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泳的原理与方法浮泳是毛主席擅长并提倡的传统泳技浮泳时人体手足 不动,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在水上休息自救与 长距离游泳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根据浮泳时足尖是否 露出水面,浮泳可分为水平浮泳与倾斜浮泳浮泳的动作与 生俱会,十分简单,其诀窍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呼吸"与" 平衡"1) 影响人体的漂浮因素影响人体漂浮的外部因素为水的比重海水的比重大于 淡水,因此海水的浮力较大,在死海人体可漂浮于水面影响人体漂浮的内部因素很多,如肺总容量大小,脂肪 比率,身材比例,骨赂大小及密度等等,其中肺总容量的大 小是人体漂浮的决定因素在学习浮泳之前,应对肺功能与 每个呼吸周期,肺脏含气量的变化,有个起码的了解某些海生哺乳动物,体内具有一个控制身体浮沉的气 囊,当气囊周围肌肉收缩时,气囊缩小,身体下沉;肌肉舒 张时,则气囊扩大身体上浮人体肺脏可视为功能相似的浮 沉调节器,吸气时人体上浮,呼气时下沉,每个呼吸周期肺 内气体容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浮沉肺容量是一次呼吸肺内气体的容量,其容量大小依呼吸 幅度的大小而不同,肺容量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潮气量: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 气量,正常值5 0 0 ml左右。
2, 深吸气量: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即为深吸气量,正常值男2 6 6 0 ml女1900 ml左右3, 补吸气量:深吸气量减去潮气量即为补吸气量,正 常值男2 2 0 0 ml,女1 5 0 0ml左右补吸气量为平静吸 气后所能吸入的气量,它反映了肺的代偿功能说明在平静 呼吸时这一部分肺泡没参加气体交换,通过改变呼吸方式, 使这一部分肺泡在呼吸时充气,以增加人体浮力是掌握浮泳 技巧的关键4,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用力作最大呼气的量即为补 呼气量,正常值9 10 ml女5 6 0 ml左右5, 残气量:深呼气后遗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即 为残气量,正常值男1 5 3 0 ml女1 0 2 0ml左右6,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遗留于肺内的气量,等于 补呼气量加残气量.正常值男2 3 0 0 ml女15 8 0 ml左 右功能残气量是呼气终末时,即水对人体的浮力最小时肺 内气容量,可视为人体漂浮的基本因素7肺活量:最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呼气的量即为肺活 量,正常值男3 4 7 0 ml女2 4 4 0 ml左右由于潮气量 与残气量是相对恒定的,肺活量的大小主要由补吸气与呼气 量决定,补吸气量越大则人体漂浮潜力越大;补呼气量越大 则功能残气量越大,人体在呼气终末时就能保持较高的漂浮 水平,因此肺活量在人体漂浮时是起决定作用的。
8,肺总容量: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等于肺活量加 残气量即为肺总容量,正常男5 0 2 0 ml女3 4 6 0 ml左 右综上所述,维持人体正常气体交换的潮气量,仅占肺总 容量的十分之一,可见肺脏代偿功能之大以上数据源于一 般人的检测结果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者, 其肺活量可超过常人2 0 0 0 ml至3 0 0 0ml,总容量达到 7 0 0 0ml至8 0 0 0 ml,将总容量减去补吸气量约2 5 0 0 ml,即正常呼吸时其肺内气体总量可达4 5 0 0 ml至5 5 0 0 ml换言之,其浮力可达5至6公斤之巨,因此把肺脏 称为人体浮沉调节器是十分恰当的人体组织除骨赂,肌肉,体液,与实质性脏器略重于水 外;胸腔腹腔的内容物,肺脏胃肠及大量皮下脂肪均轻于水 人体的比重约为0.96左右是略浮于水,溺水者因肺脏气体 逸出,同时进入大量的水使肺脏实变,故下沉女性的肺总 容量虽然小于男性,但其骨赂较小且皮下脂肪较多,其漂浮 素质一般优于男性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者因肺活量大于常人,其漂浮素质较高儿童骨骼含胶质较多亦较易漂浮过度肥胖者因脂肪比率大浮力亦大,在水中只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就可以自然漂浮。
