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2.1.3 2.1.3 高层建筑的防火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和排分区、防烟分区和排烟烟 对于高层建筑的每一对于高层建筑的每一个水平防火分区来说,根个水平防火分区来说,根据疏散流程可分为第一安据疏散流程可分为第一安全地带(走廊),第二安全地带(走廊),第二安全地带(疏散楼梯前室)全地带(疏散楼梯前室)和第三安全地带(疏散楼和第三安全地带(疏散楼梯)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 现行规范对于现行规范对于防烟分区防烟分区规定不应超过规定不应超过500500 m2 m2,而且防烟,而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区的分隔,可用隔墙,也可用挡烟垂壁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区的分隔,可用隔墙,也可用挡烟垂壁(从顶棚下突出约(从顶棚下突出约500500mmmm的用非燃材料制作)的用非燃材料制作),火灾时由人工放下火灾时由人工放下(图(图23a 23a 为活动垂壁)挡烟垂壁也可用透明材料制作,并固定安装为活动垂壁)挡烟垂壁也可用透明材料制作,并固定安装2-3 2-3 固定垂壁)或用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固定垂壁)。
或用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 m0.5 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的梁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防烟分区的划分的原则:防烟分区的划分的原则:(1(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2(2)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置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置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3(3)当走道按规定应设排烟设施而房间不设时,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当走道按规定应设排烟设施而房间不设时,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为防火门,可只按走道划分防烟分区;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不是防火为防火门,可只按走道划分防烟分区;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不是防火门,则防烟分区的划分还应包括面积门,则防烟分区的划分还应包括面积4(4)当房间按规定应设排烟设施而走道不设时,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当房间按规定应设排烟设施而走道不设时,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为防火门,可只按房间划分防烟分区;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不是防火为防火门,可只按房间划分防烟分区;若房间与走道相通的门不是防火门,则防烟分区的划分还应包括走道面积。
门,则防烟分区的划分还应包括走道面积5(5)一座建筑物的某几层需设排烟设施,且采用垂直排烟道(竖井)进)一座建筑物的某几层需设排烟设施,且采用垂直排烟道(竖井)进行排烟时,其余各层层(按规定不需要设排烟设施的楼层),如增加投行排烟时,其余各层层(按规定不需要设排烟设施的楼层),如增加投资不多,可考虑扩大设置范围,宜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排烟设施资不多,可考虑扩大设置范围,宜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排烟设施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 在各防烟划区内分别设置一个排烟口(排烟口有手动开启装置)在各防烟划区内分别设置一个排烟口(排烟口有手动开启装置)排烟口到防烟区的各点应在排烟口到防烟区的各点应在30m 30m 以内,见图以内,见图2-4 2-4 所示2.1 防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概述 根据根据 高规高规 的规定,凡建筑物高度大于的规定,凡建筑物高度大于2424m m 设有防烟楼梯设有防烟楼梯(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建筑物均应设防排烟设施对于一类高层建(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建筑物均应设防排烟设施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 32m 的二类建筑,应设防排烟的部位有:的二类建筑,应设防排烟的部位有:1 1)长度超过)长度超过20m 20m 的内走道或虽有自然通风,而长度超过的内走道或虽有自然通风,而长度超过60m 60m 的内走道;的内走道;2 2)面积超过)面积超过100 100 m2m2时,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时,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 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2.2.1 2.2.1 自然排烟的设计要点自然排烟的设计要点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浮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浮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如门、窗、阳台等)或排烟竖井,将室内烟气排至室外,对外开口(如门、窗、阳台等)或排烟竖井,将室内烟气排至室外,图图25(a 25(a)及()及(b b)即为自然排烟的两种方式自然排烟的优点:)即为自然排烟的两种方式自然排烟的优点:不需电源和风机设备,可兼作平时通风用,避免设备的闲置其缺点:不需电源和风机设备,可兼作平时通风用,避免设备的闲置其缺点:因受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本身的密封性或热作用的影响,排烟效果因受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本身的密封性或热作用的影响,排烟效果不大稳定当开口部位在迎风面时,不仅降低排烟效果,有时还可能不大稳定当开口部位在迎风面时,不仅降低排烟效果,有时还可能使烟气流向其他房间使烟气流向其他房间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净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净空高度小于空高度小于12m 12m 中庭均宜用自然排烟方式。
