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腹部的应用解剖空回肠空回肠. .盲肠阑尾盲肠阑尾. .结肠结肠解剖教研室解剖教研室盛华均盛华均一:空回肠的解剖• 1 :位置和形态• 空回肠的比较 图片空、回肠的鉴别要点肠系膜窗肠动脉弓直动脉 空肠亮1-2级长(3-4cm) 回肠暗/无2-4级短(1- 3cm)一:空回肠的解剖•2:肠系膜 图片 • • 起止点起止点 第第2 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至右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至右 骶髂关节前方,长约骶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15cm,其体表投影,其体表投影 在左腋窝顶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在左腋窝顶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上 • • 活动方向活动方向 • • 系膜三角系膜三角 系膜缘的肠壁与两层腹膜系膜缘的肠壁与两层腹膜 围成围成一:空回肠的解剖 • 3:血供、神经支配及淋巴 • 动脉和静脉 图片 • 淋巴回流 起始于绒毛的乳糜管,汇 入粘膜层毛细淋巴管网,与粘膜下层毛细 淋巴管网相通,后者发出的淋巴管吻合 成丛,由淋巴管丛发出集合淋巴管,小 肠淋巴管伴血管走行注入小肠系膜淋巴 结,其输出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 肠系膜上淋巴结。
后者的输出管注入腹 腔干周围的腹腔淋巴结,最后汇合成肠 干注入乳糜池 •神经支配(交感,付交感和内脏感觉 )小肠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于脊髓第 9-11胸节,经交感干,内脏大、小神 经入腹腔丛、肠系膜上丛,在腹腔神经 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内换元后发出节后 纤维,分布到肠壁小肠的副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至肠 壁内神经丛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交感 神经可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肠的血 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可促进肠的蠕动和 分泌痛觉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 一:空回肠的解剖• 4:重要变异 • Meckel氏憩室 是胚胎卵黄管 未闭所致,呈盲囊状,出现率约2%, 多位于回肠末段对系膜缘距回盲瓣50- 100cm其结构与回肠相似,有时粘膜 内因有胃或胰腺组织,可发生溃疡和炎 症,产生与阑尾炎相似的症状 二.回盲部• 回肠末段10cm,盲肠和阑尾 统称为回盲部 图片二.回盲部• 1:回肠末段 图片• 回盲瓣的形态功能控制流速防止返流二.回盲部• 2:盲肠 图片• 毗邻 上方延续于升结肠,右侧为 右结肠旁沟,后面为髂腰肌,前面邻腹 前壁,并常被大网膜覆盖 • 三条结肠带汇聚在阑尾根部二.回盲部• 3:阑尾 图片• 一般形态 长约4~10厘米,根部位 置较固定,约在回盲交界处后下方2.5 厘米,开口于盲肠。
二.回盲部 • 3:阑尾 • 位置 图片 • 1.回肠前位 阑尾位于回肠前方,约占 28%因邻接腹前壁,炎症时右下腹腹 膜刺激征明显 • 2.盆位 阑尾可经腰大肌和髂外血管浅 面,进入盆腔,约占26%其尖端可邻 接闭孔内肌,发炎时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累及右输尿管者,尿内可见到红细胞 若炎症阑尾刺激直肠、膀胱,将有尿 、便方面的症状、体征3.盲肠后位 位于盲肠或升结肠的后 方,约占24% 4.回肠后位 位于回肠后方,约占8% 5.盲肠下位 位于盲肠后下方约占6% 6.盲肠外位 位于盲肠外侧约占4% 7.其它位置 如:高位、左位,约占4%McBurney`s pointLanz`s point二.回盲部• 3:阑尾 • 血供 图片 • 神经三.结肠• 基本特征:• 带. 袋. 垂三.结肠 • 1:升结肠 图片• 间位器官 长12~20cm • 结肠肝(右)曲的毗邻前—肝、第9、10肋软骨前内—胆囊 后—右肾下极、肾筋膜后内—十二指肠降段三.结肠• 2:横结肠 图片• 内位器官 长40~50cm • 系膜根的位置和形态 • 结肠脾(左)曲的毗邻结肠脾曲毗邻:①前—胃大弯、 第8肋软骨②上—胰尾、脾③外—膈结肠韧带④后内—左肾 肾筋膜三.结肠• 3:降结肠 图片• 间位器官 长20~30cm • 至髂嵴水平续于乙状结肠三.结肠• 4:乙状结肠• 内位器官 长约40cm • 至第三骶椎续于直肠 • 系膜根部的形态 图片 四.结肠下区的血管和淋巴1: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图片肠系膜下动脉 图片边缘动脉 图片四.结肠下区的血管和淋巴• 2:静脉• 门静脉的组成 图片 四.结肠下区的血管和淋巴• 3:淋巴回流 结肠上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 主要淋巴结 •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胰、 十二指肠的毗邻十二指肠各部的结构特点及毗邻 整个十二指肠呈“C”形弯曲,并包绕胰头 。
除始、末两端外,均在腹膜后隙,紧 贴腹后壁第1-3腰椎的右前方按其走 向分十二指肠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 升部上部 前上方与肝方叶、胆囊相邻 ,近幽门处小网膜右缘深侧为网膜 孔;下方紧邻胰头和胰颈;后方有 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肝门静 脉及下腔静脉走行 十二指肠上部近侧段粘膜面平坦无 皱襞,钡剂X线下呈三角形阴影,称 十二指肠球部 降部 为腹膜外位,前方有横结肠 及其系膜跨过,将此部分为上、下两 段,分别与肝右前叶及小肠袢相邻; 后方与右肾门、右肾血管及右输尿管 相邻;内侧紧邻胰头、胰管及胆总管 ;外侧有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 大乳头 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在其左上方 约1cm处,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 管的开口处水平部 上方邻胰头及其钩突; 后方有右输尿管、下腔静脉和腹主 动脉经过;前方右侧份与小肠袢相 邻,左侧份有肠系膜根和其中的肠 系膜上动、静脉跨过 此部介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 夹角处,故当肠系膜上动脉起点过低时, 可能会压迫水平部而引起十二指肠肠腔淤 积、扩大、甚至梗阻,称十二指肠动脉压 迫综合征(Wilkie综合征) 升部 前面及左侧覆有腹膜;左侧 与后腹壁移行处常形成1-3条腹膜皱 襞与相应的隐窝;右侧毗邻胰头与腹 主动脉。
Treitz ligament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1、2 腰椎前方,胰居网膜囊后面,形成胃 床之大部分,除胰尾外均属腹膜外位 通常将胰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其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胰腺胰头 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并 与空肠相毗邻;后面有下腔静脉、右 肾静脉及胆总管下行;上方的右侧份 与胃幽门和十二指肠上部紧邻,左侧 份由前向后依次与肝固有动脉、肝门 静脉和网膜孔相毗邻,再向上则与肝 尾状叶相邻胰颈 是胰头与胰体之间较狭窄的 部分,宽 2~2.5cm它位于胃幽门部 的后下方,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 通过,并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 成门静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断胰腺的部 位,是在肠系膜上静脉的略左侧, 即相当于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 胰体 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为 邻,胃癌或胃后壁溃疡常与胰体粘 连或穿通;后面有腹主动脉、左肾 上腺、左肾及脾静脉胰体后面借 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附着于腹后壁 ,上缘与腹腔干、腹腔丛相邻,脾 动脉沿此缘向左走行胰尾 是胰左端的狭细部分,末端 达脾门,故脾切除时不可伤及胰尾 ,以免术后形成胰瘘由于胰尾行 经脾肾韧带的两层腹膜之间,故有 一定的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