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专业伦理3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7KB
约4页
文档ID:35601985
教师专业伦理3_第1页
1/4

第三讲 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类型与层次教师团体如果要主张专业自主权,争取专业地位,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对教师从教行为既有指导作用又有约束力的职业伦理规范,以使教师克尽职守,属于职业道德义务,从而赢得民众的信赖和尊重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哪些道德义务呢?我们在分析“一虎一席谈”有关范老师先跑事件的电视辩论时,识别出了教师对学生、对教育行业及同事同行的负有职业道德义务范老师意识到了作为教师负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的义务他事后的反省也表明,他承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负有合理保护学生使其免受伤害的义务但是,他拒绝承认老师有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生品德和价值观施加积极影响的义务另一方面,范老师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学校、领导、同事免有职业道德义务,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作为教育界一名工作人员对教育行业、对整个教师队伍也负有道德义务教师除了要向学生和教育行业尽义务,还有其它职业道德义务吗?一、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分类我国大陆 2008 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严格依照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类型分类陈述但大致上可以说,大陆师德规范的第一条“爱国守法”属于教师对国家的义务,第二条“爱岗敬业”和第六条“终身学习”属于对职业的义务,第三条“关爱学生”和第四第“教书育人”属于对学生的义务,第五“为人师表”勉强属于对社会的义务。

但是大多数地区和国家颁布的师德规范,是分类陈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的例如:(1)台湾教育学术团体1977 年通过的《教育人员信条》,包括了教师对专业、对学生、对学校、对学生家庭与社会、对国家、民族和世界人类等 5 类义务;(2)香港香港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 1990 年制定的《香港教育专业守则》,规定了教师对专业、对学生、对同事、对雇主、对家长或监护人、对社会等 6 类义务;(3)马耳他教育部 1988 年颁布的《教师伦理规范》,包括了教师对所照管之学生、对同事和教学专业、对学生家长及社区等 3 类责任或义务;(4)新西兰教师委员会颁布的《注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对家长或监护人及家庭、对社区、对专业等 4 类的义务;(5)教育专业人员国际联盟组织“教育国际”2004 年大会通过的《教育国际伦理宣言》,包括教师对专业、对学生、对同事、对管理人员、对学生家长的道德义务各地师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划分不尽相同,少的有 3 类,多的达到 6 类正如前面的分析,担任教职的人作为公民对社会和国家负有一般义务,不必在师德规范中特别列出,教师对社会和国家还负有特殊义务,那就是教书育人,培养好年轻一代,而这正是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教师对待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负有的道德义务,一般而言遵循的就是私人生活的道德规范,特殊而言则可以落实在对学生的义务之中。

至于教师对于同事同行的道德义务,也是可能非常合理地归并在对待专业的业务上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基本的类型就是两种:第一是对学生的义务,第二是对教育专业或教育行业的义务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层次与多数成文师德规范把重点放在对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分类陈述不同,个别师德规范把重点放在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分层陈述上例如,台湾教师会 1989 年通过的《教师自律公约》,在第二部分运用肯定性陈述,阐明了“教师应引以为念,以建立教师专业形象”的“教师专业守则”;在第三部分运用否定性陈述,规定了“教师应引以为诫,以维护教师专业之形象”的“教师自律守则”比较而言,“教师专业守则”实际上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针对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准;而“教师自律守则”实际上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则,针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斐济群岛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教学专业伦规范》,除了规定教师专业道德的基准和底线之外,还阐明了教师专业道德的高标它在第一部分“总则”和第二部分“专业目标”表达教师的专业道德理想,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孜孜以求的道德高标;它在第三部分“专业操守”和第四部分“专业忠诚”,确立教师专业的伦理原则或道德基准;在第五部分“失德行为”划定了教师专业服务中不可触犯的道德底线。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一套完备的师德规范通常既的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高标,也有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行为基准,还有限定教师职业行为底线的职业道德规则三、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透视有没有一种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分类和分层都非常清晰的专业伦理规范呢?有,那就是美国教育协会 1975 年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链接附件 20)这套规范自 1929 年颁布以来,每隔十一二年修订一次,1975 年修订成形,至今未变,现在已经成这世界上最为完善的一套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前面提及的许多国家或地区成文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或教学伦理规范,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美国这套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影响1948 年中国教育学会曾经草拟和讨论过一套《全国教育专业道德规约》,这套“规约”就是参考美国教育协会的专业伦理规范制订的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由序言和主干部分构成序言简要说明规范颁布的目的及规范的执行和修订程序,提出教育专业恪守的道德标准,还特别申明美国教育专业工作者信奉的道德理想主干部分阐明教育专业遵循的两条道德原则,一条是涉及对学生的义务,另一条涉及对教育专业的义务每条原则又分别统帅 8 条教育专业必须厉行的道德规则。

