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需要掌握的技巧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指挥站立要稳,身体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双脚分开,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觉舒适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达指挥的双手蕴涵着丰富的合唱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一定的意图手是合唱指挥的主要工具 手的基本姿势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常用姿势 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下,形状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觉击拍点位于中指的掌指关节处,击拍时手腕一定要保持稳定,千万不能上下摆动右手掌心永远向着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着侧内方、侧内下方及侧内上方,除极特殊需要,掌心不应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 表示强而有力,强收拍时经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轻捏,表示弱,弱收拍时也经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张,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侧内方、侧内上方,稍呈紧张状态,表示强而有力手臂逐渐向上抬起则表示渐强指挥线条由手来完成,小臂附着于手的运动,大臂则跟随小臂运动当手向中央收拢时,小臂收回,大臂逐渐靠近身体;手向侧前方运动时,大臂则逐渐离开身体两侧指挥的基本姿势须结合击拍动作经常练习,是指挥者必不可少的功课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二、指挥的击拍动作 击拍动作是指挥者进行指挥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工作的成败击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击拍 是由肩部发力并带动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个击打动作感觉与拿锤子钉钉子相似这个动作的最低点力量最大,被指挥理论称为拍点 2、反射 是由击拍后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弹动作感觉与击鼓后的反弹动作相似 认真体会:点前加速、肌肉紧张;点后减速,肌肉放松是掌握击拍动作的要领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业余指挥要下一定功夫练习 三、指挥的击拍技巧 为了适应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就要调整击拍与反射角的大小和击拍过程的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击拍技巧类型一般规律是:快速、跳跃、节奏强的音乐,击拍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节奏缓和的音乐,击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基本指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线型 击拍线条为自上而下的直线,拍点十分清晰,反射角为锐角,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十分明显直线型是击拍动作的基本形态,多用来表现中速和较快、快、很快速的音乐及非连音、跳音〔顿音、断音〕的唱法 2、斜线型 击拍线条为斜线,拍点清晰,但反射角不如直线型尖锐,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明显。
适用于表现适中的速度和力度,以及非连音为主的唱法 3、弧线型 反射线条为较大斜线,击拍线与反射线呈弧线连接,拍点只在内心的速度感觉中存在,几乎没有击拍点前后加速和减速的感觉;适合表现慢速、抒情、力度较弱的连音唱法 指挥法是在指挥者的指挥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指挥者可在指挥实践中正确、灵活、综合使用和创立不同的指挥方法 四、指挥的动作技巧 指挥法带有很强的技巧性,学习者必须通过经常、认真地练习方可获得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亊项: 1、认真体会有关理论和技术要领; 2、保持正确的姿势; 3、注意双手动作的范围; 4、手腕支撑着手的动作,不要上下摆动,掌心要始终向下或前下方; 5、双臂抬起自然,不要高举在胸前,双臂不要夹紧; 6、双肩放松,不可随击拍动作上下耸动; 7、肘部放松、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也不能过分向外撑出; 8、击拍线条要始终在前面的纵平面上,上下左右进行,万万不可挥向合唱团; 9、基本的击拍练习,是指挥者的必练功课这种练习简单而枯燥,但必须熟练掌握 五、设计指挥图式的原则 指挥图式是按照节拍的强弱规律设计的,节拍的强弱无非有强拍、次强拍、弱拍三种情况。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用力的方向大都是自上而下的,重心向下、离心向上才符合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设计指挥图式也须遵循这个原理 于是,就产生了以下原则:击拍动作方向:强拍由上向下,次强拍由内上向外下,弱拍由外上向内下反射动作方向:反之以上是设计指挥图式总的原则 偶而弱拍的方向会和次强拍的方向重叠,虽然方向相同,但线条的长短、拍点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 1、强拍 自上而下的直线; 2、次强拍 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长斜线; 3、弱拍 自上而下向内或向外的短斜线 反射线总是于击拍线方向相反,并用直线、斜线、弧线使击拍线连结起来 指挥图式并没有统一规定,也不是每个人的指挥图式都必须完全一样指挥图式是可以自己设计的,只要符合音乐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符合物体运动力学原理,遵循指挥图式设计原则,指挥起来舒服、自然就是合理的 有的合唱指挥在其著作中认为:弱拍是自下而上的托举动作,我是不赞同的弱拍的击拍怎样托举不能理解 我认为:在基本的指挥图式中,只要是击拍线,无论是强拍、次强拍还是弱拍总的趋势都应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击拍动作是需要发力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重心向下的原理只是为了区别强拍、次强拍和弱拍,有上下线、上下长斜线和上下短斜线的细微差别。
