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诗词赏析:《《寻雍尊师隐居寻雍尊师隐居》》课件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词句注释⑴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⑵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摩天: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摩,迫近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 、 “白鹤” ,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白话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文学赏析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 ,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 “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
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 “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 “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 “独” “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这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五言律诗其特色有三: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
李白近体诗每有不合律处这首青年时代写的五律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李白非不谙声律,而是不屑自缚于声律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 卷课件 课件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词句注释⑴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⑵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摩天: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摩,迫近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 、 “白鹤” ,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白话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文学赏析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 ,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 “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 “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
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 “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 “独” “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这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五言律诗其特色有三: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李白近体诗每有不合律处这首青年时代写的五律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李白非不谙声律,而是不屑自缚于声律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 卷课件 课件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词句注释⑴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⑵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摩天: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摩,迫近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 、 “白鹤” ,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白话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文学赏析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 ,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 “峭”壮群峰之势, “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
“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 “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 “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 “独” “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这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五言律诗其特色有三: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李白近体诗每有不合律处这首青年时代写的五律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李白非不谙声律,而是不屑自缚于声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