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声乐绒花教案

xh****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7.50KB
约4页
文档ID:56933047
声乐绒花教案_第1页
1/4

声乐《绒花》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 1979 年曲调 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 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 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 感情表达充分曾在 1980 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 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 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 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 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 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 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 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 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 2/4 拍 2、 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法方法教法方法〗〗 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 〖〖教法过程教法过程〗〗 一、导入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 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 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 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1979 年创作的我国早期 电影《小花》插曲《绒花》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唱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 1979 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 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 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学生听唱,剧情介绍 1930 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当 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 因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 中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赵永 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何翠姑已成长为游击队 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 己却不知情之后,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一次战 斗中翠姑为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与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 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呼唤哥哥,小花接过哥哥 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3、结合曲目的练声训练 (1)气息训练 要求:气息下沉、位置统一、状态积极、表情自然,练习嘴唇的控制力与弹 性 (2)开口音训练 要求:声音的共鸣位置不变,由低音到高音要统一流畅,时值均匀、气息 下沉,位置统一、状态积极,衔接过渡一定要做到圆滑连贯,位置不变 (3)分别用 a 与 u 练唱歌曲旋律 (降低音准训练的难度,同时通过单音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歌唱位置统一) 4、朗诵歌词训练 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声乐中咬字方式,体会歌曲旋律线条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漓漓鲜血染红它 啊~啊~ 绒花绒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满山崖 5、唱歌词学唱歌曲 6、三连音练习 借助学生熟悉的国歌旋律中三连音部分完成训练 7、副歌部分“啊”的训练 要求:气息稳而连贯,声音饱满,意境优美 8、个别演唱,师生评价 3、小结 《绒花》这首歌曲是影片人物小花的内心演绎,用绒花比喻“小花”的形象, 歌曲旋律婉转优美,体现了小花女子的温柔;歌词中英雄的花以及副歌部分 演绎又突出小花革命者的坚强。

演唱歌曲现有情再有声,评判歌曲是否被完 美演绎的标准就是能否触动听着心灵课下,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小花》, 加强自身声乐技巧练习,准备回课 附歌曲谱例: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