outsidenormallimit。

  人体生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视野和盲点的测定班级13应用心理班姓名王璐学号XX实验日期XX年10月20号指导教师严璘璘  【实验目的】  1、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  2、证明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实验背景】  一、视野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  二、盲点  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实验设备及材料】  一、视野  视野计,红色和绿视标,视野图纸,眼罩、铅笔自备  二、盲点  白纸,铅笔自备,黑色视标,尺,遮眼罩  【实验方法】  一、视野  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  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度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  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  3、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白色视标,直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视标所在部位的弧架上所标刻度退回视标,重复测试一次,待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纬度上同法测出对测的度数  4、将弧架一次转动45度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作4次得8个度数,将视野图上8个点依次相连,便得出白色视野的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min。

  5、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该侧的红色、绿色视野  二、盲点  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罩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划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视标由“+”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当受试者恰好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到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区  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盲点距中央凹的距离=盲点投射区至“+”字距离×15/500(mm),盲点直径=盲点投射区直径×15/500(mm)  【观察项目】  一、视野  被试:许洁主试:王璐被测眼:右眼  二、盲点  被试:许洁主试:王璐被测眼:左眼  根据测量,盲点投射区至“+”字的距离=236mm,垂直径=60mm,横径=20mm  【实验结果】  一、视野  视野图如下:  二、盲点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盲点横径=,盲点垂直径=,实验结果与正常盲点值相比,不符合生理性盲点垂直径±2cm,横径±2cm的规律。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视野  1、视野测定时,被试的眼睛没有一直盯着中央的小圆片,眼睛有所转动,使被试提前或者延后看见亮片  2、仪器问题金属刻度感的角度不精确  3、被试有个心理期望,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很大  4、主试对是否看到红点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5、在测量期间,被试反映由于没有中间的休息,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二、盲点  1、实验者与“+”的距离不能始终保持在50cm  2、实验者对于看到与看不到“+”的界定是模糊的,主观判断不是很标准明确,所以测量结果还是误差极大  3、移动白纸时,保持水平的移动  4、只测量了一次,如果多次测量,应该会相对提高准确性  5、实验操作时,没有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影响被试的判断  实验名称: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视野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  二.原理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

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  三.材料  1.实验对象:人  2.实验仪器:视野计,白色、红色和绿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  四.方法  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  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一个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线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至于托颌架上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  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  3、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视标,直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