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表达与图像的解读 陈宏可摘要:在某种意义上,视觉图像就像文字文本一样是人类情感传达和文化表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图像在制作与表达的过程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与错位图像中存在着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在这些图像被充分理解和欣赏之前,其含义需要被破解文字文本是人们解读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当图像具备了一套公认的能够进行有效交流的符号时,它就具有了类似文字文本的功能了关键词:图像;文本;解读一、前言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和在什么程度上,这个世界都成了图像的战利品,甚至是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的原始人类,已经开始制作图像了几乎没有图像强迫我们闭上眼睛图像自愿地或通过外力被吸引进来,通过人类难以忘却的残存让我们去相信并且沉浸在艺术常有的快乐的梦境中图像的基本定义是:通过人们的感知,而从其语境中被剥离出来的东西,它受记忆的影响因此,图像并非可见物的特有形态图像是在意识形态中并通过它的构建而得以形成,符号学家和图像理论家都将图像设想成沉默的语言图像实际上是一个无声话语的载体,它可以用无声话语来翻译句子无处不在的图像文化与文本文化一样,共同构建着人类的文化交流系统二、图像与其拟像之间的关系图像生产的是一種与原作的相像,仅仅是足以代替原作的东西,但并非是它忠实的副本。
人们将所看到的事物同化为内在的图像,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转换出来,这种转换是对表象进行的一种复杂精妙的处理,它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与原型等效的感性印象,而不是与原型绝对相同的图像,转换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情感,而不是再现自然从广义上说,任何图像都是其拟像的一种再现,同时,这种拟像是有所遗漏的即使再详细准确的真实模仿,也无法取代我们面对真是物体时的直观感受再现所传达的总是远远超过它想要传达的,再现创造了各种断裂和鸿沟,因此,再现无法准确地再造那个真实艺术再现的体制并非是以制造相像为己任的体制,再现只能传达我们思考的、我们想要了解的那个他者,这个他者从来都不完全是真实的,而总是以最真诚的方式表现着真实实际上,真实和现实并非像它们看起来的那样真实和逼真,而且存在着多种真实和现实一)图像的具象表达在具象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只是在再造自然中的图像,而是以某种特殊的媒介术语,创造一个图像,它可以被视为代表现实的某些方面以绘画艺术为例,画家必须在二维表面上,建构一个基本相等的形式来表现三维的自然界绘画存在于或受限制于其表面,正是这一点把它与世界上其他种类的物品区分开来具象绘画是一种状态,相似的程度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心目中的客观对象并非一些从自然引发的东西。
事实上我们所表现的是客观对象的图像或者是符号化的客观图像,并且这种图像提醒我们,图像本身应该具有一种能力,让我们信服我们所看到的作品是绘画,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再现是图像具象表达的方式之一,对于再现,我们指的是与现实有种种联系的一个广泛的范围,如果一件事物与人们与现实中对该事物的认知能够对应时,它就是一种再现而再现的客体有时只是一种象征符号,是现实的一种片面的、异化的形象而且,自然主义的再现风格对于不同文化地域的人们来说,似乎也是一种不可理解的东西二)图像的抽象表达在非具象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以后,另一种图像就出现了:自然世界被分解了,传统的画面结构消失得无影无踪,永恒的元素和物质通过不同的抽象手段被提纯了这些图像并非简单地从具象艺术中抽象出来的,它不允许继续暗示可识别的图像在非具象绘画中,取代对象的是感性世界的隐喻逻辑,并不是由于它们所组成的图像,而是由于它们所制造出来的意义人们会感觉到,所看到的图像与它的实际形象在呈现方式上本质的不同,此时它们之间的差别已经无关紧要了,而是把所绘图像与实际形象建立在一个平等的根基上,使图像更有力地彰显自身图像已经有别于它在传统绘画中的那个样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以往,图像只是一个单纯的对象而已,而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信念的对象人们对于图像,既是自由的,又是受制于它的自由,是因为有关图像自身的信息已经穷尽了;受制于它,是因为它保持在恒常与不可分的状态对一幅绘画中图像的体验必然会导致把绘画本身当作实在的东西,当作一种物品来体验,这会削弱绘画作为视错觉的呈现先前绘画所追求的,而与之相对的现代绘画无法回避的是它视觉的错觉特征总之,绘画是由图像构成的,不管是否能从中辨别出人物和场景的形态当我们用某种概念化标准来衡量图像时,图像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模糊化和抽象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图像是抽象的,它源于人特有的一种抽象能力三、图像的解读与阐释我们通常受过如何阅读文字读物的训练,通过词句、语法等单元构成的理解,去解读文字文本所表达的准确意义同样,图像也可以用文字文本相同的精确度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像解读文字文本一样地去解读图像,图像是有待解读事物的可见语言视觉经验与语言类似,二者都是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对图像的解读始于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图像体验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地探寻,这就需要主动地思考我们是如何观看,或者以何种方式进行观看的图像总是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受到画家领悟力的影响,至少在制作过程中是这样。
