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秋天的雨主备教师【课前解析】《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关注文本:《秋天的雨》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变化,写出了秋天的美丽、丰收与欢乐,给予读者形、声、色、味多层次的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内容上,从秋雨开始,又以秋雨结束,完整而有序构段上,第2、3、4自然段分别由一个总起句领起,接着进行分述第2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第3自然段写了秋雨带来的香味,第四自然段写出了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形,这样分别描写秋天的特点,层次分明关注语言: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比如,“五彩缤纷”不仅写出了秋天的颜色多,还通过“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等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体现出了色彩的绚丽丰富关注修辞: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词句生动有趣如:第1自然段把秋雨比作钥匙,秋雨一下,秋天就来到了非常形象第2自然段“频频点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菊花在秋雨里摇曳的美丽姿态,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关注拓展:◇ 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风萧瑟 春去秋来秋收冬藏 金风送爽 橙黄橘绿 秋风习习 丹枫迎秋 秋色宜人◇ 描写秋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2个生字,会写“凉、杏”等13个字,会写“秋天、清凉”等1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5.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教学重点】1.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能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秋天的雨带给大自然的变化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秋天的雨》优质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钥、匙”等12个生字,会写“凉、杏”等13个字,会写“秋天、清凉”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提问: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你们知道四幅图的雨各是哪个季节的吗?请学生依次答出相应的季节:春 夏 秋 冬2.板书课题,(板书:秋天的雨)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号2.学习生字词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的是否正确提醒学生“匙”读轻声,不要读成第二声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教师指导:“钥”字可与“阴”进行比较;“匙”与“是”读音相近,又包含“是”的字形,可以进行比较;“喇”可以和“刺”进行比较,注意“喇”中间的部件是封口的3)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提问: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呢?请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预设: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多媒体展示学生圈画的语句,组织互动交流,指导方法:每段的主要意思出现在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2)请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钥匙”的本意②引导学生关注两个“轻轻地”,体会秋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提示学生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给人以轻松舒服的感觉③引导学生关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与“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发现作者是运用比喻,把秋雨比作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告诉我们秋雨的到来表示秋天的来临板书:打开秋天的大门)(3)请学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①学生自由交流②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指导:由“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可知,秋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了秋天的许多事物,这是写秋天的色彩;由“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可知,秋雨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其实是写秋天丰收的景象;由“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可知,秋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动植物们冬天快来了,其实是写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板书: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色彩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丰收的景象 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动植物准备过冬)(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句子入手,发现每一自然段的总起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总结出秋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指导书写,课堂小结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重点指导,教师范写枚”左窄右宽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夂”爽”注意笔顺先写左边的两个撇点,再写右边的两个,四个撇点要收紧,最后写竖撇和捺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和易错笔画,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2.抄写词语3.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阅读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并重点学习了第1个自然段,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确了找段落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我们还了解了运用多种色彩描述景色的方法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2.布置作业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三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秋天的雨》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优美,是学生积累语言和练习写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选编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我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让学生积累运用还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有较好的感悟,并移动运用可能学生在读悟中表现出理解比较单一,不能呈现多元的倾向,如果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动手,上网搜索有关秋天的美景、秋天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材料,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起来,积极思考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文素养教学过程设计《秋天的雨》优质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2.学习第2-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结合生活观察,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3.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多媒体呈现上节课梳理的课文内容,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梳理,我们知道课文第1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打开秋天的大门”为引子,带出第2-4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第5自然段写了秋天的雨是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抒发了作者喜秋、赞秋的情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详细学习第2-5自然段吧二、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秋天缤纷的色彩1.聚焦词语,感受颜色丰富。
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颜色,圈画出来2)学生默读,圈画描写颜色的词语3)多媒体展示学生圈画的词语,启发:课文写了这么多颜色,哪个词语把这些颜色概括起来了?(五彩缤纷)(4)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如,结合圈画的词语可以知道这个词表示颜色繁多;也可以通过近义词“五颜六色”对其加以理解5)小结:秋天的雨把这么多颜色带给大自然,难怪作者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2.想象画面,朗读句子,进一步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1)边读边想象画面:黄色给了银杏树,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借此让学生了解“五彩缤纷”是色彩绚丽丰富的意思2)引导:你喜欢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再有感情地朗读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指导:作者把叶子想象成一把把小扇子,非常形象用“扇走”把银杏叶当作人来写,让银杏叶动起来,活起来预设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指导:把枫叶想象成邮票,特别形象飘哇飘哇”应该读慢一些飘”与风有关系,所以右边是“风”预设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指导:把“田野”想象成“海洋”,非常合理,写出了田野的大预设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指导:“你挤我碰”“争着”这些词语对秋天的果实进行了动态化的描写,读起来更有味道朗读的时候可以读得轻快活泼一些,读出水果们“你挤我碰”的情景预设5: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指导:“频频点头”是指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摇曳,写出了菊花美丽姿态朗读时可以想象着动态画面,读得轻快一些5)启发: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五彩缤纷”仅仅是指颜色很多吗?还包含什么呢?教师明确:“五彩缤纷”不仅指颜色很多,而且表示绚丽多彩,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3.结合生活,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课后第3题: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示例:² 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个个娃娃,欢笑着、蹦跳着,迎来了绚丽的秋天 ² 它把蓝色给了蓝天,蓝蓝的天空像一匹蓝绸子,慢慢地铺向远方设计意图:第2自然段结构清晰,句式丰富。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初步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色彩的丰富再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句子,感受色彩的绚丽及蕴含的生机活力,加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最后结合生活,让学生展开想象,仿写句子,使课后题真正落到实处三、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词语,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1.引导:秋天的雨里面到底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呢?请同学们朗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气味的词语1)学生交流圈画的词语2)多媒体展示学生圈画的词语启发:你还闻到哪些气味?预设:板栗又香又甜、幽幽的桂花香2.结合语境理解“勾住”的意思1)提问:“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中的“勾住”是什么意思呢?(2)根据交流,引导学生完成选择题练习句子中“勾住”是指( )A.小朋友常被有香味的水果树绊住脚B.水果好闻的香味吸引了小朋友C.水果香甜的气味让小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