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测试大纲一 测试项目1.电量1.1 技术要求1.2 试验方法1.2.1 计量准确性1.2.2 存储功能1.2.3 有功计量方式1.2.4 象限检查1.2.5 无功计量方式1.2.6 总及分时电量1.2.7分相电量2•需量(重点)2.1技术要求2.2 试验方法2.2.1 需量计量和周期时间的准确性2.2.2 停电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3 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4 时钟调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5 费率时段切换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6 功率潮流方向改变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7 需量周期变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2.2.8 需量周期输出信号端子2.2.9 需量存储2.2.10 最大需量清零及其事件记录2.2.11 无功需量组合方式(后续)3. 费率时段功能3.1 技术要求3.2 试验方法3.2.1 套套时区时段的关系3.2.2 两套时区时段切换3.2.3 费率时段计量3.2.4 时段投切误差3.2.5 周休日与公共假日3.2.6 约定冻结4. 变量数据(瞬时量)4.1 技术要求4.2 试验方法4.2.1 电压检测4.2.2 电流检测4.2.3 功率检测4.2.3.1 有功功率4.2.3.2 无功功率4.2.4 功率因数5. 参变量数据5.1 电表运行方式特征字(1-7)5.2 通信速率特征字5.3 铭牌5.4 日期与周次5.5 时间5.6 电池工作时间5.7编程有效时间6. 事件记录 重点:电压合格率(过结算日进行结算)6.1 技术要求6.2 试验方法6.2.1 失压6.2.2 欠压6.2.3 过压6.2.4 断相6.2.5 全失压6.2.6 掉电记录6.2.7 失流6.2.8 断流6.2.9 过流6.2.10 潮流反向6.2.11 过载(过负荷)6.2.12 电压不平衡6.2.13 电流不平衡和电流严重不平衡6.2.14 电压逆相序6.2.15 有功需量超限6.2.16 总功率因数超限6.2.17 开表盖记录6.2.18 开端钮盖记录6.2.19 校时记录6.2.20 编程记录6.2.20.1 开关编程键的编程记录(没有进行远程编程)6.2.20.2 远程设置的编程记录(没有编程键)6.2.20.3 两者同时编程6.2.21 电压合格率记录6.2.22 远程拉合闸记录6.2.23 最大需量清零记录6.2.24 事件清零记录(没写)6.2.25 电表清零记录7. 显示(轮显、键显、遥控显示)7.1 技术要求7.2 试验方法7.2.1 轮显7.2.2 键显7.2.3 停电显示7.2.3.1 停电轮显7.2.3.2 停电键显7.2.3.3 停电红外抄表7.2.3.4 停电唤醒功能7.2.4 遥控显示7.2.5 故障异常显示7.2.6 事件异常显示8. 冻结数据8.1 技术要求8.2 试验方法8.2.1 定时冻结8.2.2 瞬时冻结8.2.3 约定冻结8.2.4 日冻结8.2.5 整点冻结8.2.6 模式字中没有要求冻结的数据9. 负荷记录9.1 技术要求9.2 试验方法9.2.1 负荷模式字9.2.2 修改负荷记录间隔9.2.3 停电处理9.2.4 修改电表日期时间9.2.5 负荷记录最大容量10. 远程费控功能10.1 身份认证10.2 密钥更新10.3 数据回抄10.4 远程控制10.4.1 拉合闸、报警、保电10.4.2 第二类数据二 测试内容1.电量1.1 技术要求:a) 具有正向、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象限无功电能量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 功和组合无功电能量。
b)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有功、无功电能量应对尖、峰、平、谷等各时段电能量及总电 能量分别进行累计、存储;不应采用各费率或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 能量c) 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不应采用各分相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1.2 试验方法:1.2.1 计量准确性有功: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额定电压、标定电流,cos①=1 (有功),走字12min,计 算出理论应走的电量,W0=P台体X0.2h,抄读电表的有功功率与有功电能示值与计算的理 论值进行比较,验证表计的计量准确性无功: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额定电压、标定电流,sin①=1.0 (无功),走字12min,计 算出理论应走的电量,W0=P台体X0.2h,抄读电表的无功功率与无功电能示值与计算的理 论值进行比较,验证表计的计量准确性1.2.2 存储功能:1) DL/T 645—2007 中有三个结算日,都用于电能结算,需量结算是每月结算一次,约 定在DL/T 645—2007协议中的每月第1结算日(数据标识:04000B01 )进行转存,转存后 当前清零,在其它结算日,如果设置使电能进行转存,则对应的这个结算日需量数据补FF。
2) 将三个计算日分别设置为1 日 0时、 15日 00时、 28日 23时:3)过第 1 结算日转存:上电运行使电表当前及上1 结算日产生电量数据,例如电表时钟 为2011.03.29,停电流后,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电量数据,设置日期时间为2011.03.31 23:59:50,过零点后抄读当前、上 1结算日及上2结算日电量数据,当前电量数据应保持不 变,当前电量转存到上 1 结算日,上1 结算日转存到上2 结算日4)过第2结算日转存:加电流运行5-10min后确保当前电量大于上1结算日电量,停电 流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电量数据,将日期时间设置为2011.4.14 23:59:50,过0点后, 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2结算日电量数据,当前电量数据应保持不变,当前电量转存到上 1 结算日,上1 结算日转存到上2结算日5 )过第3结算日转存:测试方法与第2结算日方法类似6) 掉电结算:掉电过结算日,上电后电量数据应不发生变化7) 跨月结算:可设置日期时间进行跨越转存,具体做法应与研发沟通,视具体情况而定8) 每月结算日设成其他参数(自动抄表日的日 01-28,时00-23,推荐1日 00时, 15日 00时, 28日 23时),同上述方法是否正常结算。
