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退让边界计算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2KB
约5页
文档ID:459571533
建筑退让边界计算_第1页
1/5

2.3.1 定义退线距离 :系指建筑物后退各种规划控制线(包括:规划道路、绿化隔离带、铁路隔离 带、河湖隔离带、高压走廊隔离带)的距离退界距离 :系指建筑物后退相邻单位建设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城市道路 :系指在总体规划和分区土地使用规划中已确定的及详细规划中规定的主干 道、次干道、支路建筑工程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距离 :系指建筑物临城市道路一侧最突出部分与道路红线 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垂直距离城市道路宽度 :系指该道路两侧规划红线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垂直距离现有城市道路路面边线 :当路面为单幅路时,系指路牙线;当路面为三幅路 ( 机动车道 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以隔离带分隔 ) 时,系指非机动车道路牙线2.3.2 退让规划道路红线距离一般规定:1.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坡道、花池、散 水、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2.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 2 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 0.40 米; 2.50 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 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 1 米,并不应大于 3米;3.50 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 1 米;5 米以上允许突出 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 1 米,并不应大于 3 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 2.50 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 0.40 米; 5 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 1 米3)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 排泄雨水4)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其净高、宽度等应符合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的 统一规定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经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3.退让城市主、次干道的距离 :(1)规划市区范围内的三环路、四环路和外环路 ( 即公路一环路 )以及北京地区的公路二环路,通过城镇地区 (包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规划为城镇建设地区,下同 ) 的路段, 按规划干道红线的要求控制建设; 通过平原农业区的路段, 以规划干道红线为准, 两侧向外 分别各划 100 米为绿化隔离带2)以规划市区二环路为起点,向外放射的九条规划主干道,通过城镇地区的路段, 按规划干道红线的要求控制建设; 通过平原农业区的路段 ( 直到北京辖区边界, 下同 ) ,以规 划干道红线为准,两侧向外分别各划 100 米为绿化隔离带 3)总体规划规定的次干道, 通过城镇地区的路段, 按规划干道红线的要求控制建设; 通过平原农业区的路段,以规划干道红线为准,两侧向外分别各划 70 米为绿化隔离带。

4)规划规定需修建立交的干道路口,位于城镇地区的,按规划立交红线的要求控制 建设;位于农业区的,应按规划立交红线向外划 100 米为绿化隔离带5)已经正式列入全市 "进京第一印象 "工程的"五河十路 "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按照市政 府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五河 "是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北运河; "十路 "是京石路、京开路、京津塘路、京沈路、顺平路、京密路、京张路、外二环路等 8 条主要公路和 京九、大秦 2 条主要铁路注:(1) 九条规划主干道为:京承公路:东直门一酒仙桥一顺义一怀柔一密云一古北口一承德含机场路支线,原定整顿范围超过一百米的部分不变) 京榆公路:建国门一通州一山海关京开公路:西南城角一西红门一黄村一固安一开封京保公路:广安门一六里桥一卢沟桥一良乡一保定京原公路:复兴门一八角一衙门口一潭柘寺一紫荆关—原关京大公路:阜成门一金顶街一三家店一雁翅一斋堂一大同京张公路:德胜门一昌平一德胜口一延庆一张家口京丰公路:安定门一立水桥一小汤山一九渡河一四海一琉璃庙一丰宁2) 规划次干道 (第一批 )为: 十条豁口―平房―通州 ; 广渠门―双桥―通州 ; 天坛东侧路―东高地―青云店―安定 ; 陶然亭豁口―团河―黄村 ; 吴家场-卢沟桥 ; 车公庄大街-模式口 ; 西直门沿京包铁路经清河―老牛湾―昌平 亮马桥―东坝―徐辛庄 ; 黄土坡―良乡―房山―长沟―张坊 ; 燕山石化区―周口店―云居寺―张坊 ; 十三陵(定陵西) ―永宁-白河堡 ; 通镇―马头―觅子店。

