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潮州话的形成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04KB
约2页
文档ID:411057789
潮州话的形成_第1页
1/2

1. 潮州话历史概述潮州话,又称潮汕话,河洛话,岭东话汉语方言之一,与闽南方言基本同宗但有较 大区别本土集中分布地区为现潮州,揭阳,汕头三市,海陆丰地区,丰顺南部及大 埔县小部分地区,福建云霄,诏安,东山等县亦通行潮州话潮汕本土地区于秦汉时期多为越人所居,风俗保留古越遗风并受中原文化影响,文化 尚未兴开,仅设揭阳一县,其时之语言为何已不可考证,以理推之,当时应该有两种 民系的人存在,一种为古越遗民,一种是秦皇开发南方所迁中原移民,语言并未很好 融合至于魏晋时期,来潮北方遗民渐多,语言开始融合但与今天的潮州话却存在较大差 异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躲避战火难逃,部分至闽,小部分到达潮汕地区,因此今 天的潮州方言仍保留部分南朝古语隋唐时期是潮州这个名字正式出现的时期,而今天的潮州话很大部分来源于隋唐时期 的中州官话宋代是潮州话真正形成并稳定下来的时期,一方面是大量闽人到潮为官,另一方面则 是十几万莆田人为避战火而逃至潮汕地区这一部分人的后裔也成为今天潮汕地区民 众的主体,因此他们所带来的古莆仙方言也奠定了今天潮州话的基础,此后的潮州话 虽然也经历了与客家话等语言的融合,但基本保持了南宋原貌值得一提的是,这部 分的莆田人同样是在魏晋至隋唐期间移民至福建的,因此在语言上与唐朝中州官话差 异较小,这也是今天认为潮州话是中州官话的遗存的原因所在。

从宋元之后,潮州地区与中原地区再无大规模人口沟通,因此语言变化较小但与海 外联系的密切,使得明清时期的潮州话里出现了部分舶来语2. 潮州话分区片介绍广义上的潮州话可以分为三片:潮州片,葵普片以及闽南片所谓潮州片指今天潮州市以及汕头市区,揭阳市区,澄海,南澳及丰顺地区葵普片 指今天惠来(古为葵谭),潮阳,普宁地区闽南片则指海陆丰地区及靠近潮州的福 建云霄,诏安等县三个语言区片的划分方法众说纷纭,但很明显这三个区片里的潮州话存在着明显差 异例如:在潮州片发e的音往往在葵普片发U的音而在闽南片发i的音如鱼, 书,资等字)有意思的是,在三个片区称呼第二人称单数虽然也符合这个规律差 异,但实际上他们又对应着不同的字,葵普片发音为“露”,对应字为“汝”,潮州 片为“乐”,对应字为“尔”,闽南片为“立”,对应字为“你”从这个简单的现 象中我们可以猜想出两种结论:一. 潮州话的三个片区中存在着明显的存古时代的差异,这一点也得到很多学者的论 证,一般认为葵普片存古时代最古,存古量最大其次为潮州片,最次为闽南片 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与地区封闭性有关,相对而言在历史上葵普片对外交流较少, 而潮州片作为府城在地与外界保持一定联系且该区域内有大量后来迁移至此的客家 人,闽南片则相对处于潮汕与外界连接的地区,受粤语,泉州方言等的影响,因此 产生较大变化。

二.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一些汉字的出现不是人为刻意创造,而是在传播的过 程中由于地方及族群语音差异而后来添加虽然三个片区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不影响沟通3. 潮州话与客家话客家人迁移至潮汕地区大约在宋末元初,在饶平县东山镇有一座名为潮阳楼的客家土 楼,建成于1344年,是潮汕地区有载的最古老的客家土楼,为吕姓族人聚居(惜于文 革期间为红卫兵焚毁)由此可推断客家人迁移至潮时间在此前一段时间内此后客 家话与潮州话逐渐融合,例如在潮州话里并无“喊”一字所对应的发音,而在部分与 客家混居的地区中潮州话出现此字音并与客家话发音一致,同样潮汕地区的半山客家 话中亦借用了一部分潮州话并为客家话所同化,部分地区的客家民系具有潮州与客家 的双重民系身份,长期通婚与交流使得两种语言在这些地区(如饶平中部东山三饶等 镇,揭西地区,海丰县部分镇等)4. 潮州话与电白黎话,海话,湛江雷州话,海南捱话这几种方言同样源自古莆仙方言(古兴化语),但又有一些不同相对而言,潮州话 与雷州话对整个语系的保存较为完整但雷州话受各自产生变异而电白黎话,海话及 海南捱话则处于粤语方言岛及壮语方言岛的包围下,流失大部分原有词汇,但也因为 方言岛的作用,其保留下来的发音更接近古兴化语发音,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