这样一直做5个月,直到最后一次结算电 量覆盖第一次结算电量9) 电量存储可与需量存储(2.9)一同测试,以减少测试周期1.2.3有功计量方式:有功计量有组合有功计量、正向有功计量、反向有功计量有功组合方式特征字: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保留保留保留保留反向有功(0不减,1减)反向有功(0不加,1力口)正向有功(0不减,1减)正向有功(0不加,1力口)可将组合有功方式特征字设置为:组合方式电量计量01正向有功02-正向有功04反向有功05正向有功+反向有功06反向有功-正向有功;080-反向有功;0909=正向有功-反向有功;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正向电流Imax走字5分钟后,再加反向电流Imax走字3分钟, 根据设置的计量方式验证组合有功电能是否计量准确例如组合方式特征字为 02,则组合有功电能=-正向有功电能,即组合有功电能的最高位 置 1,代表组合有功电能为“-”值,走反向电流时,组合有功电能与正向有功电能均不计 量,只有反向有功电能计量其他组合方式测试方法类似,尽量每种计量方式都测试1.2.4 象限检查 电压、电流同相时在纵坐标上,方向为顺时针表示,且正在运行的象限显示为深色 其余三个象限为浅色。
定义:输入有功(+A)只加电压时象限不漂移,固定在第I象限加电压电流,正向,功率因数0.5L,角度设为60度,1象限为深色,II、III、W象限为浅 色加电压电流,反向,功率因数0.5C,角度设为120度,11象限为深色,1、III、W象限为 浅色加电压电流,反向,功率因数0.5L,角度设为240度,11像限为深色,1、II、W象限为 浅色加电压电流,正向,功率因数0.5C,角度设为300度,W象限为深色,1、II、II像限为 浅色1.2.5 无功计量方式: 无功组合方式 1、 2特征字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IV象限(0不减,1减)IV象限(0不加,1 加)III象限(0不减,1减)III象限(0不加,1 加)II象限(0不减,1减)II象限(0不加,1 加)I象限(0不减,1减)I象限(0不加,1 加)可将组合有功方式特征字设置为:组合方式电量计量01I象限05I象限+II象限;50III象限+IV象限;11I象限+III象限;44II象限+IV象限;81I象限+IV象限;80V象限;15I象限+II象限III象限;55I象限+II象限III象限+IV象限;21I象限-III象限;84II象限-IV象限;25I象限+II象限-III象限;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电流Imax分别在I、II、III、IV象限各走字3、5、6、7分钟后,让 每个象限都有无功电量,再根据设置的无功计量方式验证组合无功电能是否计量准确,尽量 每种组合方式都能验证。
例 1:无功 1=1+11(05),无功 2 反向=III+W(50)当运行在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当运行在I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当运行在III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W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例 2:无功 1= III- II,无功 2= I -W当运行在I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当运行在I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减少,当运行在II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W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减少例3:无功1= I + II + III + IV,无功2不计当运行在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当运行在I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当运行在III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W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其他情况类推,不可能每种方式都测试,但要尽量将1个象限, 2个象限、 3个象限及4个 象限的组合涉及到,修改组合方式特征字后要进行清零操作1.2.6 总及分时电量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Ib、cos①=1.0(或sin①=1.0)条件下,读取总及各分时电能量(初 始)示值,仪表(在各费率时段)连续运行0.5h,在每个费率时段结束后,读取总及各分时 电能示值,计算出总电能计数器及(各)相应的计数器电能示值的增量,将总及各分时电量 进行比较。
计算比较在进行以上测试时,任何时刻的(总电量-尖峰平谷电量之和)W 0.01 %(△ —1)所走费率数kWh注意在进行以上测试时,看是否有丢电量情况发生(特别是上下掉电过程中)1.2.7 分相电量电表分相计量有功电能的准确性, A、B、C 分相有功电能的测试方法:三相电压为100%Un, A相电流为Imax, B、C相电流为0, cos①=1 ;在此状态下分别走 正、反向有功总电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