朝阳门―定福庄―通州体育馆路-垡头 ; 永定门-南苑 ;西南城角-丰台 ; 西便门-衙门口 ;西直门―小南庄―圆明园―温泉―大觉寺 东北城角―沙子营―高丽营―怀柔 ; 顺义―杨各庄―平谷―海子水库 ; 良乡―闫村―燕山石化区 ; 昌平―南口―西拔子―延庆 ; 怀柔―汤河口―琉璃庙 ;4.退让城市道路的距离城市道路两侧 (即非交叉路口的路段 ) 建设工程与城市道路距离的宽度详见下表建设工程与一般城市道路红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米)養二度、筑\筑开类 \ 高口别\度\0D无口有口无口有口无口有口无口有口居住建筑01(>0)>1(>0)>1(>0)>1(>0)>1(>0)>1(>0)>1(>0)>1(>0)181(>0)>1(>0)>1(>0)>3(>0)>3(>0)>3(>0)>3(>0)>3(>0)301(>0)>3(>0)>3(>0)>3(>0)>3(>0)>5(>3)>5(>3)>5(>3)453(>0)>3(>0)>3(>0)>5(>3)>5(>3)>5(>3)>5(>3)>7(>5)H>60>3(>0)>5(>3)>5(>3)>5(>3)>5(>3)>7(>5)>7(>5)>7(>5)行政、科 研办公01(>0)>1(>0)>1(>0)>1(>0)>1(>0)>1(>0)>1(>0)>3(>0)181(>0)>3(>0)>3(>0)>3(>0)>3(>0)>3(>0)>3(>0)>5(>3)303(>0)>3(>0)>3(>0)>5(>3)>5(>3)>5(>3)>5(>3)>7(>5)453(>0)>5(>3)>5(>3)>5(>3)>5(>3)>7(>5)>7(>5)>7(>5)H>60>5(>3)>5(>3)>5(>3)>7(>5)>7(>5)>7(>5)>7(>5)>10(>7)商务办公01(>0)>1(>0)>1(>0)>1(>0)>1(>0)>3(>0)>3(>0)>3(>0)183(>0)>3(>0)>3(>0)>3(>0)>3(>0)>5(>3)>5(>3)>7(>5)303(>0)>5(>3)>5(>3)>5(>3)>5(>3)>7(>5)>7(>5)>7(>5)455(>3)>5(>3)>5(>3)>7(>5)>7(>5)>7(>5)>7(>5)>10(>7)H>60>5(>3)>7(>5)>7(>5)>7(>5)>7(>5)>10(>7)>10(>7)>10(>7)金融商贸 服务设施(商业、 宾馆等)01(>0)>1(>0)>1(>0)>3(>0)>3(>0)>5(>3)>5(>3)>5(>3)183(>0)>3(>0)>3(>0)>5(>3)>5(>3)>7(>5)>7(>5)>7(>5)305(>3)>5(>3)>5(>3)>7(>5)>7(>5)>7(>5)>7(>5)>10(>7)455(>3)>7(>5)>7(>5)>7(>5)>7(>5)>10(>7)>10(>7)>10(>7)H>60>7(>5)>7(>5)>7(>5)>10(>7)>10(>7)>10(>7)>10(>7)>10(>7)大型集散 建筑(剧 场、展览、 交通场站、体育 场馆等)03(>0)>3(>0)>3(>0)>5(>3)>5(>3)>5(>3)>5(>3)>7(>5)185(>3)>5(>3)>5(>3)>7(>5)>7(>5)>7(>5)>7(>5)>10(>7)305(>3)>7(>5)>7(>5)>7(>5)>7(>5)>10(>7)>10(>7)>10(>7)457(>5)>7(>5)>7(>5)>10(>7)>10(>7)>10(>7)>10(>7)>10(>10)H>60>7(>5)>10(>7)>10(>7)>10(>7)>10(>7)>10(>10)>10(>10)>10(>10)大型医疗 卫生01(>0)>1(>0)>1(>0)>3(>0)>3(>0)>5(>3)>5(>3)>5(>3)183(>0)>3(>0)>3(>0)>5(>3)>5(>3)>7(>5)>7(>5)>7(>5)305(>3)>5(>3)>5(>3)>7(>5)>7(>5)>7(>5)>7(>5)>10(>7)455(>3)>7(>5)>7(>5)>7(>5)>7(>5)>10(>7)>10(>7)>10(>7)H>60>7(>5)>7(>5)>7(>5)>10(>7)>10(>7)>10(>7)>10(>7)>10(>7)(1) 表中数据的度量单位为米;(2) 括号内数字适用于二环路以内地区;(3) 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系指建设工程首层外墙最凸出处与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二层以上部分的距离可以适当减少, 但最小距离不得小于相应数值的下一档数值);(4) 交通开口系指建设工程邻规划道路一侧设置机动车进入建设用地的出入口;(5) 当建设工程临城市道路的面宽大于道路红线宽度时,应按照表中数据乘以 1.1的系数;(6) 规划建筑与规划道路红线距离不一致时,各点距离的平均值不小于上表数值,且最小距离不得小于相应数值的下一档 数值;(7) 有关其他建筑在底层设置不大于 1000平方米建设规模的商业用房时,应按照表中数据乘以 1.1的系数。

8) 城市道路两侧现有建筑物翻建或建设临时性建设工程,按规定保留距离的宽度确有困难的,可适当照顾但建设工程与现有城市道路路面边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6至10米9)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次干道 (含次干道)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 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 隔声措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