正常体重的游泳爱好者在掌握了正确的浮泳姿势后,要 使下肢及足尖露出水面,需要通过呼吸锻练及改变呼吸方式 增加1至2公斤左右的浮力在每一个呼吸周期中,功能残气量是保持人体漂浮的最 基本的因素,其容量越大则浮力越大探索一种既不影响潮 气量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又能增加功能残气量,使呼气终末 时得以增大浮力的呼吸方式,保持人体在呼气终末时肺内含 气量最少时不沉,就是浮泳的关键2) 浮泳的呼吸方法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收缩下降,腹部隆起; 呼气时胸廓缩小,膈肌舒张上升腹部下陷;这种呼吸方式称 为顺呼吸法当吸气时有意识的扩张胸廓,同时使膈肌上升 腹部下陷,呼气时使胸廓缩小膈肌下降,腹部隆起,这种呼 吸方式称为逆呼吸法采用逆呼吸法时,胸廓有意识的扩张弥补了因膈肌上升 而减少的肺容量,保证了正常的气体交换,呼气时则因膈肌 下降减少了气体排出,增加了补呼气量及功能残气量,从而 达到了在呼气终末时,保持肺内有较多气容量的预期目的呼吸方式,根据吸气时以胸廓扩张为主或腹部隆起为 主,可分为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游泳者呼吸时因水压对胸 廓的影响使胸部扩张受限,往往被动的使腹式呼吸加强・ 经过长期的锻练其膈肌肌力增强,呼吸时膈肌上下活动的幅 度增大,有效的增加了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增大了人体的 浮力。
膈肌是分隔胸腔与腹腔的呼吸肌,在自主呼吸时无须意 识支配可保持节律性,同时又具有随意识支配的特性,.通 过有意识的锻练其肌肉的伸展性与收缩力,可获得有效的加 强膈肌的收缩力越强,收缩时下降的幅度越大,则肺容量 越大,浮力越大据测定,膈肌每下降一厘米可增加肺活量 250 - 300ml,经过半年至一年的锻练,膈肌下降幅度可增加 四厘米人体既可凭意识支配膈肌运动,进行逆呼吸法或腹 式呼吸的训练,又几乎不受任何时间与场地的限制,浮泳者 当其呼气终末时无法保持头面部露出水面时,说明功能残气 量不足,只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逆呼吸法或腹式呼吸锻练,随 着膈肌收缩力的增强,均可获得足够的肺容量而使身体漂浮 于水面实际上绝大部分游泳爱好者的肺活量大于常人,他们手足不动呼气终末时仍可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已经具有足够的 功能残气量,只要掌握正确的浮泳姿势,并采用逆呼吸法就 可以水平漂浮水面浮泳时除了采用逆呼吸法增加功能残气量外,还要增加 呼吸量,一般呼吸量为潮气量的一倍或更多.,增加呼吸量 时动员了平静呼吸时没有参加气体交换的肺泡投入工作,使 每个呼吸周期中肺容量增加,从而增加浮力初学浮泳者可采用深吸气后逆呼吸法。
首次深吸气把气 吸满至不能吸入为止,此时补吸气量等于零,即动员平静呼 吸时没有参加气体交换的肺泡,全部投入工作,然后缓慢呼 气,至呼气终末时又快速深吸气,以保持身体漂浮呼气终末时身体即没入水中者,因功能残气量不足所 致,此时可采用深吸气后不完全逆呼吸法即快速深吸气后 缓慢呼气,至口鼻将没入水中时又用口快速深吸气,由于不 完全逆呼吸法时肺内残留的气体尚未呼尽,影响了正常的气 体交换,时间稍久就会出现憋气现象,这时应中止浮泳恢复 正常呼吸因为浮泳姿势从调整到完成约需10至30秒,初 学者更长,采用不完全逆呼吸法至少可保持5至6分钟,因 此给初学者提供了足够的调整时间,否则尚未完成浮泳姿势 的调整又沉入水中,势必影响初学者的信心训练有素的浮泳者其功能残气量已提供足够的浮力, 在呼气终末时仍可保持身体漂浮,同时尚保留全部或部分补 吸气量,即潜在的浮力,浮泳时可动员这一部分潜力完成诸 如交谈,进食,举牌,看书,压砖块,吹口琴甚至吹唢呐等 额外动作,其中以吹口琴与唢呐难度较大3) 浮泳的姿势与调节物体在水中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即物体重力与水的浮力的作用重力与浮力各自形成的合力的作用点,分别称 为重心与浮心,由于方向相反的重力与浮力作用的结果,重 心总是位于通过浮心的垂直线的下方。