我们知道:反射线总是与击拍线的方向相反的,反射动作是需要放松的,反射线才符合离心向上的原理有一些初学者在指挥过程中,常出现反拍现象,就是违背了指挥图式设计原则的原故 六、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 a、二拍子 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第二拍的拍点可稍高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 对称进行 b、三拍子 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 2、复拍子 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 由(2+2)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四拍 b、六拍子 由(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 由(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 由(3+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十二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 由(2+3)或(3+2)组合而成每小节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五拍 b、七拍子 由(2+2+3)或(2+3+2)或(3+2+2)组合而成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或(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
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七拍 七、起拍 起拍是指挥的第一个动作,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团从预备至开始的指挥过程在起拍动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开始时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因此,起拍是指挥的一个重要步骤起拍动作包含三个部分: 1、预备 眼睛首先环视合唱团,以集中合唱团员的注意力,面部表情坚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满着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对合唱团成功演唱的期待双手缓缓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右手稍高,双手距离约二十公分,高度在胸部以下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钢琴一件乐器,可只用右手做预备动作,左手则在引进合唱时加入指挥动作如果伴奏是一个较大的乐队,则需要双手做预备动作指挥在排练时,不要养成在预备动作中讲话的不良习惯因为,指挥在做了预备动作后,合唱团员注意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随时准备吸气演唱,预备时间过长就会使大家松懈久而久之,预备动作会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吸气 吸气是起拍过程中关键的动作它的动作要领是:吸气前的预备动作双手必须是静止状态,位置在起拍前一拍的拍点上然后明确、果断地做出吸气动作,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吸气动作实际上就是已经练习过的反射动作。
指挥在做吸气动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和合唱团一起吸气吸气是合唱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吸气的速度应和歌曲的速度、律动一致吸气动作开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点并与起拍动作相连,吸气动作的方向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不能正确联结到指挥图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导致混乱,吸气与起拍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3、起拍 吸气之后击出的第一拍称起拍,并从这一拍开始进入指挥图式,合唱团在拍点上进入演唱 由于歌曲开始拍可以处在小节内的不同位置,所以,又有正规节奏起拍和非正规节奏起拍之分正规节奏起拍:即在小节线后第一拍、强拍处起拍;非正规节奏起拍:是指在非强拍处起拍无论哪种起拍,预备动作总是在图式前一拍的拍点后,吸气动作则是在这一拍反射线上起拍就是合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个音符要在拍点上唱出 下面说明几种常见的起拍图式: 强拍起拍 进行曲、欢快情绪的起拍:动作要干脆、有力拍点清晰,反射动作轻快 抒情曲、委婉情绪的起拍:动作要柔和、连贯拍点清楚,反射动作缓慢 b、弱拍起拍 c、分割拍起拍:即单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挥图式与以上图式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整拍起拍时,吸气在指挥吸气动作的同时进行,起唱在击拍点上;分割拍的起拍时,吸气在拍点后的前半拍进行,起唱则在后半拍。
指挥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割拍起拍的吸气动作,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 1、把原来的吸气动作做为吸气的预备动作; 2、把原来的击拍动作想像成吸气动作起拍时,吸气预备动作的范围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气动作 八、收 拍 收拍是指挥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个动作,与起拍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有时,合唱作品的结束给人留下的印象,比开始还要深刻,它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指挥的收拍动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绎得尽善尽美,切不可草率从亊 收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预备 这个动作与起拍的吸气动作相同,在歌曲最后一拍的反射线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线预备动作的大小,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预备与收拍同样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2、收拍 这个动作指示着合唱团声音的停止,收拍动作的设计也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无像标准件一样的统一规定 收拍点理论上总是在结束拍下一拍开始的地方,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曲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