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一、修辞手法【设题角度】修辞手法【设问示例】1—1—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1—2—2、诗的第*句/*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出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本诗(或第*句/*联)运用了“某”修辞手法,“某”(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写出了“第*句/*联”(诗句解释),表达了诗人的“某”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专题直击】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解析】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二、描写手法【设题角度】描写手法【设问示例】2—1—3、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2—4、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2—3—5、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色?【答题步骤】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需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②、然后是相关句子的简要解说;③、最后是作用分析答题范式】⑴、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某”描写,写出了“某”(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某”情感⑵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专题直击】 秋 思 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答案解析】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又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三、抒情方式【设题角度】抒情方式【设问示例】3—1—6、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2—7、这首是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3—8、第*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①、先确定诗歌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接抒情,再确定具体是哪一种;②、然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题范式】这首是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予、揭露>什么感情) 【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析】【专题直击】端 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念的情感四、思想情感【设题角度】思想情感【设问示例】4—1—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2—10、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答题步骤】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
答题范式】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 【公式】诗词感情分析题的表达: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达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名词) 【说明】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析专题直击】咏怀古迹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问】这首怀古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答案解析】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五、观点品评【设题角度】观点品评【设问示例】5—1—11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答题步骤】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答题范式】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公式】词语在市局中的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该字词描述的景象+该字词描述的情感或意境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的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专题直击】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玉关:即玉门关 *虏:对敌方的蔑称 *良人:丈夫 【韵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作绝句,更绝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说理由答案解析】* 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六、比较鉴赏【设题角度】比较鉴赏【设问示例】6—1—12、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6—2—13、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6—3—14、这两首诗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题步骤】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然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答题范式】这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专题直击】 禾熟 孔平仲(宋) 病 牛 李 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请简析答案解析】不同,《禾熟》中的“老牛”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役债”, 疲惫身心对舒闲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
《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但仍念“但使众生皆得饱”,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七、意象赏析【设题角度】意象赏析【设问示例】7—1—15、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7—2—16、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答题步骤】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③、分析揭示意象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答题范式】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该字词描述的景象+该字词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专题直击】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答案解析】词人用杜鹃的意象,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叫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词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哀八、意境品味【设题角度】意境品味【设问示例】8—1—17、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8—2—18、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解说相关诗句;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③、分析意象中蕴含的诗人情感答题范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公式】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情感专题直击】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栖:休息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着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霜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非常委婉动人,进而抒发了诗人望月思乡的情怀九、字词推敲【设题角度】字词推敲【设问示例】9—1—19、这首诗中某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9—2—20、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9—3—21、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9—4—22、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