但各部位采用的自然排烟的中庭均宜用自然排烟方式但各部位采用的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表开窗面积应符合表2-12-1的规定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 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 32m 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若符合条件,宜采用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若符合条件,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方式:(1(1)长度超过)长度超过20m 20m,但不超过,但不超过60m 60m 的内走道,其可开启的内走道,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或排烟口面积不应走道面积的外窗面积或排烟口面积不应走道面积的2 22(2)面积超过)面积超过100 100 耐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耐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其可开启外窗面积烟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上房间,其可开启外窗面积烟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的2 23(3)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其可开启外)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或排烟口面积不应小于间面积的窗面积或排烟口面积不应小于间面积的2 2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4(4)除建筑高度超过)除建筑高度超过50m 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100m 的居住建筑外,靠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的居住建筑外,靠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具体规定如下: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具体规定如下:1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2m2m2时;时;合用前室可开窗面积不应小于合用前室可开窗面积不应小于3 3m2m2 。
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 2 m2m2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可开窗自然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包括加压送风防烟和自朝向可开窗自然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包括加压送风防烟和自然排烟)然排烟)见图见图2 2 一一6 6(a)a)(f(f)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综上所述,在自然排烟方式中由于排烟效果的许多不稳定因素,对自综上所述,在自然排烟方式中由于排烟效果的许多不稳定因素,对自然排烟设计范围要有一定的限制下列条件下的建筑物各部位不应采然排烟设计范围要有一定的限制下列条件下的建筑物各部位不应采取自然排烟措施:取自然排烟措施:1 1)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50m 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 00m 1 00m 的居住的居住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采用可开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
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2 2)净空高度超过)净空高度超过12m 12m 的中庭3 3)长度超过)长度超过60m 60m 的内走道的内走道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2.2.2 2.2.2 自然排烟口的设置自然排烟口的设置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根据自然排烟设计条件,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根据自然排烟设计条件,需要对排烟部位的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计算(按自然通风一需要对排烟部位的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计算(按自然通风一热压作用的原理进行计算)为了使烟气能顺利排出,自然排烟的设计热压作用的原理进行计算)为了使烟气能顺利排出,自然排烟的设计还应考虑以下两点:还应考虑以下两点:(1(1)为了减少室外风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排烟口部位宜尽量设置与)为了减少室外风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排烟口部位宜尽量设置与建筑物型体一致的挡风措施建筑物型体一致的挡风措施2(2)内走道与房间的排烟窗应尽量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朝向内走道与房间的排烟窗应尽量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朝向2.2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自然排烟口按如下原则设置:自然排烟口按如下原则设置:(1(1)自然排烟口应设于房间净高的)自然排烟口应设于房间净高的1/2 1/2 以上,最好设以上,最好设置在距顶棚置在距顶棚800mm 800mm 以内,若设有挡烟垂壁,排烟口最好高以内,若设有挡烟垂壁,排烟口最好高于挡烟垂壁的下沿。
于挡烟垂壁的下沿2(2)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应在水平距离应在3Om 3Om 以内以内2.3 机械排烟机械排烟按现行按现行 高规高规 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 32m 的二类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风,但长度超过60m60m的内走道的内走道2(2)面积超过)面积超过1O0m2,1O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3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 12m 的中庭4(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200m2面积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面积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的地下室2.3 机械排烟机械排烟2.3.l 2.3.l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一一)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机械排烟又可分为两种方式:机械排烟一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机械排烟又可分为两种方式:机械排烟一自然进风与机械排烟进风自然进风与机械排烟进风 2.3 机械排烟机械排烟(2(2)机械排烟系统组成)机械排烟系统组成机械排烟系统是由挡烟壁(活动式或固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