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能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不独占玩具 3、能听懂成人的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欢手工游戏,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粘贴、撕纸等技能 5、喜欢唱歌,玩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三)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1:我喜欢的玩具(谈话) 准备: 1、事先将教育意图渗透给家长,征得他们的配合,将幼儿喜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2、有意识的带领幼儿参观班上的玩具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喜欢的玩具 过程: 1、每周请幼儿带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游戏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互换玩具玩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找机会与幼儿交谈谈话内容可围绕玩具的外形、色彩、玩法等进行,从中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特点,以便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游戏:我把送回家 (1)请幼儿从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喜欢"的短语。
(2)幼儿自由玩一会玩具,听到信号后(如铃声、音乐声),把玩具放回原处,并大声说:"我把送回家啦" 建议: 1、这样的活动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2、为幼儿提供的玩具应具备以下特点:体积大,色彩鲜艳,能活动或能发出声响 活动2:猜一猜 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及班级的部分玩具 过程: 1、在幼儿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儿能力而定),待幼儿依次认识它们以后,用一块布将他们全部盖住,问幼儿: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儿答对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说出来,若确实答不出,教师可以掀开布的一角,提示幼儿 2、同样采用上面材料与方法,盖上布以后,教师拿走一件玩具,再掀开布请幼儿猜,哪件玩具不见了 3、教师用一块布盖住一件发响玩具,在布下使其发声,请幼儿依据声响进行辨别和判断,猜出玩具的名称 建议: 1、以上活动内容可分为几次活动来进行,并可依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此活动适合小组或个别进行,以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随时调整活动的难度 活动3:红苹果 准备: 每人一个红苹果,榨汁机一台,苹果酱一瓶 过程: 1、尝苹果 (1)老师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吃一种好吃的东西。
谁能把小眼睛闭好,好吃的东西就会跑到他的嘴巴里去" (2)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幼儿口中,请幼儿品尝后说出吃的是什么? (3)每人一个苹果,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将苹果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请幼儿观看榨汁的过程,每人尝一尝苹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现苹果酱,请幼儿品尝,猜一猜这么好吃的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学唱歌曲:苹果 (1)教师演唱歌曲 (2)询问幼儿歌曲内容帮助有而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们常常吃,脸儿也像红苹果",使幼儿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幼儿园教案设计格式与要求 幼儿园教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二、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三、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
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五、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七、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 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 from sign 2021100623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