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治疗阴囊湿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赵香容专家讲座[摘要]目的:观察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152 例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为 3 组治疗组 51 例,给予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外用, 对照A组50例,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的单纯外用,对照B组51例予曲安奈德益康哇乳 膏外用每日2次井每周递减外用次数3 周后观察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 对照B组治愈率有效率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对照B组起效时间较短观察3周结束时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治疗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5%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治疗 阴囊湿疹疗效与曲安奈德益康哇乳膏相当优于 5%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的单纯基质长期使 用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年,平均病程 1916.1)周对照 A 组:50 例,年龄 17.5~69 岁,平均年 龄 39.1112.9)岁,病程 1 周~8 年,平均病程1 8 1 9 .7)周对照 B 组:51 例,年龄17~67 岁,平均 年龄39.6111.4)岁,病程1 周~9年,平均病程2117.3)周患者病情严重度参照湿疹面积及严 重度指数评分法治疗组为10.6115.24)分,对照A组11.0914.23)分,对照B组10.8014.61)分3组患者 的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0.05)排除标准:糜烂渗出明显 或破溃井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者皮损处真菌镜检阳性者就诊前 4 周内全身应用过糖皮质激 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就诊前 2 周内局部应用过糖皮质激素或非舀体类抗炎药患者有严重 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患者有长期局部应用一种或者多种糖皮质激素 药物史,符合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者对试验药物任何一成分过敏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井 自愿参加1.2 方法1.2.1给药方法治疗组:5%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对照A组:5%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的基 质以下简称基质)对照 B 组:曲安奈德益康哇乳膏用药方法:第 1 周每日 2 次第 2 周每日 1 次第3周隔日1 次3周后观察疗效,如患者在观察结束前已痊愈者,立即停药 3组患者同时 均给予氯苯那敏4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2周,随访期间停用氯苯那敏,治 疗组继续外用 5%张氏洁美抑菌剂洗液,隔日 1 次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则以同样方法使用 基质记录起效时间井在第 3 周记录患者 EASI 评分症状评分:红斑丘疹表皮剥脱苔薛化,每 一症状的严重程度以0~3记分,0分=无, 1 分=轻,2 分=中,3分=重皮损面积占阴囊面积的比 例评分为0~6分,即:0分为无皮疹, 1 分为<10%,2分为10%~19%,3分为20%~49%,4 分为 50%~69%,5 分为 70%~89%,6 分为 90%~100%EASI 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 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积分下降指数>95%显效:积分下降指数为61%~95% 好转:积分下降指数为 20%~60%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治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计为 有效率同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1.3 统计学分析各组治疗前后 EASI 评分采用%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2结果2.1 治疗前后各组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 A 组患者均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井完成观察 ,对照 B 组退出试验 1 例1.96%),完成试验50例,对照A组退出试验选择其他治疗方法2例4.00%),完成试验48例 治疗后 3 组患者 EASI 评分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表 1)2.2 治疗 3 周后各 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80.39%,对照B组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随访观察结果各组 3 周治疗结束后继续连续随访12 周,观察是否有复发随访显示3组均有一定的复 发病例:治疗组5例9.80%),对照A组14例29.16%),对照B组13例26.00%),治疗组复发 率较低$<0.05)各组按照既往治疗方案仍有效,且治疗组依从性较佳 2.4 安全性评价试验期 间各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 ,如刺痒烧灼感干燥及脱屑 ,均为一过性反应,且一 般不影响继续治疗其中治疗组有 1 例出现轻度刺痒, 1 例出现烧灼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92%对照A组有1例出现刺痒,2例出现轻度皮肤烧灼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对照 B组有1例出现刺痒,1例出现轻度皮肤烧灼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3组试验期间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好转后采用递减外用次数至每日 1 次隔日 1 次巩固疗效,观察至第6周时治疗组及对照A组无新发不良反应病例对照B组有3例出现 皮肤萎缩,3例出现色素沉着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高于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