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贝夫的平等思想看其劳动休闲观 武晓玮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9〕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在巴贝夫平等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劳动是休闲的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享受;人人享有完全相同的休闲权,不允许休闲特权;重视每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开展和享受等等,挖掘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有助于加深认识和理解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巴贝夫;平等思想;劳动休闲观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是18世纪末的法国革命家,平等派密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平等思想是巴贝夫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的平等思想“成了法国无产阶级的所特有的战斗口号〞p.89他认为,除了满足个人的同等生活必需品外,要求获得任何更多的报酬是不合理的,既不主张按劳分配,又不主张按需分配,而是主张绝对平均的分配原那么2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巴贝夫平等思想的核心是其劳动休闲观纵观巴贝夫的平等思想,可以看出巴贝夫致力于建立一个“平等共和国〞,在这里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对立,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而平等的表现就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每个人都从事劳动,平均分配福利,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福利特权因此,巴贝夫平等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劳动休闲观,只有实现劳动—休闲权利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能。
那么,巴贝夫的劳动休闲观有哪些具体内容呢?2.1劳动是休闲的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享受巴贝夫认为,在新社会里,任何形式的人剥削人的制度都必须彻底推翻,任何形式的不劳而获都没有存在的余地,不劳动者不得享受福利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要从事劳动,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进行劳动,这是享受福利的前提,“只有工作才会让人享受这份权利,所以,将来没有一个成心偷懒的人能够在社会生存〞p.94每一个人在这方面得到更多的享受,成为以人类幸福为重的真正文明2.4没有思考休闲对劳动的促进作用巴贝夫认为,在新社会里,由于生活完全有了保障,会充分激发出大家的劳动热情根本的生活保障确实对激发人民劳动热情有促进作用,但更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才是推动劳动的根本动力3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劳动与休闲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虽有差异却又无法截然分开从横向来看,劳动创造人类享受生活的物质根底,离开它人类生活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休闲是人类较高的生活追求,是劳动创造的目的和归宿,是人之所以为人确实证和根据,离开了它人类就变成为劳动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类生活就显得盲目而滑稽从纵向来看,在人类开展史中,劳动与休闲的关系经历了从劳闲不分到劳闲对立再到实现劳闲统一的过程。
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中,共同狩猎、共同分享、劳闲不分开展到私有制社会,社会分裂出相对立的两大阶级,阶级之间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劳动和休闲的对立上,一局部人日夜辛苦劳动却无法享受相应的休闲,而另一局部人却不劳而获,占有劳动财富,享受休闲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劳闲对立愈发严重,表现为劳动、休闲和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劳动,使得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成为异己的存在物,劳动过程成为否认自己、感到不幸的异己力量,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成为锋利对立的剥削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对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休闲变为粗陋的需要,通过纵欲和消费来消解劳动的疲惫,在酒精中偶尔体会一次异化休闲而资本家在物的奴役下,一方面贪婪地追求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无节制地挥霍与享乐,使商品和效劳成为异己的力量,扭曲人性巴贝夫正是看到这丑陋的社会现象,才提出回归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闲不分的类原始社会制度的设想,他没有找到克服异化,走向劳闲统一的真正出路,而马克思、恩格斯前瞻性地指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劳闲统一,这不仅符合人类历史开展规律,也是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开展的唯一途径。
一方面,物质生产技术的大力开展,可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就需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将这局部剩余时间平均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开展提供前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加深了有闲阶级和无闲阶级的对立,也将社会纳入拜物主义的轨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对拜物主义生活方式的克服,才能使人们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实现全面开展参考文献:巴贝夫.巴贝夫文选.梅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王伟光.社会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教学部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休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