视觉图像是人造的,图像被不同的人、因不同的原因、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和使用,而这些对于图像所承载的意义至关重要我们不仅感知对象与事件构成的现实世界,而且必须了解某种文明的独特习俗与文化传统的另一世界社会和文化影响着艺术家的感知和主题来源,因为脱离艺术作品被创作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人们不可能充分理解这样艺术作品纵观绘画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时代就会产生与那个历史时代相适应的艺术,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或思想倾向都会不同程度地都会渗透到那个时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和图像中去,任何一种图式风格都反映了视觉技巧和习惯,从而反映特定的社会经验,而这些视觉技巧和习惯正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艺术手段的一部分一件艺术图像是艺术家洞察力的体现,并通过他的想象力使之成为可能,如果从艺术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出发,人们就有可能了解整个历史时期的精神、思想倾向或氛围而观赏者也会根据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和社会去解读作品,这些信息可以为这些图像的解读和构成分析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参照物,呈现一个清晰的图像发展和变异的逻辑艺术作品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即“当根据其背景审视艺术作品时,它变得富有诗意;而通过阅读艺术作品,文化变得可以理解”。
这是因为,艺术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那种文化的艺术惯例中进行创作艺术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因此可以通过艺术来探讨社会和时代出现的各种真实的现象正如我们逐渐把一幅画中的图像理解成画家表达心境的一种尝试,我们也趋于把美学意义上的反应视为在此心境的再次体验作者无法完全决定我们从他的图像中想象出什么,所有的这一切还取决于观者的态度任何一种图像的意义都是灵活多变的:同一图像的展示可以体现出另类的阐释立场,阐释折射了整体文化,是由艺术家、社会和观众调动起来的综合因素阐释只是理解的方式,而不是关于观看的方式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形形色色的圖像中的意义进行比较,从多种阐释语境来把握意见,而这样并不会减少任何一个语境的重要性和价值不同欣赏者会从不同视角阐释一幅图像,这些阐释很可能迥然不同然而,每一种不同的阐释都拓宽了对艺术品风格和发展的理解,所有的这些,一同丰富并构成了图像的内容,并使得多重的和相互抵触的阐释成为可能解读在这个意义上的意思就是彻底地重新表达和更新,这是个创造新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图像可能有它自身的效果,但总是会受到其多种不同用途的中介作用,因此图像所定义的东西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够完全成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图像不应该仅仅是被凝神地观看,更应该用心用各种方法去解读图像中存在着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在这些作品被充分理解和欣赏之前,其含义需要被破解,当它具有一套公认的能够进行有效交流的符号时,它的功能就像语言一样了梅洛庞蒂说:语言在言说,而绘画的声音即寂静的声音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人们不停地生产图像,就像人们也不会停止分析和解释图像的努力一样视觉符号就像语言符号那样,其价值仅仅来自它们所允许的组合文本不是可说物,图像也不是可见物其可见形式仅仅是不可见思想的符号图像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能自己形成一个世界的封闭的对象不同类型的图像是不同社会阶级的产品,每一个关于图像内涵的定义都来自某些社会团体,每个社会团体对图像内涵的定义都有其各自的观点和见解这些不同观点和见解本身在文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不同文化团体的价值观和思想,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团体对艺术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并且会争论不休四、结语“在现代的这个时代,人们比较喜欢符号而不是所指物,喜欢复制而不是原创,喜欢再现而不是真实,喜欢表象而不是本质如今的观众始终明白图像是经过处理和加工的,他们允许自己放下怀疑,以便享受现实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