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纲课标解读】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曲折发展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复习本部分内容要理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掌握每个阶段其发展或不发展的原因,认识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知识概括梳理】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阶段时间原因概况 影响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短暂春天 1912——1919 年较快发展1927——1936 年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萎缩解放战争时期消失建国后[【重点难点突破】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2、概括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特点、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认识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 1840—1956 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请回答曲线 D 发展到高峰的原因包括①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政策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的推动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2.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0 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这说明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3.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和后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共同点是A.都触及到所有制形式 B.都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C.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 D.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C.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6. 1914-1918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是①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②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③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的要求是A.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要求 B.提出调整中国工业布局的要求C.建立君主立宪的要求 D.签定和约的要求8.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 B.社会环境未根本变化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近代军阀割据混战二、非选择题9.“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一 1896 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 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 1956 年”? (5)假如你是 1916 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 20 字) 6)下图为荣德生 1943 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10.长三角地区是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在历史上也曾经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区读下列两幅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请回答:(1)概括说明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2)和图一相比,说明图二所反映的近代民族工业有了哪些发展?分析这次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近代民族工业在轻重工业比例方面存在什么弱点?导致这一弱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高考真题再现】1. (09 山东文综)右图是 20 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2. (09 天津文综)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创建于 1932 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3. (09 海南历史)表 2 1937、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 年16%4.4%7.3%1942 年58%78%49%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4.(09 福建文综)1873--1910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2007 广东卷,历史,6) 右图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 (2008 宁夏卷,文综,30)表 2 1870-1910 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 2 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7.(2008 广东卷,文基,22)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8. (2008 上海卷,历史,共同部分 29)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 1870~1956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 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在 1840~1911 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10、从 1840 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3 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 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重点难点突破】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1)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2)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①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③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如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1)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看,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