仔细阅读这套规范,然后用它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国的教育行业道德规范存在许多不同,我国师德建设可以从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获得一些重要经验研读美国师德规范,并与我国师德规范比较,思考并讨论:中美师德规范存在哪些差别?我国师德建设可从美国教育伦理规范中获得什么启发?仅从两国规范的名称就可以透视出两者的一些明显的差别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用于从事普通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不适用于幼儿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适用于高校教师,也不适用于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适用于全体教育专业工作者,无论校内校外,也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我国大陆更倾向于把教师工作看成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因此颁布的师德规范称作“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教育界有着更高的抱负,试图将教育工作建设成为一门“专业,所以颁布的行业伦理规范称作“专业伦理规范”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由美国教育专业组织“全国教育协会”制定并由其代表大会通过的它是行业自治的规范,一半是维护教育专业服务对象权益的职业规范,另一半是维持教育专业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和声誉的职业规范,较充分地体现出专业自身的诉求我国大陆的师德规范由主要国家教育部和教师工会共同颁布,带有明显的官方性质,因此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意志,甚至包含了教师工作的政治规范等。

由于它不是教师自身的行会组织制定的,所以几乎没有维护专业声誉和利益的任何条款前面所说的那位范老师,向学生道歉了,向校长道歉了,向公众道歉了,就是没有教育行业全体同仁道歉这在中国大陆,不足为奇中国有多少人会真正承认教师对于教育行业负有义务呢?三、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透视让人感到最为明显的差别是,美国那套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我国大陆颁布的师德规范虽然也有具体的要求,但总的来说比较抽象,操作性不够相对而言,大陆的师德规范以美德伦理为基础,主要针对教师的职业品德,颁布的师德规范以师德理想和原则为主,重心较高;美国的教育专业伦理以义务伦理为基础,主要针对教育专业人员的从教行为,颁布规范虽然也有教育专业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的成分,但以教育专业道德规则为主,重心较低(见表 2)表 2 美国教育专业伦规范的层次结构理 想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和培养民主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致力于保障学和教的自由,确保所有的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原则原则一:对学生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有价值而又有用的社会成员,为激发原则二:对本专业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鼓励行使专业判断的风气,争取条件以吸探究的精神、知识和理解力的获得、有价值目标之深思熟虑的构想而工作。

引值得信赖者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帮助阻止不合格者从事本专业规 则教育工作者履行对学生的义务时1.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行动2.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3.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4.必须作出合理努力以保护学生不受对于学习或者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环境影响5.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6.不得根据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念、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性别取向,不公正地排斥任一学生参与任何课程,剥夺任一学生的任何利益,施惠于任一学生7.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谋取私利8.如非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教育工作者履行对专业的义务时1.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作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有关的重要事实2.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 3.不得帮助明知品格、教育或其它有关品质不合格者混入本专业 4.不得在有关某一专业职位候选人的资格的陈述上故意弄虚作假 5.不得在未经准许的教学实践中帮助非教育工作者 6.如非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同事的信息。

7.不得故意作有关同事的虚假的或恶意的陈述8.不得接受任何可能损害或影响专业决定或行动的赠馈、礼品或恩惠引自黄向阳:《上海市师德建设咨询报告》,2002 年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供的决策咨询报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