如果把通过物体的重心与浮心的垂直线,看成一条潜在 的轴线,位于该轴两侧的物体始终保持作用力的平衡外形规则且内部密度一致的物体,置于水中时其重心与 浮心位于物体的中心点,通过重心与浮心的垂直线垂直于该 物体,当该物体的比重小于水时就均衡地漂浮于水面不规则物体置于水中时,其重心端远离水面浮心端接近 水面当其比重小于水时其重心端部分没于水中,浮心端部 分露出水面,以减少浮心端浮力增加重力从而保持与重心端 的力的平衡人体左右部分是对称的,由于空腔脏器大部分位于上半 身,下身的肌肉与骨骼又明显的重于水,因此游泳者在水中 静止时其下身总是没于水中人体的重心因体位与身材比例不同而异,立位时重心位 于脚底,卧位时位于脐下3-4横指处人体在水中静止不 动时,人体躯干大约与水平面形成7 0度夹角,这时重心位 于臀部,浮心位于通过重心的垂直线上方,相当于剑突位置 (心窝部),通过重心与浮心的垂直线与水平面垂直,与人 体躯干形成的夹角约20度左右要使人体水平漂浮需要采 取适当的姿势,并且调节人体的重心与浮心,使重心上移浮 心下移,使通过重心与浮心的垂直线垂直于人体躯干,人体 就可以水平漂浮水面浮泳的姿势十分简单,即取仰卧位头部前俯,下颏贴近 前胸,双眼注视脚尖,保持身体躯干与下肢平直,双手向上 伸直,掌心向上平放于耳侧,两脚分开如照片所示。
采取上述姿势身体仍无法水平漂浮时,可以通过调节 手,脚,及头部的位置,调整侧身体的重心与浮心具体的 方法是当双手并拢时,重心上移;分开时重心下移双脚并 拢时重心下移;分开时重心上移头部前俯时重心上移;后 仰时重心下移双手离开水面时重心上移;放入水中时重心 下移掌握了上述要领,游泳者就可以根据各自的体形特点, 通过调节双手,双脚,及头部位置找到最适宜的漂浮姿势由于人体的比重略小于水在0.96左右,绝大部分游泳 爱好者在水中手足不动时,可保持颜面部露出水面深吸气 后颜面前胸可露出水面,呼气终末时仍可保持颜面部分露出 水面改用逆呼吸法后,可明显感觉呼气终末时身体上浮的 部分增大这时只要把双手上举贴近耳侧,平放水面保持身 体躯干下肢平直,由于双手上举后重心上移,下身就逐渐上 浮贴近水面,若足尖仍无法露出水面时,就采用双手并拢离 开水面,双脚分开或头部前俯等使重心上移的方法,使足尖 露出水面因为足尖外露是水平浮泳的特征,当足尖外露时 身体水平漂浮于水面,这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人体 就可以轻松地长时间地漂浮于水面了多数初学者当下肢无法露出水面时,往往把头部后仰, 希望通过这一动作使下肢上浮,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由于 头部后仰后,头部没入水中的部分增大,上半身的浮力增大, 重心反而下移,这时应该把头部前俯,使头部露出水在的部 分增大,从而增大上半身的重力,使重心上移初学浮泳时 最好由同伴在水中托住腰骶部,摆好浮泳姿势逐渐放开,以 获得漂浮的感觉,或者在腰骶部垫一块泡沫塑料练习漂浮, 根据进度逐日减少并取去垫块当熟练地掌握调节方法后, 浮泳者可以略为改变姿势,如进食,举牌,翻阅杂志,头枕 双手等等,但均不能持久只有采取上述正常的浮泳姿势时, 人体才能全身心放松,长时间的漂浮水面.有经验的浮泳者,浮泳时可自如的运用逆呼吸法;初学 者应采用快吸慢呼的逆呼吸法;功能残气量不足以获得足够 浮力者,可采用吸气后不完全逆呼吸法;在开始浮泳时均要 深吸气后屏气,等浮泳动作完成后呼气,并采用上述呼吸法在江河流水中浮泳时,应脚在前头在后掌握浮泳的方 向,避免头部碰撞为了适应变动的水流,浮泳者需不断运 用上述调节方法,使人体始终保持水平漂浮,随波逐流犹如一叶扁舟4) 膈肌锻练方法膈肌的收缩力与伸展性越大,其收缩时下降的幅度越 大,当采用逆呼吸法时,由于呼气终末时增加了功能残气量, 使人体在肺内含气量最少时,仍能保持漂浮水面成为可能。
逆呼吸法与腹式呼吸的锻练,可有效地增强膈肌的收缩 力与伸展性在多年的实践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